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6日讯 秋风起,菊花黄,连日来,桐乡种植杭白菊的农户们正忙着采摘,预计采摘期至11月20日结束。作为桐乡的特产,也是浙江省八大名药材“浙八味”之一的杭白菊,早已走出了国门,在东南亚、欧盟以及北美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据统计,目前桐乡市共有杭白菊种植面积约4万亩,注册加工企业40多家,年干品产量约3000吨,年产值约2.5亿元。今年截至目前,累计出口杭白菊152批、823.5吨,货值761.4万美元,约占总产量的1/3。
作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桐乡市科技推广综合示范项目的桐乡市新和保健品有限公司,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出口杭白菊,这几天,前来售卖杭白菊的农户在公司院子里排起了长队。
据公司董事长曹鉴清介绍,杭白菊的采摘期只有一个月左右,在这段时间内,农户、加工工人都会加足马力,加班加点地工作。从农民处收来菊花后,要连夜进行杀青、烘干、包装等工作,确保菊花新鲜。“和我们做菜一样,食材备好了就要尽快开工,过一个晚上之后,菊花的颜色、气味、口感就会完全不同。”曹鉴清说。
通常情况下,6斤鲜花可以烘成1斤干花,今年因为雨水较多,鲜花的含水量高,约7.5斤才能出1斤。但是这并不会影响杭白菊的售价。“在杭白菊的生长期,气候适宜,因此产量高;另外,去年杭白菊售价较高,全国范围内种植面积扩大,今年杭白菊售价基本与往年均价持平。”曹鉴清说。
1999年桐乡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杭白菊之乡”,2002年杭白菊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为充分发挥桐乡特色资源优势,进一步推动桐乡杭白菊产业的发展,嘉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桐乡办联合地方职能部门,推动建立杭白菊农业化学投入品“政府牵头、检验检疫指导、职能部门监管、农药专营专供专用”的管理模式,从源头控制高毒农药进入示范基地,保障杭白菊的质量安全。
在确保监管有效的前提下,嘉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桐乡办按照“提速、增效、减负”的原则,积极推行出口杭白菊企业的分类管理。对信誉好、自检自控能力强、质量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实施一类、二类企业的监督管理方式,减少抽批比例,加快放行速度,提升国际竞争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