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拆除完成!义乌下傅村廿年“城市疮疤”百日得治
2019年08月09日 08:28:30 来源: 金华新闻网-金华日报 黄晓华 楼志明

  金华日报8月9日讯 8月7日是普通的一天,但对义乌市江东街道干部来说,这一天是践诺的日子。5月1日,他们启动下傅村旧村改造历史遗留问题“百日攻坚”,承诺用时100天完成旧房拆除任务。

  攻坚的第98天,34户57处旧房中的最后一幢建筑轰然倒塌。这在当地引起不小的震动:“下傅拆掉了?”“不可能吧?”“马上要造街心公园了?”……

  一个村的改造为何大惊小怪?义乌人很能理解上述对话的语境。下傅是位于义乌核心城区的城中村,旧改工作延宕了将近20年,有人称其为“最差现场”,有人喻之为“城市疮疤”,20年间几度挑战,但这块“硬骨头”一直没有啃下来。

  “这让我们看到,一件事只要决心想干,就一定能干下来。”义乌市江东街道党工委书记龚卫兵说,此次攻坚充分展现出干部的潜能和发展的潜力,的确鼓舞人心。

  下傅旧改为什么难

  下傅村就在义乌江边、丹溪桥头。当你驱车行驶在义乌市区主干道——江东路上,会经过义乌市实验小学、义乌市第二中学、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义乌市中心医院等文教卫单位,还有闻名遐迩的“联合国社区”——鸡鸣山社区,从一个路口往义乌江边拐,就能看到曾经日渐破败、如今一片瓦砾的下傅村。从丹溪大桥下来,该村的景象尽收眼底,它的破旧杂乱让人唏嘘,优美的江滨绿廊在此“断档”。在日新月异的义乌,下傅村“遗世独立”。

  历史上的下傅有过辉煌的岁月,水运时代这里的码头曾经繁华一时。在义乌,它至今仍是屈指可数的大村,全村有1280余户,人口3300余人,外来人口更是达到2万人。

  从上世纪末开始,在城市化的洪流中,下傅并没有被忽略,但过程很波折。1999年因重点工程建设启动拆迁;2000年义乌市委整建工作组通过收缴地价款方式对违建予以处理;2001年全面启动旧村改造后,又涉及江滨绿廊、江东路、丹溪路、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工程征迁……

  历次政策处理、各种利益诉求,让旧改工作“难度系数”不断增大,下傅逐渐成了人们眼中的“疮疤”。

  “几次工程征迁的政策都不一样,旧改又有旧改的政策,但人的心理都想往最优惠的政策靠。”江东街道办事处主任楼志军介绍,随着义乌城市的发展,村民期望值也水涨船高,这个区块的地价逐渐升至每平方米7万元、周边房价每平方米达到了2万多元,政策稍有差异、面积稍有多寡,一户人家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差距。

  同处一座村庄,每户人家的诉求也不尽相同。在该村最热闹的江南菜市场边上,一溜不足10平方米的店面一年可以租5万元,楼上隔出的小单间每月租金将近2000元,一户人家可以稳收几十万元租金。但位置稍偏的,由于村庄环境面貌差、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等原因,破旧的房子每间月租金只有100多元。有的空房子甚至成了“藏污纳垢”之地。

  经过几期旧改,剩下的34户57处房产的情形是最为复杂的。民间买卖、法院拍卖、一户多策、人口变动、证件不齐、民事纠纷等各种情况有之,最为棘手的一处房产甚至占尽了上述6种“疑难杂症”。有些村民也不是不想改,但各种疑虑在心底翻腾:自己先签订协议,“坚持”到最后的人家会不会得便宜;有人早些年就签约了,现在安置房还没影呢;现在房子位置这么好,到时不知道安排到哪个角落……每种想法都是横亘在旧改工作面前的“大山”。

  从没离群众这么近过

  历史遗留问题搁着,只会越来越复杂。今年4月28日,义乌市委主要领导在“走现场、解难题、促发展”活动中,实地考察丹溪路两侧未旧改区域的“最差现场”。下傅旧改遗留问题的解决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江东街道随即启动下傅旧改遗留问题“百日攻坚”,街道干部全员发动,班子成员分头领衔,抽调精干力量、专业团队,组成了50人的攻坚专班。

  在这之前,敏感者已预感到党委政府解决这批历史遗留问题的决心,因为“街道书记亲娘舅的房子都拆掉了”。原来,龚卫兵的舅舅就是下傅村人。10多年前,本可以参加旧改,但由于对享受面积存在争议,到处主张甚至诉诸法律,一直拖延至今。这次,龚卫兵下了决心。他苦口婆心做舅舅的工作,通过其他亲属侧面劝说。最终,这座“堡垒”被攻下了。这位舅舅原想得到“书记外甥”的支持,到头来还是用行动支持了旧改工作。之后不久,和他家情况相似的两户很快签约、拆除房屋。

  为什么遗留问题越拖越大、越拖越难?江东街道的一些干部说,虽然这块“硬骨头”之前也啃过,但是浅尝辄止尝不到其中真滋味。平时经常说服务群众,在这次协助下傅村旧改工作中,他们才发现离群众从没有这么近过,对群众从没有这么了解过。随着攻坚行动的深入,从村民的身体状况、婚姻变动、子女情况,到房产历史变迁、邻里关系纠葛、村民内心想法,每户人家、每个村民都变得清晰起来、立体起来。

  当然,过程并没有那么简单。江东街道纪工委书记王利云回忆说,有的村民对立情绪很严重,上门20多趟,最后闭门不谈了;有的竟然“人间蒸发”,1个多月不见一丝踪迹;还有人采取了泼粪、扔砖等极端的做法。但也正是目睹干部们一次次吃闭门羹,看到干部被扔砖后戴着安全帽继续上门,村民们慢慢知道了,干部们究竟为了啥。

  在政策处理方面,百姓感受到党委政府的诚意。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尽量使群众利益最大化。有一户居民提出,上世纪50年代家里有一处面积约20平方米的厕所,但是除了手头一张照片没有任何资料,街道通过走访知情人员求证,调阅了1984年的地籍资料信息图等进行核实,最终为该户卸下了压在心头多年的大石头。为了解决一户村民不足10平方米的权属问题,工作人员翻阅到了1952年的地籍资料,安排国土专业人员解疑释惑。有一户村民家中,儿子刚刚好今年中考,为了保证他能在熟悉的环境中全身心备考,主动将该户的拆除时间延迟到中考结束以后。

  在很多人眼里,旧村改造是政府与群众利益的博弈,但下傅改造刷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认识。不少群众通过旧改盘活了资产,干部也通过旧改校正着自己的群众观。如今,下傅村民说起旧改显得口气轻松了很多:“其实我们也一直想改,但只要有人坚持不改,我们几户想改也改不了啊”“其实早就该有这样的力度、这样的决心了”。

  干部潜力激活发展潜力

  “只要认准了,就一定能干得成。”龚卫兵说,这是下傅旧改给街道干部带来的最大收获。

  “只有激发干部潜能,才能把一项项不可能变成可能,也才能不断激活发展潜力。”龚卫兵举例说,在这次下傅旧改“百日攻坚”中,每个班子成员都领衔带队,大家互相支持,又暗中较劲,生怕自己进度落后掉了队。

  这场旧改加深了王利云对老搭档——城东工作片片长陈文献的认识。这名乡镇工作的“老兵”一直在冲在最前面。工作中需要做“恶人”时候,他总是自告奋勇:“我去!”经历扔砖事件之后,就是他买了安全帽,带着大家继续入户做工作。

  这场旧改也让一群“新兵”快速成长。刚到街道工作不久的吴志刚成了下傅旧改工作的“百事通”。每天晚上,各个小组将工作进度报送给他进行汇总。很多人都只了解自己联系户的情况,而他对每户的情况都了然于胸,对各方面政策解释得清清楚楚。在任务最繁重、最紧迫的时候,他也冲到一线,冒着汛期大雨通宵值守,成功与有意回避工作人员的农户见面,以真心实意打动了他,顺利签订旧改拆迁协议。

  这场旧改中,党员始终是一面旗帜。从街道党员干部、村委会干部,到改造农户中的党员户,谁都没有落下。旧改工作的突破,让下傅村党委书记黄滨感觉卸了一个大包袱。接下来,他们将加快签约农户安置工作,村里新建的办公大楼正在进行装修,这里除了更好服务村民,还能每年增加300万元集体收入。

  这几年,江东街道一直没有停止攻坚克难的步伐,党员干部“五(吾)带头”的品牌越擦越亮。去年,他们仅用10天时间,完成了街道内山口端头区块仓储物流区的腾退拆除工作,加速了物流转型升级。如今,开发“东大门”已经拉开序幕,双江湖开发也即将启动。

  楼志军介绍,江东街道文教卫优质资源集聚、自然生态优美,未来这里将成为义乌市的文教卫功能区,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城市核心板块,特别是双江湖开发令人期待。他说,不管是下傅旧改,还是其他一系列开发都彰显了一个道理:城市的发展,不仅会带来更新的面貌、更高的能级,更要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标签: 旧村改造;拆旧;百日攻坚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拆除完成!义乌下傅村廿年“城市疮疤”百日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