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为世界经济再平衡贡献浙江力量 “一带一路”奏响浙商和声
2016年08月25日 03:23:58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记者 金梁

  浙江在线8月25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金梁)10多天前,从义乌出发驶往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的中欧班列(义乌—俄罗斯)正式开通,这是继义乌—马德里、义乌—中亚、义乌—德黑兰班列后,义乌第四趟驶向“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集装箱班列;在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不久前升级成为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这是我省继泰中罗勇工业园、越南龙江工业园、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工业园后第四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

  “一带一路”沿线吹起的“浙江风”,风力渐劲。据海关部门统计,2016年上半年,浙江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进出口326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7%,较全省外贸增速高出4个百分点,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31.8%。其中,出口2726.6亿元,增长6.7%;进口536.3亿元,增长1%,实现贸易顺差2190.3亿元。

  浙江利用独特的民营经济、块状经济(产业集群)等优势,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升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通过提高有效供给催生新的需求,为世界经济再平衡贡献浙江力量。

  中欧班列借东风

  “一带一路”沿线是浙籍华人华侨的聚集地区,也是浙商力量较强的区域。义乌商人周旭峰就是其中一个缩影,借着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的东风,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我们不光把义乌的小商品发往西班牙,同时也把西班牙产的葡萄酒、橄榄油运回国内,后来我一个人包了百来个标箱,进口商品增加到了矿泉水、果汁和蒸馏酒,今年的进口生意销售量增长了近20%。”

  2014年11月28日,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首趟专列装载82个标准箱从义乌启程,21天后到达马德里。截至2016年8月15日,“义新欧”中欧班列已往返运行72次,共运输5176个标箱。10多天前,首趟义乌—俄罗斯班列开行,让义乌成为目前开通国际铁路集装箱运输线路最多的城市。

  “除了马德里、德黑兰等终点站外,中途还增加了波兰马拉舍维其、华沙,德国杜伊斯堡等沿线重要城市停靠卸货,这趟班列真正让沿途各国直接受益,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负责该班列的运营方、义乌市天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旭东告诉记者,“义新欧”班列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运输方式,更是提高了运输效率,已成为浙江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

  随着中欧班列进入常态化运作,催生了各国贸易的新需求。比如去程班列由开行初期装载的小商品,逐步扩大到目前的品牌服装、通讯设备、五金机电等上千种“中国制造”商品。回程班列由开始的红酒、葵花籽油等快消品为主,增加到太阳能薄膜、洗衣机配件、成套橱柜等工业品,货物品种越来越丰富,货值越来越高。

  产业合作成热门

  今年1至7月,我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项目99个,投资金额为43.33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7.23%,投资国家遍及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俄罗斯、东欧等“一带一路”主要区域30个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成为我省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热土,其中建境外经贸产业合作区(工业园)是浙江企业“走出去”的一种主要途径。

  在越南的前江省新福县,浙商投资的龙江工业园早在2007年就成为商务部第二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龙江工业园中国负责人金东告诉记者,最初工业园只有10多家企业,其中浙江企业占60%以上,如今共引入35家企业入园投资,入园企业总投资额约12亿美元,在完全达产后年产值超过35亿美元,工业区目前正在开展第二期的基建开发。“2015年园区总产值已达到5亿美元,目前整个工业园为当地1万人左右解决了就业岗位。”

  金东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单枪匹马投资建厂,碰到所在国的各种纠纷往往迟迟无法解决,而通过建境外经贸产业合作区,企业采取集群抱团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抗风险能力。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浙江民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在乌兹别克斯坦的锡尔河州,距首都塔什干市约70公里,2009年开工建设的鹏盛工业园,随着入驻企业的增多,终于升级成为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这是首个由中国民营企业直接在乌投资的大型项目。目前,园区已入驻瓷砖、制革、制鞋、手机、水龙头阀门、卫浴、宠物食品和肠衣制品等企业10家,入园企业投资额达到5000万美元以上,其中基本上为温商企业。

  开展跨国合作,要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鹏盛工业园区投资方介绍说,园区不仅为投资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也在当地产生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截至2016年7月,园区入园企业累计产值2.82亿美元,累计为当地提供税收收入4196万美元;在当地雇佣员工1067人,占员工比例达到81.88%。

  目前,国家商务部确认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共20个,而我省数量已有4个,占20%,可见浙商对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颇为青睐。

  海外会展搭桥梁

  在哈萨克斯坦淘金多年的金斯顿物流总经理金小民,已成为当地出名的浙江商人,他每年发往哈萨克斯坦的货柜已经达到了五六百个,如今已将生意扩展到了整个中亚地区。每年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上,都可以看到像金小民这样投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浙江商人,他们借助展会平台,主动寻找商机。

  事实上,海外会展已成为浙江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通过举办海外会展,能快速增进国际交流,帮助企业走出国门、开拓新市场的优势,在助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6月上旬,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东欧(波兰)中国家居品牌博览会和第二届欧亚(土耳其)中国家居品牌博览会先后在波兰和土耳其成功举办。其中波兰展会吸引了来自波兰、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客商1.2万人,比上届增长37%,展会规模、成交金额、客商人数均超过预期,创下新高。

  通过海外会展的交流,不仅让国内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经营成为可能,也为沿线国家到我国投资兴业带来了新渠道。2015年,宁波承办了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在浙江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搭建了贸易互动新平台。在博览会期间,中东欧(宁波)贸易物流园区和中东欧(宁波)工业园正式挂牌,中东欧(宁波)工业园落户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认为,这类国际产业合作园是我省最契合国际宏观需求、最有能力对接国际规则、最有潜力实现国际产能合作的平台。

  正是这些海外展会的成功举办,为浙江继续开拓“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打造海外会展综合平台积累了宝贵经验和良好基础。

标签: 一带一路;浙商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082531128158222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