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拆除已限期 整改在进行 污染仍继续
桐乡一企业为何如此“淡定”
2016年07月19日 03:32:13 来源: 浙江日报 记者 包敦远 实习生 吴杰

  浙江在线7月19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包敦远 实习生 吴杰) 桐乡市迎宾大道是沪昆高速进入市区的主要陆路通道,与之平行的南日港,则是进入桐乡母亲河康泾塘的主要水路通道,两条通道之间最宽距离约200米,最窄的地方相距不到100米。在长山河大桥往市区方向,两条通道中间的土地,被规划为绿化带,为此,当地清理了一批既存在违建又有污染问题的企业。

  不过,近日本报《治水拆违大查访》栏目接到举报称,这片区域大量违建被拆除后,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一家占地面积达到十多亩的企业仍在生产,而施工中产生的粉尘和污水,未经严格处理便直接排放,严重污染环境,还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7月18日上午,按照举报人提供的线索,记者来到桐乡市迎宾大道长山河大桥北,找到了这家名叫“桐乡市凤鸣双凤鸣新型水泥制品厂”的企业。记者站在迎宾大道上,就能看到该企业的院墙内搭建着大量彩钢棚,大门右侧还有一排低矮的房屋,记者粗略估计,有千余平方米。

  走进大门,记者发现有七八名工人正在忙碌,有的在用水保养水泥制品,有的在搬运水泥制品,还有两名工人在满地水泥浆的工棚下作业。记者发现,这些水泥浆没有被集中收集处理,而是在达到一定高度时,顺着企业内部设置的排污通道流走。

  “一旦遇到雨天,水泥浆就会伴着雨水一起流到企业背后开挖的沟渠,最终进入南日港。持续晴天还会有粉尘满天飞的问题,既污染河道也污染迎宾大道。”举报人说。

  随后,记者联系了桐乡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分管“三改一拆”工作的副主任蓝亚民来到现场。他介绍,桐乡市凤鸣双凤鸣新型水泥制品厂原来属于凤鸣街道管辖,因此,有的材料上写着“凤鸣街道”。

  蓝亚民提供的材料显示,该企业与凤鸣街道桑园桥村祝介埭组签订的租赁土地协议书上,签订时间是2007年6月5日,总占地面积为12亩,房屋占地面积为2536.23平方米。

  不过,记者在材料中没有找到任何土地和建筑物的审批手续。“有手续也是临时的,早就过期了,所以这些建筑物都属违建。无论如何,这家企业都是要被关停的。”蓝亚民说,事实上,开发区去年就把这家企业确定为整改对象,同时还对其采取了断水断电措施,但企业还是在想方设法生产,没有电就自己发电。

  蓝亚民说:“这片区域,已有8家类似的企业被关停,只剩下最后这一家了,考虑到他们的产品合同期限等实际情况,开发区给这家企业关停的最后期限是8月底,时间一到,必须按照计划予以关停并拆除所有违建。”

  违建拆除的期限可以商定,但企业在整改过程中仍产生污染,是否该及时处理呢?对这一事件,本报将持续关注。

标签: 桐乡;道路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