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衢州 正文
衢江法院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
2017年08月08日 14:58:39 来源: 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记者 蓝晨 通讯员 吴琳 苏来琪

  半个世纪前,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浙江“枫桥经验”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法治意识的提升,如何在新形势下,将矛盾解决在基层,让百姓拥有更多的司法获得感?

  致力于全省“三大机制”建设司法改革的核心功能“大调解”,衢江法院坚持以“群众路线”为中心的专业审判,打造出德法兼备的“枫桥经验”升级版。今年上半年,该院实现85%以上的案件在庭审之前快速化解,民事调解撤诉率连续6个月保持在70%以上,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升至80%以上,案件平均审理时间缩短一半。在450起家事案件中,仅有不到10起进入执行程序。

  昨日,省高级人民法院领导在接受光明日报和本报记者采访时,对衢江法院的创新改革高度评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陈国猛说:“衢江法院的‘大调解’是有爱心、有文化、有内涵、有生命力的,希望衢江法院将这种调解文化做大做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走向全国!”

  近日,衢江法院调解员微信群里出现了一条新信息:“有个棘手的赡养纠纷案件将于5日后开庭,我们拟组建‘调解观察团’,请有意向的调解员协助调解。”随后,该群公布了要调解的案件内容:原来夏某因怀疑父亲厚此薄彼而心生不满,已七八年没有跟父亲说过一句话。今年以来,老夏的身体越来越差,医疗费缺口越来越大,可大儿子夏某却一分钱也不愿意为其支付。无奈之下,老夏将大儿子告上法庭。

  微信群里,“调解观察团”成员纷纷请缨,其中包括全国文明家庭代表人物苏阳松、省人大代表、最美乡村老师马建红、“中国好人”陈爱霞、“中国好校长”徐建新等百余位“最美”调解员。

  借助道德的感召力,观察团成员在法庭上用朴素的话语循循善诱。最终,横亘在父子之间的感情冰山开始融化。已多年没有喊过父亲的夏某热泪盈眶,当场叫了一声“爸爸”,最终父子手挽手离开了法院。

  “只有通过优质资源的集中、规模化使用,积极开展‘大调解’,才能帮助老百姓快速有效解决纠纷,让大家感受到法院是实实在在为民办事,进而信任法院和法官。”衢江区人民法院院长程品方说。

  去年以来,衢江法院内整合外借力,不断优化司法资源,通过培养一群高素养的专业法官,组织一支最美的外援团队,打造一个有专业素养的人才库,在情与法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让基层法治建设变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接受方式。

  法官黄甘富,从事司法工作30余年,年均调解案件300余件,调解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2016年,黄甘富被选派为专门负责家事、道交案件的指导法官。目前,在衢江法院,已有各种专业审判、法院调解员、最美外援团等二百余人。

  在“大调解”的基础上,该院结合全省“三大机制”司法改革,创新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去年,衢江法院率全省之先完成新型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立案、信访、执行、调解、警务等在内的60余项司法服务在新型诉讼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办理,这使得审判质效大提升。今年5月以来,法院案件平均审理天数26.88天,同比缩短32.88天,居全省第一位。

标签: 责任编辑: 周舸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