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衢州 正文
70年前的同学录你见过吗?人人字迹优美,留言很励志
2016年07月27日 14:26:41 来源: 衢州日报 记者 姜安琪 通讯员 祝日耀

  浙江在线7月27日讯 随着时代的变化,在现在的毕业生中,同学录已不再流行,但早年的同学录却给当年的人们留下了难忘的青春记忆。近日,记者在江山采访时,偶然看到一本70年前的同学录,这本同学录上的留言朴实,积极乐观,字迹优美,具有那个年代独有的特色。

  70年前的同学录,人人写一手好字

  江山退休教师汪云今年88岁,和老伴住在江山市社会福利院。

  虽然年事已高,但汪老师身体健朗,思维敏捷,各式文件材料被他分门别类地收藏整理。汪老师特意拿出一本本子,本子长约10厘米,宽约5厘米,纸张和字迹都已经泛黄,封面也快要脱页了。

  “这本子最早是我的同学录,后来记了一些旁的东西,都可以说是古董了。”汪老师笑着说。

  记者仔细翻着,看到本子大部分写的是汪老师高中肄业时同学给他的留言。

  同学录的留言内容多是励志的,如:“‘虚’‘专’‘恒’为百事成功之母,‘光明’是从黑暗中求出来的,‘大路’是从草丛中踏出来的。弟松青敬书于萃中,卅五年。” 又如“真本领建筑在真学问上。汪云同学留念。”落款是“毛志翔,卅五年一二月一七日”。

  也有少数较轻松的打油诗,如“汪云学长留痕:人身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用脑不用手,被人要打倒,望兄手脑并用之。1946年,学弟毛某某(字迹不清)于萃中。”

  同学录上,除了一位姓邵的女同学按横版格式书写,其它留言都是繁体字竖版,自右向左排版。落款大部分标注“卅五年”,指的是民国三十五年,即1946年。留言的字体为楷体或行楷,字迹非常清秀。“那时毛笔字是必修课,几乎人人都写得一手好字。”汪老师说。

  一本同学录,一段岁月的回忆

  在本子的第一页,写有:“云:我的弟弟留念。您的哥中晖赠。1943年6月30日。”汪老师回忆,他是1943年得到这本本子的,赠给他本子的“中晖”是一位黄埔军校毕业的军官,当时部队驻扎在大陈村,这位军官就住在汪老师家中。有意思的是,后来,这名军官娶了汪云的姐姐为妻,成了他的姐夫。

  “查学生汪云系浙江省江山县人,现年十八岁,确于三十五年度第一学期在本校高中部一年级第一学期肄业,特此证明……”记者同时看到了汪云老师的高中肄业证书,汪云是大陈乡大陈村人,因年幼时家庭贫困,只在当时的江山县私立萃文中学高中肄业。

  “高中肄业时我18岁,当时这几个给我写同学录的都是我极要好的朋友,那以后我们各有了不同的命运。”汪老师说。

  1951年,时年23岁的汪云在江山县政府组织的教师大会考中拔得头筹,成为一名小学校长,此后在江山各中小学教书,直到1988年退休,桃李满天下。

  现在,汪老师的姐夫已去世多年,当年的同学们也大部分不在人世了,但他还一直珍藏着这本同学录。光阴易逝,骊歌瞬唱,这本偶然得到的本子跟随汪老师度过了70年的时光。

标签: 同学录;励志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