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丽水 正文
丽水耄耋老人十年坚持写党史献礼建党95周年
2016年06月28日 15:14:00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徐明

  浙江在线6月28日讯(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徐明) 建党95周年纪念日前夕,丽水松阳87岁退休教师杨金宝花费10年心血创作的地方党史作品《战斗的一生》,经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翻阅《战斗的一生》一书,革命风云、先烈风采跃然纸上,20万字的作品可谓字字句句都是情。

  杨金宝是一名小学退休教师,现为松阳县机关工委爱国主义演讲团成员。这位对红色教育坚持得近乎“偏执”老人,近40年来,一直以搜集整理、创作歌颂红军挺进师和浙西南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为己任。

  他曾利用业余时间,自费跑了上万里路,走访在浙西南战斗过的红军挺进师老将军、老首长、游击队员40多位,历经千辛万苦,搜集整理出大量的一手资料。

  退休后,他投身艰苦的创作,先后出版了《难忘的人》、《红旗插上安岱后》两本地方革命斗争历史记录作品。最近10年,他不顾八旬高龄,仍每天坚持写作,20万字的《战斗的一生》,终于在七一前出版发行,为建党95周年献礼。

87岁高龄,杨金宝每天仍坚持写作

  搜集革命资料40年

  1956年9月,杨金宝到松阳县枫坪乡斗谭小学任教。由于没地方住,村干部就把他安排在曾任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玉岩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松(阳)遂(昌)龙(泉)三县游击副总指挥卢子敬烈士家里。由此,他经常听卢家子女谈起父亲和陈凤生、陈丹山等烈士当年的革命故事,说他们如何带领青帮兄弟打土豪分田地,如何带着队伍去迎接刘英、粟裕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

  “1935年时我才6岁,在老家松阳县玉岩村的一片稻田里,亲眼目睹了被捕后的卢子敬坚决不接受国民党招降,英勇就义。等到听这些烈士更多的英雄事迹,我就想,如果能把卢子敬、陈凤生、陈丹山等烈士的事迹写出来,用来教育下一代,那该多好啊!”杨老回忆起创作初衷,如是说。

杨金宝经常与爱人周时凤一起来到当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缅怀陈凤生等革命先烈

  此后,杨金宝利用周末和寒暑假,走遍全县的村村寨寨,搜集当年红军生活战斗过的历史资料,遍访了遂昌、松阳、龙泉三个县(市)健在的老红军、老游击队员。还曾自费六上杭州,三往上海、南京,走访40多位挺进师的老将军和老首长,得到将军们的大力支持,获得了大量的珍贵资料。

1982年,杨金宝二次北上杭州、上海等地走访当年的红军挺进师老干部时在上海的留影

  1962年杨金宝在南京走访时,巧遇在南京视察的原挺进师师长粟裕将军。粟将军亲切接见了他,鼓励他写好浙西南斗争史与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将军的嘱托,坚定了杨金宝的决心和信心。

  文革期间,杨金宝无故被打成造反派。红卫兵三次来他家,把粟裕、王永瑞等老一辈革命家给他的书信和走访笔记等珍贵资料全部搜走,还让他整天没完没了地写交代。可是杨金宝没有消沉,更没有退却,一待文革结束后,立即重新开始整理资料。由于许多珍贵资料都已失散,1982年他又北上杭州、上海等地,走访当年的挺进师老干部。 

杨金宝在平阳山门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陈列馆留影

  经过40多年的辛苦奔波,杨金宝手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可是他心里明白,要撰写这么重大的历史题材,凭自己初中程度的文化功底还是难以胜任的。为此58岁那年,他毅然参加了“南京青春文学院”和“北京儿童文学创作讲习所”共3年的函授学习。

  宣传革命历史不间断

  1990年,年过花甲的杨金宝退休了,开始着手创作《难忘的人》一书。第二年,丽水市关工委成立,他被聘请为松阳县关工委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成员。从此,杨金宝过上了“写革命历史,讲革命历史”的退休生活。

  经过近10年的笔耕不辍,1999年国庆节,讲述卢子敬革命生涯的作品《难忘的人》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松阳县教育局将之列为向中小学生进行革命教育的乡土教材,购下3万册分发给全县中小学师生。五年后的2004年国庆节,讲述烈士陈凤生、陈丹山等人事迹的《红旗插上安岱后》,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杨金宝退休后仍热心当地革命传统教育,经常为当地中小学生讲述浙西南游击根据地革命史

  前些年,每逢清明、建党、国庆等重大节日,杨金宝都会被邀请到松阳县各个中小学校,给同学们讲浙西南革命斗争的历史以及烈士们的感人事迹,使青少年受到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他的讲授深受好评,已经为松阳县的中小学校讲座147次,累计共有56900多名学生听他讲过革命故事。他先后荣获 “丽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浙江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浙江省“老有所为奉献奖”等荣誉称号。

  坚持创作,87岁高龄再出新书

  前两本书出版后,杨金宝仍觉得没有完成自己年轻时定下的愿望,继续拿起手中的笔开展第三本书的写作。他不顾年事已高,身体力行,每天坚持写作一两个小时,整整坚持了十年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三本书《战斗的一生》的书稿,终于在2015年春节前完成了。

杨金宝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为子女介绍陈凤生等烈士英雄事迹

  这本书讲述烈士陈凤生短暂一生的革命传奇。陈凤生小时候就有远大的思想抱负,长大后一直坚持不懈开展农民斗争,热切向往着革命队伍。1935年在迎来红军挺进师后,这位高山背上的血性汉子,迅速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并成为玉岩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和松(阳)遂(昌)龙(泉)三县游击总指挥。他率领松遂龙游击总队和红军挺进师一起浴血奋战。红军挺进师主力撤离后,和留下来的红军战士、游击队员依然坚守在当地,开展艰苦卓越的游击斗争。最后在敌人重兵包围后,为了乡亲们和自己亲属免遭迫害而被捕。在敌人的软硬兼施和严刑拷打下,他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念,以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90年,年过花甲的本书作者退休后中,开始创作并先后出版了《难忘的人》、《红旗插上安岱后》两本革命传统教育故事书

  《战斗的一生》一书,由原红军挺进师第四支队政委、解放后任浙江省军区司令员的张文碧将军题写书名,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的出版,进一步展示了浙西南革命先烈的光辉事绩和献身精神,推动红色文化广泛传播,旨在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该书是广大党员干部广泛开展组织缅怀革命先烈和“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等活动的较好学习教材。

标签: 党史;老人 责任编辑: 朱婧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