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外来媳妇带活深山乡村游 宁波北仑800年古村焕发生机
曹玉芝:我为民丰村生态民俗游做总策划
2016年07月06日 09:41:00 来源: 都市快报 记者 张明明

民丰村生态环境

曹玉芝

大学生周可回村做起年糕生意,成为小朋友民俗参观的重要景点。

  这两天,宁波北仑春晓街道民丰村迎来了首批暑假乡村游的孩子。17名初中生在村里体验民俗和农家生活。

  民丰村坐落在群山之中,四周竹林苍翠,村中菜地房舍交错,阡陌纵横,别有一番田园情调。村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非常安静。

  民丰村党支部委员曹玉芝每天早上5点起床,要为孩子们一整天的活动做安排。周末两天时间,她忙得连扔在家里的衣服也没工夫洗。但她的脸上,一直洋溢着微笑,热情地招待游客。记者给她拍照时,她还不忘站到一家民宿招牌前,说要帮忙宣传推广。

  曹玉芝的工作,切切实实带动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一拨拨来体验乡村民俗的游客,让村民们开起了一家家农家乐和乡村民宿,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外来媳妇嫁进深山古村 互联网营销 民俗生态游大卖

  2003年,曹玉芝嫁到北仑民丰村。一个靠海的古老村落,如今依旧保持着原生态浙东沿海乡村的面貌和习俗,每到节假日,村里农户都忙着精心制作正宗的老味道点心。

  村里平常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

  2006年,曹玉芝进入村委工作,逐渐接触到村里的事务。这个不到200户的小村庄,人口不足500人,经济收入主要靠农业。

  读过市场营销专业的曹玉芝生活在村里,深切感觉到,这里保留着的纯朴民风和地道的乡村特色:舞龙、雕刻、清明青团、麻糍、笋壳碱水粽子、磨汤团粉、做手工年糕、炒年糕片……地道的山货土味和清凉的环境,可以试着在村里做一些旅游活动。

  以前春晓街道的一些活动都会交给一些比较大的村来做。曹玉芝不服气,觉得民丰村环境优美,民俗特色鲜明,更有优势。

  “那时我写了一个策划方案,在春天推出一个‘看舞龙、做青团、挖春笋’的亲子体验活动。”曹玉芝说,方案拿到街道,各方面都很支持,活动通过微信微博和报纸发布的两天时间里,报名电话打爆了她的手机,“那两天我的耳朵都嗡嗡直响,接电话接的”。

  这一次活动很成功,曹玉芝萌生了整体带动民丰村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念头。

  农事华丽变身文创

  一根毛竹卖到5000元

  曹玉芝系统盘点了村里可以挖掘的民俗农事,重新包装。

  “比如,村里砍毛竹的阿爸会编织竹篾球,我们就带孩子去参观,让孩子们感受手工艺的魅力,阿爸手编的竹篾球,孩子们都很喜欢,都会买一两个。”曹玉芝说,过去一根毛竹卖不了几块钱,还要花掉不少人工费,现在一根毛竹用来编上百个竹篾球,能卖到5000元呢。

  村里舞龙表演是一项特色,过去村民只在过年过节拿出来,现在只要有游客来,村民都会表演给大家看。“一个舞龙表演,村民花费几十分钟,加上准备时间也就一两个小时,就可以轻轻松松拿到半天的工钱。”曹玉芝说,传统文化通过包装,就可以成为年轻人受欢迎的文创产业了。

  民丰村为此以经济合作社的名义,成立了村级旅游开发公司。通过公司把游客带进来,让游客在村里消费。

  2013年开始,村里民宿、餐饮、传统手工艺制作、农事活动一下子丰富起来。游客来参观,村旅游公司给村民发工钱和场地费,土特产还能按照市价卖。

  根据民丰村周氏宗谱记载,民丰村周氏祖先约在宋末元初之间,从鄞南茅山迁居于此,周氏及为宋元之遗民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现在村庄仍保存了一批古宅,游客很喜欢这些古建筑。

  尝到甜头的村民这两年纷纷开始做民宿。村里的民宿既有古宅改建的,也有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的米厂厂房修建而成,砖砌的平房还贴着一些宣传画。更多的则是近年新建的新式别墅房。到今年6月,民丰村已经拥有民宿床位85张。

  曹玉芝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助村民了解补贴政策,对民宿房间的装修、设计等进行指导。“哪家村民几个床位,床单什么颜色的,我都记得一清二楚。”

  村民 王苏玲

  民宿增加收入 麻将都不打了

  村民王苏玲对此深有感受。她家的三层别墅去年刚刚装修好,看到镇里有发展民宿的政策,就把楼上的房间改造了一下,买了空调和床铺,做了6间房的民宿。

  民丰村的民宿,价格有两种,128元和150元,有的民宿还带伙食。

  记者采访当天中午,中饭就是在王阿姨家吃的。当天,还有3个参加夏令营的初中生住在她家里。

  “要不是小曹,我也不会开这个民宿。现在家里经常有人来住,我给他们烧菜,日子过得乐呵呵的。”王阿姨说,遇到周末,会更忙一点,“现在做民宿,平时打麻将的习惯都改掉了。”

  王阿姨偷偷说,做民宿半年来,家里收入也增加了好几万。

  大学生 周可

  回村创业的年轻人做起年糕生意

  大学毕业生周可是目前村里少有的回村创业的年轻人。在以前,年轻人在村里都待不住,要去外面闯,现在乡村旅游发展这么快,也让周可看到了商机。

  24岁的周可大学毕业后在一家电商公司实习了一年。土生土长的周可对民丰村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跟家里人一合计,在200多年的老宅里,开出了一家“大茂记”手工年糕作坊。

  这个作坊,也成为青少年参观的必去之地。“周末来参观体验的人非常多,成百上千人。”周可说,因为是祖传的手工年糕做法,现在生意做得还不错,电商平台加上现场游客的销售,每个月营业额可以做到2万元到3万元。

  “村里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了,我的年糕生意才能做得更好。”周可非常看好民丰村的发展,最近他打算把村里的土特产进行包装,通过他的电商平台来销售。

  曹玉芝的委屈与困惑:

  常被人误解 懂旅游的人还很缺

  每到周末,曹玉芝总是特别忙,大清早5点起来,一直要忙到晚上七八点回家,“很多人来体验亲子民俗游”。

  因为不太顾家,老公也曾说过气话。13岁的女儿打电话给她说:“你一天拿不到100块的导游费,有什么意思呢?”

  曹玉芝懂市场营销,本来自己家里搞个民宿或者农家乐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她没有做。

  之前,村里曾表示,周末带游客的工作人员,可以拿80-100元的补贴。但是领了几个月的补贴后,曹玉芝不再领了。

  “有的村民有意见,觉得我拿了很多。”曹玉芝说,之所以还这样做下去,纯粹是自己的爱好,不愿意放弃。

  村里的旅游发展公司,现在每年大概有十多万的收入,大多数的旅游消费,都转移到了村民手里。“村里的旅游发展公司,相当于一个平台,我做设计和策划,把游客吸引过来。”曹玉芝开玩笑说,自己是村里旅游的总策划师。

  现在,村里乡村旅游发展很快,但曹玉芝也感觉到村民的旅游服务意识还比较薄弱,村里急需懂旅游的人来跟她一起做这件事情。

  “我一个人事无巨细地参与每件事,其实不太有利于整个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曹玉芝说,如果有乡村旅游行家,来帮民丰村加油帮忙,再好不过了。

标签: 民俗;乡村;旅游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