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台州唯一实现城中村签约、拆平两个“100%”:新保村“双响炮”
2016年07月19日 10:30:07 来源: 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王依友 李明锦

  图为街道干部上门做拆迁工作。

  浙江在线7月19日讯 7月17日,随着抓斗机的上下翻动,矗立在路桥区桐屿街道下保泾边上的新保村最后7间房屋被夷为平地。“从今天起,新保村的生活有了新保障,终于可以告别城中村的旧生活了。”7月18日,新保村党支部书记陈友荣不无激动地说。

  一波三折的城中村改造

  新保村位于路桥中央山西面山脚下。全村共有村民1000多人,299户,原有房屋462间。

  “我们这个村,地理位置相当优越,是个不折不扣的城中村,以前可以说是守着金饭碗讨饭吃,环境的脏乱差令外人难以想象。”说起新保村的往日情景,李友荣的语气很是沉重。

  新保村是名符其实的城中村改造的“钉子户”,有人对此形容为“一波三折、好事多磨”。据介绍,早在2003年、2010年新保村就启动了拆迁改造的进程,但最终由于部分村民不配合等原因搁置了下来。

  桐屿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冰在桐屿工作多年,对新保村的改造历程十分清楚:“新保村的城中村改造跨度10多年,其中光街道和相关区级部门为此曾经多次召开专题对接会,光有记录的就有10次。”

  近年来,随着路桥城市建设的向西推进,新保村的区位优势显得尤为突出。“作为路桥老城区西进的桥头堡,新保村成为了项目建设热点区块。”据介绍,目前,新保村涉及了文化路西延、体育公园、安置小区建设等多个市、区级重点项目。

  4月6日,路桥区吹响了城中村改造拔钉破难冲锋号。陈冰斩钉截铁地说:“新保村,首当其冲!”事实上,新保村成为了路桥区今年确定的10个重点推进改造的城中村之一,对于路桥面上城中村改造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火力全开的城中村“拔钉”

  “当初听说要全部拆除,我的脚肚子都有点抖,感觉不大可能,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已经在新保村驻村4年多的街道干部苏坚,说起两个月前街道召开的城中村改造攻坚动员会时印象深刻。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新保村当时还有154间房屋需要拆除。

  新保村改造要实现拔钉破难,这成为了负责新保区块的街道第一片干部们共同的“军令状”。工作片负责人、街道纪工委书记沈觉说:“虽然难度很大,但我们迎难而上,可以说做到了火力全开。”在新保村实地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见识到了“火力全开”的“一发发炮弹”。

  画好“一张图”,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拆迁的前景。有村民说:“边上的立新村和勤丰村在2004年就住上了新房,我们不是傻子怎么会不想和他们一样住舒坦些。”如今,新保村由13幢高楼组成的现代化安置小区已具雏形,加上已经建成的中央山二期和正在建设中的体育公园,村民们对“住洋楼、逛公园”的市民生活“有了底”,对拆迁自然也就少了抵触情绪。

  端平“一碗水”,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拆迁的公平。

  跨度10多年、历经2次“夭折”后,如何确保公平、公正是新保村能否顺利拆迁的关键。陈冰说:“我们确保了2003年、2010年拆迁协议的政策延续性,在和区相关部门的对接中明确,在着眼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坚持政策统一性的硬杠。”

  桐屿街道办事处主任徐陈杰说:“拔钉破难不能乱开口子,否则势必会欲速则不达。”据了解,有多户以前因没有签订拆迁协议多交了养老保险,在此次攻坚拆迁中要求予以补偿,但街道始终坚持政策“硬杠”。看到有些“闹得凶”的村民并没有多得好处,一些村民最终签订了拆迁协议。

  算清“一笔账”,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拆迁的利益。陈友荣说:“经过城中村改造,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可成为百万元户,村留地拿回来开发后村集体年收入起码在100万元以上,到时候村民年底还可以分红。”

  “拔钉子”离不开“钉钉子”

  路桥区副区长蔡建军在7月17日的拆迁中始终坚持在一线指挥。他说:“城中村改造需要拔钉破难,新保村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市‘第一村’,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各级干部发挥了‘钉钉子’的工作作风。”在两个100%的“双响炮”背后,演绎了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钉钉子”,就是要“钉牢”群众的需求。说起成功拆迁的经验,陈冰深有感触:“在拆迁过程中,群众任何合理的要求,我们干部都会在第一时间给予帮助解决,全天候地做好群众的服务员。”考虑到拆迁量大,群众租房需求多,街道发动村委会集中租用大楼共150套公寓式住宅给群众作过渡房。针对年老病残者租房存在困难的问题,利用村留地新建了60间应急用房。

  每一个村民的个性化要求,也成为了干部们“钉钉子服务”的目标。在7月17日决定拆除最后7间房屋时,有村民提出屋内的东西拆除后没地方放置。街道干部及时联系租来了10多间板房,免费提供了拆迁户用来临时放置家用物品。针对一户村民的老母亲多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但由于申报不及时缺少过渡房的情况,街道干部迅速在应急用房附近搭起板房,并装上空调等家用设施,消除了该村民的后顾之忧。

  “钉钉子”的背后,是负责拆迁的各级干部众志成城的无私奉献。在拆迁攻坚开始不久,沈觉的父亲不幸患了癌症,他迫不得已放下手头工作把父亲送到杭州治疗。一个星期后,等到暂时安排好父亲治疗的事宜后,沈觉立即赶回了新保村拆迁现场,并一直坚持到整村拆平。在新保村的拆迁队伍中,即将面临退休的苏坚等老同志早出晚归,一天到晚奔波在拆迁工地。苏坚开玩笑说:“我们人老脸皮厚,也不怕别人说难听的话。拆迁工作有时也靠磨,去的次数多了,搞得有些人家也难为情了,也就答应拆迁了。”在拆迁顺利完成之际,陈友荣又回到了新疆照顾自己的生意,之前他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村里的拆迁,人也晒黑了一大圈。

  值得一提的是,新保村最后7间房拆除的时间是7月17日,星期天。这其实只是新保村拆迁工作“7+黑”、“晴+雨”的一个延续。

标签: 签约;拆平;城中村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071938905061456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