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后陈经验”从小村探索发展到国家制度的故事

2018-11-19 16:11:14 金华日报 记者 倪寒霞

  金华日报11月19日讯(记者 倪寒霞)10月的一个晴天,武义县白洋街道后陈村微风拂面,暖阳照人。

  村里挂着全县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横幅。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40年中,后陈村与安徽小岗村一样,是一个具有标志意义的村。在规模调整工作中,后陈村将要和附近的振兴村合并。

  这一天,在村委会大楼里,村监委主任陈玉球正在扫地。她对记者说,“这里刚刚开完全村户主大会,行政村规模调整,大家都签字同意了。”

  后陈村的集体经济和村民福利远远好于其他村,要合并,部分村民存在顾虑。村党支部书记陈忠武说,村里三套班子做了很多努力,村民们也都明白要从大局出发,这是改革发展的需要,正如14年前发端并形成的后陈经验一样,要支持。

QQ截图20181119161018.jpg

村监会监督村委会工作

  14年前,一笔巨款引出的一个决定

  如今,后陈村村民每年可以获得2400元分红款;60周岁以上老人能领3000元,还能免费旅游一次;70周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在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吃饭……这些都是因为14年前一个开全国之先河的决定,给后陈带来的改革开放红利。

  本世纪初,随着工业园区的开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后陈1200亩土地被征用,得到土地征用款1900万元。正是这笔钱怎么用的争论,引发改革,促成了村监委的成立。

  当时,有村干部提出,用部分补偿款建标准厂房,发展集体经济。但有村民反对说,干事干事,说不定钱又干到干部腰包里去,还不如全部分掉。部分村民的担忧,源于当时村里财务长期不公开,先后两任村党支部书记“出事”,村民上访不断……这些积累而成的不信任感,让怎么分配这笔巨款的争论一度白热化。

  2003年,时任武义县白洋街道干部胡文法临危受命,兼任后陈村党支部书记。当时,陈玉球是村党支部委员、妇女主任,她说:“胡书记来了以后,天天开会,白天晚上连着开。他和大家说,以前的问题暂且放一放,我们就想以后要怎么做好。”

  经过近一个月的讨论,村里设立了村务财务管理监督小组,监督小组成员由村民无记名投票产生,作为“第三方”独立行使村务监督权,这是后来村监委的雏形。1900万元的土地征用款,40%发给村民,60%用来发展村里集体经济。

  第三方监督的效果立竿见影,县里发现后陈村上访的人少了。之后,在武义县委和白洋街道等多方合力推动下,2004年6月后陈第一届村监委正式挂牌,同时出台《村务管理制度》《村务监督制度》。“一个机构、两项制度”延续至今,仍是后陈村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核心。

  不过在当时,这一创新之举引发不少争议。有人担心,村监委和村委会唱对台戏怎么办?管得多了,村干部还能放开手脚吗?争议背后,是权力被戴上“紧箍咒”引发的不适。

  2005年6月17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后陈村考察调研,肯定了后陈首创村监委的做法。他指出:“这是农村基层民主的有益探索,是积极的,有意义的,符合基层民主管理的大方向。”这一精辟论断,拨开了后陈人心头的迷雾,也为后陈村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铁闸把关,分毫维护村集体利益

  陈金茂是村里的报账员,也是当时村务财务管理监督小组的组员。他说,以前村里的账务比较模糊、笼统。成立监督小组后,要求村里的账务和街道同等规范标准,费用明细要记得一清二楚。

  “比如招待费,以前没有上限,发票写得比较模糊,村支书、村委会主任相互通个气就能报账。有了村监委后,每一笔开支都要写清并公开。”陈金茂说,村里的招待费从每年二三十万元锐减到几千元,直至“零招待”。而现在,村里已好多年没有非生产性支出了。

  村里的工程和项目更是严格监督、规范管理。2004年,原本对外承包的沙场收回村集体经营。陈金茂负责在沙厂开票,每车拉出去的沙子有多少立方米,票上就必须多少立方米。“我们立过军令状,不能出错。车子开出沙场,每个村民都有权将车子拦下核查。”

  村监委铁闸把关,审核通不过的,哪怕是村支书、村委会主任签过字,也报不了销,入不了账。武义经济开发区向村里征地,村监委根据村民意见提出重新核定,发现少了8000多平方米,一举追回征地补偿款30万元;村里建厂房,村干部亲戚承包铲沙,一边“磨洋工”,一边却按天照付工钱,村监委督察后坚决改为按铲沙量计价,每天节约成本约160元……

  “一触及实际利益肯定要得罪人,但只要按制度办,站得正,就要坚持。”去年5月,陈玉球被选为新一任村监委主任,“大家既然选了我,我就不能辜负信任。”有个村干部按规定应在村便民服务中心值班,实际却去了工厂上班,家里人顶班领误工补贴,陈玉球得知情况,直接否决了。

  随着村监委的发展,村务公开的渠道越来越多。除了村务公开栏张贴,后陈村还推出新创举,村里所有开支,村监委审核后,统一上传到家家户户的华数电视互动点播频道里。村民在家打开电视,就能看到每个月村里的财务开支明细。什么事项,开支多少,经办人是谁,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4年前,陈忠武时任村委会主任,一路经历了后陈村村监委的发展,也一路接受了村监委的监督。

  “说实话,一开始,我心里是有点‘憋气’的,为什么要来监督我?”但半年后,陈忠武的想法就变了,他发现有了村民的信任支持,工作推进顺利多了,连腰板也比以前直了,可以放手、放心去干。

  不只是监督,村监委成干群连心桥

  “在后陈,哪怕买一张5角钱的红纸也是要开发票晒账本的。”陈忠武介绍,早先村务监督只管财务监督审核签字,现在参与决策、实施监督、核对入账,监督制度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除了管钱,还要管事、管人。从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到各项收益分配,再到村集体建设工程的管理等,全部纳入村监委监督范围。不论大小建设项目都得招投标,重大事项必须听证。财务晒在阳光下,干部捞钱“想都不要想”。

  “我将上月的财务收支向大家作个汇报。”在后陈10月份主题党日大会上,面对全村党员,陈玉球代表村监委进行监督工作述职,耐心回答了与会人员的质疑。陈玉球告诉记者,村里每月都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她都要进行述职,大家会面对面将近期需要沟通说明的问题讲清楚、说明白。除了开大会,村监委还通过走访农户,了解村情民意,推动村里的工作。

  陈玉球说,实际上,村民们的提问越来越少,因为每个环节都公开透明:如工程招标,投标前就要公开一周;分宅基地,要公开15天……问题都在前期公开过程中沟通消化了,大家心中都亮堂堂。

  “在监督过程中,村监委已成为干部和村民的连心桥,在修订村务监督制度时,村里专门规定村监委的四大义务。”陈玉球说,这些义务包括支持村两委正常工作,及时反映村民对村务管理的意见、向村党支部和村民代表会议报告财务监督情况,联系群众,广泛听取意见等。

  “以前村民老是担心干部借着干事捞好处,现在所有村务晒在阳光下,村民都盼着干部多干事。”陈忠武拿出一张10月份的《后陈月报》,月报从去年就定期“发行”,上面刊登村建设、村文化和村务公开等内容,每月由党员发放到联系户手中,村民人手一张,推动村干部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

  14年来,后陈村历经了6届村班子、20余名村干部的更替,以及2000余万元的村庄建设投入,创造了村干部行使公权力“零违纪”、村务事项“零上访”、工程建设“零投诉”、不合规支出“零入账”的奇迹,成为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多次对“后陈经验”作出批示,要求不断总结完善和推广。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依然牵挂着后陈。他批示说:“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村干部用钱用权行为,是密切农村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举措,也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有益探索,浙江在这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可供借鉴。”

  以后陈的探索为开端,2005年金华市召开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会议,全面推广“后陈经验”,到2009年7月全市4813个行政村全部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成为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的地市。“后陈经验”也走出浙江、走向全国,被写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写进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今年9月,武义县的《全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创建及村级监督实践》获得首届“中国廉洁创新奖”,成为浙江省三个获奖项目之一。

  深化改革,增强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

  今年9月,改编自“后陈经验”的影片《漂亮的村事》在后陈村上映。一个半小时的观影,村民们看得感慨万分。村民陈军委说,每个月村里的信息公开栏,他都会去看,村里的钱不仅公开透明,而且都用在了刀刃上,现在后陈村民很幸福。

  “影片里讲的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看来格外亲切真实,仿佛在看自己村的变迁史。”陈忠武说,感慨之余,也有压力,后陈走进了电影,走进后陈参观、调研和取经的人也络绎不绝,而后陈如何才能在改革开放中勇立潮头?

  近年来,后陈村进一步完善制度,村监委履职规范不断细化,村便民服务中心值班制度常态化,固化村监委与村两委、群众的沟通时间,同时加强村监委成员履职能力的培训,做到监督“不缺位、不越位”, 村监委早已不是一个纯粹的第三方监督者,而是强化农村民主监督的“主力军”、促进村干部廉洁奉公的“防火墙”、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助推器”。而在金华市委的推动下,“后陈经验”在全市农村生长、开花、结果。

  “我们还将不断探索,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让阳光下的监督更民主、服务更贴心,让群众干部关系更融洽。”陈忠武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