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自家开设党员先锋站 80岁的他还冲在志愿服务第一线
2016年07月15日 10:54:35 来源: 南湖晚报 鲍嘉 姜鹏飞

  【我的党员承诺】

  带头参加理论学习;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创建美丽家园;带头弘扬正气。

  【党员名片】

  倪友军,嘉善县姚庄镇武长村人,今年80岁,1974年入党,退休前担任姚庄卫生院党支部书记。他工作时兢兢业业、严守职责,退休后坚持为村民服务。为响应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的号召,他带头在自家种花植绿,连续5年被评为“优美庭院”示范户;他配合村里在自家建起了示范型党员先锋站,不顾年事已高,坚持参加党员志愿活动,在一系列平凡小事中展现了一位老党员的本色。

1.jpg

  浙江在线7月15日讯 从今年5月份开始,倪友军多了一个“站长”的新职务,他所管辖的“一亩三分地”是村里设在他家的党员先锋站。

  不久前,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车俊到嘉善县姚庄镇武长村夜访,对这个功能齐备的党员先锋站称赞有加,倪友军听了心里乐滋滋的。

  别看倪友军80岁了,村里的党员志愿活动却从来不肯落下。上个月,村里组织党员参与城乡环境整治,因为他年纪大没喊他,他不乐意了,“年轻党员能干的,我怎么就不能干了?”

  自从有了这个党员先锋站,倪友军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他退休前在卫生院工作,于是就在党员先锋站的一角办起了“健康驿站”,平时给村民量血压、办健康讲座,乐在其中。

  “花园”里建起了党员先锋站

  武长村里有条新景河,新景河上有座新景桥,老倪就在桥头住。河水从他家门口流过,治理后的河面清清如许,泛着波光,一群鸭子徜徉其间,一派悠然的乡间景色。

  农家小院里,又是另一番景致。小院一侧,水泥花圃里种满了映山红,另一侧是一个自建的遮阳花房,三层花架上整齐地摆放着月季、茶花、绿萝等十余种盆栽,煞是怡人。

  老倪每天伺候这些花草要花很多心血。“现在很多花都谢了,春天来才好看呢!”他对记者没能在花季欣赏到他的杰作颇为惋惜。

  其实老倪从前是不种花的,后来有一次,他在新闻里看到中央提出要建设美丽乡村,于是就想:“咱农村党员就带个头吧!”

  慢慢摸索出了门道,他的花越种越多,越种越好,最后把院子捯饬得像个小花园,如今他家连续5年被评为“优美庭院”示范户。

  花香景美引客来,渐渐地,老倪的小院里聚起了人气。傍晚或是农闲,村里一些村民、老党员都爱到他家里来坐坐,唠唠家常,议一议村里正在办的事儿。村委会也就顺着这股势头,干脆把老倪家作为“党群连心室”。

  每逢村里有些开路、修桥、壮大集体经济的大事,村干部就把党员们叫到老倪家里,让大伙儿提提意见,或是通报一些工程进度,然后由党员分头向村民传达。

  再后来,党小组会议、民主生活会也都放在了他家里开,大家围桌而坐,有一说一,既显得热络,又不失严肃。

  2015年,“党群连心室”改名为“党员先锋站”。今年4月份,村里为了提升党员学习、活动的环境,准备对党员先锋站进行规范升级,老倪当仁不让,当即向村里提出:“我家有一个杂货间,我把它腾出来,足够用了。”

  村里正愁没场所,双方一拍即合。于是,老倪腾空了家里那个30多平方米的杂货间,村里派人粉刷了墙面,铺设了地板砖,搬来了桌椅,把党旗、党章党规、党员誓词等制成了贴板,粘贴在了墙上。

  4月底,一个像模像样的党员先锋站就在老倪家落成了,村里的组织委员王佳琪当组长,老倪则做起了“站长”,负责先锋站日常的维护。落成那天,党员们一起和党旗合了个影,集体承诺做合格党员。

  一生谨慎却也有“发飙”的时候

  党员先锋站的白墙上,挂着一块写着“党员先锋承诺”的红纸板,都是党员们的为人处世之道,诸如“求真务实”、“努力工作”、“坦诚待人”之类的,老倪的承诺挺简单:“谨言慎行,言出必行”,但这八个字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老倪年轻时干过农活,做过村里的保健员,但更多的时间是在会计岗位上工作。这么多年来,从他手里过的账数也数不清,但是没有一笔糊涂账。

  上世纪60年代初,老倪在当时的干窑公社五金厂当会计。这家工厂规模不大,但每年利润有上万元,在当时相当可观,老倪由于为人谨慎、按章办事,深得领导信赖。

  有一回,公社搞设施建设出现了资金缺口,于是派了一名工作人员到五金厂暂时调用3000元钱,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按照工厂的规定,必须要经过厂长、书记的签字才可以拿钱。老倪一看单据上只有公社领导的签字,而没有厂领导的签字,当即拒绝。

  之后,任凭那个工作人员费尽口舌,老倪就是不松口。那人气恼之下,厉声质问:“你究竟是受谁领导的?”倪友军义正辞严地回答:“我只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那人一时语塞,最终还是找到厂长、书记都签了字,才把钱取了出来。

  多年的会计生涯,养成了老倪重细节、讲规矩的性格,但是,“谨言慎行”的倪会计也有敢作敢为的一面。

  上世纪80年代初,已是姚庄卫生院党支部书记的老倪开始酝酿一次院内改革,针对规章制度不健全、医护人员纪律涣散等情况,大刀阔斧地进行整改,从而提升卫生院整体形象。

  1983年,老倪牵头开始建章立制,很快出台了一系列规定,比如上班不能抽烟、不得无故缺岗、不能嬉戏玩笑等,如若违反,则从工资里扣钱。这个在如今看来很是平常的规章,在那个时代的乡镇已经有些“出格”,没过多久,便有人以身试法,吃了苦头。

  当时卫生院有两个“刺头”,挨罚后很不服气,扬言要“敲打”老倪一下,给他一点颜色。倪友军听说后,便径直来到那两人跟前,对他们说:“我吃着公家的饭,做着共产党员的事,你们有本事就动手试试?”两人被老倪的气势压了下去,自知理亏,顿时气馁。

  如今说起那段有些“英雄气概”的往事,倪友军仍然理直气壮:“我当时心里就想,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行得正坐得端,我怕什么?”

2.jpg

  村里的志愿活动从来不落下

  从卫生院退休后,含饴弄孙之余,老倪就一直在思量:自己身体还硬朗,得为村民做点事。

  老倪从前当过保健员,又在卫生院工作多年,利用这些专长,他给村民做起了“健康顾问”。平日里,他常常带着个血压计跑东头逛西头。“大病看不了的,量个血压、头疼脑热的小病给个意见还是可以的。”他说。

  镇上、村里有些什么事,老倪也总爱争个先。2013年,镇文化站想搞个民俗文化展览,向村民征集老物件。老倪在家里搜罗了半天,终于找到一件从父辈那里传下来的锡制暖酒壶,这物件比他年龄还大,也不管是否值钱,索性捐了出去。

  前两年,村里号召村民“不养猪、拆猪棚”,老倪二话没说,果断把家里养的两头大肥猪宰了,然后把家里40多平方米的猪棚清理干净,准备拆除。

  如今,自家建起了党员先锋站,老倪更加来劲了,平日,他把先锋站打扫得一尘不染,活动日里,参与先锋站组织的“两学一做”专题学习会,而且但凡村里组织义务劳动,他从不缺席。

  此外,老倪还在先锋站里开辟了一块区域,作为服务村民的“健康驿站”,平时接受村民咨询,没有党员活动的时候,整理出一些疾病防控的要点,就邀请村民来这里,开办健康讲座。

  “别看老倪大把年纪了,村里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还真不能把他落下了。”王佳琪说。

  上个月,为配合镇里开展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村委会组织党员开展义务劳动,清扫路面垃圾。考虑到老倪年纪太大,万一有个闪失,本不打算喊他,可他听说后,马上说:“我身体还硬朗着,扫扫地还是可以的,可不能把我落下。”开展活动的日子,他记得牢牢的,当天拖着扫把就出门了。

  在王佳琪看来,村里的老党员都是宝,他们年纪大、威望高、讲原则,凡事由他们说个话、带个头,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另外,对于王佳琪这样的年轻党员,老党员的“耳提面命”也让他们受益良多。王佳琪告诉记者,住在老倪隔壁的倪补根是一位84岁的老党员,从前当过大队书记,这位老人就常常对他说:“当干部,眼睛不能只往上看,还要往下看,要做群众的眼睛和耳朵,处处想着老百姓。”

  【记者手记】

  宝贵的“红色气质”

  采访倪友军,让记者想起了此前接触过很多优秀老党员,从他们的身上,能够总结出一种淳厚质朴的特有气质。

  这是一种在红色岁月里成长起来的、受党的教育熏陶多年而修炼成的“红色气质”:他们对自己的党员身份有着浓浓的荣誉感,对国计民生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对社会的点滴进步有着由衷的自豪感;他们朴素而传统,率直而务实,不说大话,讲究实效,不为尊者讳,敢为百姓言。

  在当今这个追求效益的时代,人们说到“高大上”,仿佛都有一种戏谑的成分,但在这些老党员身上,“高大上”这是扎根内心的渴求,是一种最本真的欲望。

  或许,这些老党员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又或许有些老党员的思维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诚然,新时期的党员的确需要博学多识,需要与时俱进,但是,老党员身上流淌的那种“红色基因”,却始终值得弘扬和传承。这种“红色气质”,在当下显得弥足珍贵。

  采访时,村干部王佳琪的话让记者印象深刻——“村里的老党员都是宝”,的确,无论是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还是年轻党员的气质养成,都需要从这些老党员的“精神富矿”中去汲取养分。


标签: 志愿服务;党员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