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周家花果园 风景这边独好

2020-01-22 05:25:16 浙江在线 记者 于山

e2f0fe08e340e307749bbb6444d7fe3d_0.jpg

  浙江在线衢州1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于山)“做上岗头人,有面子。”衢州衢江区周家乡上岗头村党支部书记汪增富自豪地说,上岗头村从原来脏乱差的“破烂村”变成了白富美的“网红村”。近年来,周家乡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全乡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2019年,周家乡紧紧围绕衢州市委“1433”发展战略体系、“3752”乡村振兴大花园建设体系和衢江区委“1136”战略,研究制定实施“1221”三年行动纲领,包括“一个目标”:党建统领,建设周家花果园;“两条产业带”:新塔太线产业带和351国道产业带;“两条示范带”:老塔太线美丽乡村示范带和苦狮线、杜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一条观光带”:邵源溪农旅融合的乡村休闲观光带。

  基层治理  “破烂村”上岗头的逆袭

  过去,衢江区周家乡上岗头村是个典型的“空心村”,一直以来,集体经济薄弱,村内环境杂乱、断头路多、交通不便。但是,在短短两年时间,上岗头村从原来脏乱差的“破烂村”变成了白富美的“网红村”,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党员上岗,干部带头,群众参与。“曾经的‘民风彪悍’,在党建加基层治理的引导下,转变成了党员干部群众携手干,村庄选出了优秀的‘领头雁’,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氛围。”周家乡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年多时间里,上岗头村拆除破旧房屋、一户多宅、违法建筑等近15000平方米,硬化村道6000多米、农田道路4000多米,打通所有断头路,盘活建设用地50多亩,为村庄发展提供了空间。

  上岗头村坚持群众参与贯穿项目建设的思路,村子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回到正轨上。“村里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还带村民到柯城区九华乡、江山市大陈村、常山县青石镇等地学习考察。”村主任王建清说,村“两委”把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参与放在首位,将美丽乡村建设“做不做、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做、做得怎么样”交给群众自主决定。

  今天的上岗头,是周家花果园的一部分,步步是景。村西头建成一座古树林公园,游步道通向小广场,成为村民散步休憩的首选之地;“垃圾塘”成了“景观塘”,垃圾堆变为景观点;村庄入口就是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庄中心建起了汪氏广场;灯光篮球场上时常出现年轻人奔跑的身影,青春活力点亮村庄夜景。

  如今,上岗头村多次作为省政协在线协商、全市“党建篇·改革篇”乡村振兴互看互学会等现场会分会场。

  不仅仅是上岗头村,农房整治让整个周家乡面貌焕然一新。2019年以来,周家乡深刻总结上岗头村成功经验,在原有基础上加快推进春山坪改村提升项目,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村振兴讲堂等,让更多百姓享受到项目“红利”。

  同时将“党员上岗、干部带头”的优良作风与乡重点工作相结合,开展“三改一拆”“一户多宅”劳动竞赛,并出台实施方案,划定各村每周必须完成5宗整治任务的底线和红线,在此基础上对各村每周整治情况进行评比,设立金牛奖、“蜗牛奖”,将比赛结果转化为年终考核分数,激励各村争先创优。全乡“一户多宅”已整治927宗,面积66760.4平方米。

  通过整治提升,周家乡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房整治,稳步推进老塔太线整治提升,深化上岗头党建品牌,严要求推进创文工作。2019年,周家乡荣获省级文化礼堂建设示范乡镇、机构改革区级试点乡镇,板桥村农民饮用水提升项目成为市级试点。

  模块化改革  管好周家大小事

  2019年,周家乡结合自身实际,共设置大党建、大经济(大服务)、大协调、大治理(大执法)4个模块,干部岗位职责均按照模块重新调整,实现有序运行,同时细化干部管理和考核制度,减少了工作中的推诿扯皮、拖沓敷衍,提升了为民服务实效。

  过去,部门和乡镇职责边界不清、区乡联动不畅,一直是基层治理的难点、卡点、堵点。在模块化改革中,衢江区厘清区乡职责边界,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2019年下半年,衢江区周家乡大执法模块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肉商毛某在家中非法屠宰生猪。乡政府工作人员在劝阻的同时立即向上报告,区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赶到现场时,发现毛某已私自屠宰生猪,宰杀后的猪肉正挂在铁钩上,一头待宰生猪关在三轮车上。执法人员现场查扣生猪产品184公斤、生猪一头和屠宰工具,并依法给予罚款人民币44736元的处罚。

  “以前由于执法力量有限等客观原因,区级部门不能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行为,乡镇处于基层工作前沿,虽发现问题但没有执法权,难以有效处置违法行为。现在区乡职责边界明确了,并建立了联动机制,乡镇负责日常巡查和问题线索上报,部门负责依法查处,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周家乡党委书记黄永华说。

  模块化改革,还在项目推进中发挥着效用。

  邵源溪发源于衢江区周家乡邵源水库,自西北向东南流经三源村、川坑村、宋家村、周家村,由双溪村出乡境,境内长7.8千米。村庄沿溪而建,村民临溪而居,邵源溪的整治显得尤为重要。

  邵源溪沿线村民多,治理难度大,但周家乡敢于去啃“硬骨头”,将党建统领贯穿于邵源溪工作中,将其列入模块清单,强化顶层研判,定期组织召开邵源溪整治工作推进会,分析各模块在邵源溪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找薄弱环节。

  在治理过程中,压实整治责任,将工作任务合理分工、责任到人,形成整治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针对邵源溪整治过程中政策处理等问题,通过大治理(大执法)模块的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实现模块间融合无障碍、联动无负荷、工作无盲区,重点盯守,快速整改,确保动态性问题不反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2018年,结合小城镇建设,周家乡对邵源溪集镇段进行改造提升。对原有入河排污口进行纳管集中处理,拆除沿岸附房15宗,新建休闲步道350米……一系列的措施大大改善了河道周围环境,引来村民频频点赞。2019年,为了进一步提升邵源溪的行洪排涝能力,该乡结合美丽河道建设,投资300余万元,对上游500余米进行改造,秉持原生态理念设计亲水公园、亲水岸线多处。

  在日后的长效管理中,周家乡实行动态研判机制,发挥综合督考办督查考核作用,每日一督考,每日一反馈,集中交办,合力攻坚。同时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以整治长效标准作为日常工作的标准,实现整治长效工作和日常工作的同提质、同提速、同提效,以整治工作的成果来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模块化运行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机制,更是一种资源向一线聚合、力量在一线融通的工作理念。”该乡相关负责人介绍,因地制宜进行模块整合,搭建具有周家特色的机构改革框架,让“模块化运行机制”真正大展其用、大有所长、大显其效。

  如今的邵源溪,汛期行洪,夏时戏水,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了五水共治带来的变化,享受了五水共治带来的获得感。

  展望未来  奔跑在乡村振兴大道上

  2020年,周家乡党委政府将抓党建、带队伍,夯实组织建设基础,扎实做好组团联村、“两委”联格、党员联户等工作,扛起乡党委主体责任,发挥村级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党员群众干事主体意识。

  继续打响上岗头党建品牌。打造上岗头村党员干部教育基地,通过“治村”导师分享美丽乡村建设经验,“以老带新”,以先进带后进,以优势补劣势,以共享促共赢,促使周家乡基层党建全域提质。

  提升干部能力。全面提速、提质、提效、提能,努力锻造一支“信念坚定、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周家党员干部团队,同时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夯实基层人才基础,全面提升执行力。

  推进重点项目。2020年将实施杜板线、苦狮线沿线各村外立面、庭院、围墙、景观节点改造提升项目,优化人居环境。积极推广上岗头村建设经验,拆建结合,努力提升乡村风貌,建设双溪、板桥等乡村振兴精品村。

  整治提升环境。2020年,周家乡依然聚焦环境整治不动摇。以巩固和提升水环境质量为标准,高标准推进五水共治,以污水全收集、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运维全常态、污染全管控、水质全达标为目标,以“天更蓝、水更清”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加快邵源溪美丽河道建设。

  农房管控不放松。加强源头管控和动态监管,坚决把好建房审批、监管、验收关。同时,坚持“拆管用”相结合,在村庄整治基础上,结合“一米菜园”打造,做好“风貌提升”后半篇文章。

  促产增收。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2020年,周家乡将大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进一步扩大特色产业规模,提高产业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同时加快沿线柑橘、枇杷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农户增收。

  加大招商引资。充分发挥乡域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依托现有企业主体和在外优秀乡贤,加大招商宣传,加强项目谋划,吸引客商投资。

  农旅融合,绿色发展。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乡镇为抓手,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突破,全力构建“精品带动、多点支撑、文旅融合、行业跟进”的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通过旅游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周家产业经济。

相关新闻

//图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