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刚玻雕作品《猫趣》
浙江在线7月15日讯(浙江日报记者/徐子渊)“嘣!”寂静的深夜,台州椒江的吴子熊玻璃艺术馆雕刻间传出一声清脆的开裂声,一件厚10厘米、重二三十公斤的深雕玻璃作品在即将完成的时候,却开裂出一道深深的裂缝。
为了这件作品,吴子熊的徒弟、玻雕师孙亮已整整雕刻了一周,由于玻璃开裂,孙亮一周的努力全部归零,描线、打砂、细磨、细刻、抛光、修光,都要重头再来。
玻雕,易碎的艺术
由此可见,以砂轮作笔,用玻璃作画,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需要百分百的注意力。从描线到雕刻,每一个步骤都慢慢雕琢。
玻璃雕刻是我国民族工艺的一朵奇葩。吴子熊玻璃艺术馆馆长吴刚作为玻璃艺术的第二代传人,是中国玻璃艺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也是省级非遗传承人。吴刚继承了父亲吴子熊的手艺,擅长人物肖像雕刻,他的作品曾作为“国礼”赠送外国领导人。作品上每一笔的刻画,都需耗费吴刚大量的心神,虽近视高达千度,但他甘之如饴。
近30年的从艺生涯,让吴刚将自己融入玻璃这一神奇的透明世界。一双巧手和一颗具有灵性的心,或许就是玻雕最好的工具。原本无声无息的水晶和玻璃,在吴刚的手中变成山川河流、飞鸟走兽,姿态万千。如今,50多岁的他还坚持在馆内从事玻雕创作,为中外游客展示这项独特的艺术。
吴刚在飞旋的轮峰和透明的玻璃上潜心琢磨,将玻璃雕刻艺术推上一个新境界,体现出可贵的工匠情怀。
坚守,内心的情怀
雕刻间里,孙亮坐在一张一米多长的桌前,手边放着一个盛满水的铁皮盒,水面上漂着几支刷子,用来扫除雕刻时产生的粉末。只见他右手拿着手提雕刻机,左手食指和中指搭在雕刻机上,低着头,细细雕刻。
空旷的工作间回荡着雕刻机和玻璃接触时发出的“滋滋”声。这里没有空调,只有几盏吊顶扇。无论春夏秋冬,孙亮在这里有时坐上几小时,有时坐上一天。才三十不到的小伙儿,因为长期伏案创作,背影显得有些佝偻。
师从吴子熊的孙亮,在玻雕这条路上一走就是十多年,现在已经是馆内的一名“老人”了。他说,更喜欢多年前,十多个人挤在车间里跟着师傅学玻雕的日子。师傅手把手带徒弟,一点点传承着这份手艺。
对普通人来说,握着沉甸甸的雕刻机,耳边全是单调刺耳的噪音,这简直就是煎熬。然而对孙亮来说,这是他一天中美好的时刻。他说:“每当开始作画,我就会全身心投入,有人经过我也不会发觉,这时我总会感到时间流逝得太快。”
看上去简单的玻画,却需要经过十多道工序。吴刚说,不雕碎1000个玻璃杯,根本就没有那个感觉。可见,每一位成功的玻雕师必定都经过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飞跃。孙亮身上体现出的细致与实干,正是吴刚所赞赏的匠人品质。吴刚和他的玻雕师团队始终是一群信守本真的手艺人,坚持一笔一划的雕刻,相比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工艺品,他们的每一件作品都堪称绝版。
变化,技艺的传承
玻璃艺术与其他非遗项目一样,在传承上也处于尴尬境地。老一辈手艺人坚信“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的观念如今不再得到认同。能够耐住性子,静下心来学习的学徒越来越少。
孙亮说,初学玻雕只是在平面玻璃上进行浅层描线,只有经过多年锤炼的工匠才能从事深度雕刻。“深雕就是一道坎儿,很多人在迈过这道坎之前就失去了耐心,放弃了前进,所以能留下来的人并不多。”
吴刚认为,现在的不少学生被课业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很少有机会接触非遗文化,不仅缺少宽阔的眼界,也压抑了他们动手的天赋。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也为了让非遗发扬光大,吴刚决定让玻璃艺术走进校园。
这一想法几年前就开始酝酿,如今恰逢天时地利人和。吴刚说:“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工匠精神,不久前椒江第二职校和我达成了合作意向,愿意提供场地。许多学生听到这个消息后也都积极报名参加。”吴刚与校方商定,挑选11名具有一定美术功底的住校生进入玻璃艺术工作室学习,由孙亮授课。除此之外,吴刚还与台州一中达成合作意向,以选修课的形式丰富校园课程,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这项艺术。
椒江第二职校副校长许勇刚说:“吴子熊玻璃艺术是台州一绝、中国一绝,我们有责任把这一非遗发扬光大,让学生了解这项艺术,同时鼓励他们肩负起传承的责任。”
目前,玻璃艺术工作室每周二晚开设两个课时,孙亮立下了“军令状”,学生毕业时能够单独完成两幅作品。同时,孙亮还将和学生共同完成一扇玻璃屏风的雕刻,为本次课程画上一个句号。
入夜了,吴子熊玻璃艺术馆的雕刻间仍然亮着灯。灯光收集了岁月的痕迹,将一点一滴的变化凝聚在玻璃上,化成一幅晶莹的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