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新的老村庄不变的耕牛人

2020-03-27 05:04:56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朱丽珍 通讯员 邵勤旦

QQ截图20200327050426.jpg

QQ截图20200327050431.jpg

  农人的一年,是从翻新的泥土里开始的。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赤西村74岁的老人叶根林,16岁就从父亲手中接过牛绳和犁耙。近60个春秋,身旁的黄牛,脚下的土壤,伴随着他走过大半生的年华。

  说起金华金东区,当地人都知道,这里盛产苗木。赤松镇赤西村算是最典型的,村里600多户1200多人,大多种植盆景苗木维生。因为做苗木生意而盖上新房,开上豪车的故事,在当地也渐渐习以为常了。

  相比之下,种水稻、种蔬菜、养牛、耕田,费时费力,割舍不下这些千年农耕传统的叶根林,就成了另类。
  16岁的放牛娃,长成最后的耕牛人

  “你让他一天不养牛,一天不牵牛,他就浑身难受,饭都要吃不下。”说这话的,赤西村村主任金桂林这样说起“老黄牛”。“老黄牛”就是叶根林。

  从父亲手中接过牛绳和犁耙时,他才16岁。“别说我们村了,方圆十几里地,谁家要牛耕地,常常都找到他们家。”

  几十年前,当叶根林接过牛绳时,这还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

  “我算是接过了他(父亲)的班,负责耕田。那时候虽然比较辛苦,一天的工分可以有12分,比起其他人一天10分来算,我们家也是属于当时的小康家庭了。”耕牛人,起早贪黑是常态,完成任务是目标,更关键的,是要和牛成为伙伴。

  叶根林可以说是和牛一起长大的,喂牛、放牛……当他还是个孩子,就学着要为家里分担,而也是这样的耳濡目染,他把父亲训牛的那一套,牢牢记在了心里。

  “一般养了一年多就要训了,要给牛套工具,位置套不好,牛不舒服,是不会替你干活的。”牛也会闹脾气,任你怎么赶,怎么吼,它都不肯走,“该打的时候,鞭子也要打,牛脾气得磨一磨。”

  几次鞭打下来,牛就有了记性,再通过一次次下地,和牛就渐渐达成了默契。

  几乎犁遍了附近村庄的所有耕田,这是让叶根林引以为豪的往昔。
  耕牛人变老了,村庄也跟着在变

  这几天走在赤西村的田间地头,远处的桃树花开正艳,近处的盆景苗木冒出嫩芽。在小块地头,拉着犁耙的老人,手里握着鞭子,跟着一头老黄牛,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

  对于叶根林来说,崭新的一年,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这样的场景会消失吗?

  近60载,叶根林从毛头小伙进入古稀之年。同样在变的,还有村庄。赤西村的村民,大多种植苗木或者大棚蔬菜,耕地频率已经不那么高了。而且上了规模的耕地也都用上了机器,耕牛人渐渐没了市场,叶根林也成了赤西村周边仅剩的几个耕牛人之一。

  随着产业转型和农耕机械的不断进步,来找叶根林耕田的人越来越少。

  “以前一顷田翻土就几块钱,现在涨到了700多块钱。因为用牛耕田速度慢,人工成本高,很多人用机械代替了老黄牛。”往前几年,叶根林每年耕田也能赚上七八千元,如今虽然不复往昔,但不少乡里乡亲,时间一到还是会找上门来。

  农人讲究气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概以时令为转移,春耕就是老伙计们和叶根林的春天约定。

  有些田地面积不大,边角多,不适合机器耕地;有些种植蔬菜的能手,知道牛耕地比机器耕地更深,也更均匀,适合播种。仍旧被大家需要,这也是叶根林最有成就感的事。不过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他还是得回绝很多活。只有自家和就近的几户,仍帮着犁一犁。

  “时节到了,就是要耕地,哪怕不用我的耕牛,机器也得耕,时间可不等人。”最近叶根林还有件高兴事,前段时间,黄牛生了小牛崽。

  生生不息,大概就是如此。


相关新闻

//图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