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5次核酸检测阴性,最终仍被“揪出”
2020年02月19日 04:32:29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本报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王蕊 胡枭峰

  浙江在线2月19日讯 昨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浙江诊疗经验(精简版),它分11个部分,包括检验检测及防护、肺部影像学检查、核酸检测、呼吸支持等。

  这个诊疗经验是如何产生的?它在临床诊断中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当天下午,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和专家组对此进行了解读。

  插管病人治疗一周后转危为安

  “这个诊疗经验是我们经过反复酝酿和讨论写出来的,它是我们现在治疗新冠肺炎病人的一个初步经验,随着对疾病认识的加深,这个方法会不断更改。”梁廷波说,它的产生是基于日常对新冠肺炎的治疗经验,同时借鉴了非典、H7N9的经验,“是对既往经验的传承,同时提炼了新经验。”

  在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中,浙江诊疗经验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先来听听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介绍的一个病例。

  一位60多岁的重症女患者从外地转院到杭州。来的路上情况已经很差,氧饱和度大幅下降,出现呼吸衰竭。

  “我在远程会诊时,就建议,这位患者需要插管,才能转运,不然这一路上,她肯定顶不牢,会有危险。”会诊从下午3点多开始进行,晚上10点,患者抵达浙大一院之江院区。

  “我们这里通过气道管理,呼吸机支持,然后抗病毒控制炎症,减少肺里的渗出,营养支持,这样一系列支持后,一周后,病人脱机、拔管,锻炼,从ICU转至普通病房,又待了几天后,完全达到出院标准。”盛吉芳解释,这个标准是:体温正常3天以上,肺部病灶完全吸收,不吸氧的情况下,氧饱和度95%以上,核酸检测连续两次及以上阴性。

  截至昨天20点,浙大一院累治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101人,这其中超七成是危重症重症。出院病人已有五批45位。而所有这些已治愈或者症状变轻的患者都受益于这套诊疗经验。

  假阴性被这样“揪”出

  诊疗经验中提及,核酸阳性是新冠肺炎确诊的金标准。但核酸检测存在假阴性现象,因此对于肺部CT高度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即使核酸检测阴性,仍须隔离患者并连续进行标本联合送检。

  “核酸检测加肺部影像学是我们目前零漏诊的一个杀手锏。”梁廷波说,以核酸检测为标准,但又不以它为唯一依据,这是浙大一院在新冠肺炎诊治一开始,就采用的方法。

  曾有一位女患者,5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但她有明确的武汉流行病学史,我们又觉得她不是普通的炎症,和常规肺炎不一样,和新冠肺炎很像,所以决定不能放过。”盛吉芳说。最终这位女患者被确诊,治愈后出院。

  粪便检测阳性不可出院

  诊疗经验在出院标准中有这么一条:粪便病毒核酸检测阴性。

  “我们所有出院的患者,都会进行粪便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才可以出院。”浙大一院检验科主任陈瑜说。

  “这个病的传染力很强,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为主,包括被多次提及的粪口传播。我们在一线工作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给自己提出这个问题:要关注消化道,关注患者粪便的情况。”梁廷波说,曾经有一位危重患者,痰标准核酸检测连续阴性,本来第二批就可以出院,但因为粪便病毒核酸检测是阳性,所以到现在都还没出院。

  “对粪便的检测,国家没有硬性要求,但我们医院有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所以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一条条的诊疗经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浙大一院的专家团队,一步步探索出来的。

  盛吉芳解释,以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为例,前期资料少,在探索哪些药物有效时,主要选择的是组合方法,治疗效果非常好,后续有各种推荐资料,又不断进行试验和调整。

  “我觉得这套诊疗经验的形成得益于浙大一院的多学科讨论,这非常关键。”梁廷波说,“我们这套经验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还要视实际情况来看,我们也希望能与其他省市的医院相互借鉴和学习。”

标签: 责任编辑: 黄咏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5次核酸检测阴性,最终仍被“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