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三无”船只
清理地笼网
市场检查渔获物
追击抗法渔船
浙江在线7月21日讯 “东海无鱼”之忧,是沿海城市的切肤之痛,保护渔业资源,不仅仅是保护海洋生态资源,也是保护渔民的合法利益。
5月20日,全省“幼鱼保护攻坚战”和“伏季休渔保卫战”全面打响!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但也是一场刻不容缓的战斗。它将持续到今年年底。
市委书记王昌荣高度重视“两战”工作。他指出,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相关精神和工作部署,压实责任、铁腕执法,健全长效机制,全力以赴打好“幼鱼保护攻坚战”和“伏季休渔保卫战”,切实巩固海上“一打三整治”成果。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兵密切关注“两战”工作,多次听取“两战”专题汇报,他要求,要克难攻坚、乘势而上、奋力夺取“两战”工作全胜。
根据市海洋与渔业局最新“两战”战报:5月20日至7月19日,全市共清缴网具16585张(顶),居全省首位,立案348起。
为山九仞,不能功亏一篑。坚决将“两战”进行到底!
部门联动——
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打通管理“玻璃门”
6月1日进入全面休渔期以来,我市实施了史上最严伏休管理,合法渔船出海现象已基本绝迹,然而在市场检查过程中,还零星发现有水潺等新鲜渔获物销售。
6月16日晚,市协调办主任、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管文新牵头,台州、温岭两级渔政、交警、市场监管、边防等部门组成检查组分组对外来非法渔获物进行突击检查。
当晚,检查组分别在椒江二桥收费站出口和大溪高速入口设卡检查。
“马上下车,打开后备车厢接受检查!”车后地上一路的滴水引起了温岭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林剑飞的高度警惕。面对严厉盘查,箱式小货车驾驶员陈某极不情愿地打开了车后备厢,执法人员看到,车厢内堆放着9筐满满当当的水潺。面对“人赃俱获”的尴尬情境,陈某只好交代出这些渔获物是从台州市外运往温岭销售的事实。
当夜我市从高速路口、水产市场分别查扣两车新鲜渔获物共160余箱,查获违法装卸摊点4处、查扣新鲜渔获物120余箱。
“两战”工作,海上打击、港口检查、陆上管控都必不可少,仅靠有限的渔政执法力量难免捉襟见肘。台州市共有300吨级以上渔政船5艘,一线执法人员不到150人,面对的是5000多条渔船,7000多平方公里的海域。因此,加强部门联动是一个关键因素。6月16日晚的成果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5月20日以来,市市场监管部门利用基层站所优势,强化日常巡查,将涉嫌违规情况第一时间通报海洋与渔业部门,共同进行查处。目前,全市290家农贸市场均签订了“一打三整治”责任状。
市经信委与市海洋与渔业局、市边防支队等单位开展了涉渔船舶非法建(改)造行为联合执法检查;市环保局建立了环保和海洋部门入海排污口监测联动机制,大力推进入海排污口专项整治……
由于渔业有关法律出台较早,非法捕捞最高行政处罚罚款额仅10万元,难以对违法分子形成震慑。我市依据有关刑事法律,加强渔业与公安边防、海警等部门执法衔接,按照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刑事立案追诉标准,严格追究涉案人员刑事责任。
近日,在市人民检察院监督下,市海洋与渔业局将在禁渔区内使用网目尺寸只有5毫米的网具进行非法捕捞的台州渔老大林某移送浙江省边防总队海警一支队,以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立案侦查。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已刑事立案19起(涉及渔船25艘,共刑拘82人),远超过前五年追究刑事案件数总和。同时,依据治安有关规定,由边防部门依法从严追查无证驾驶行为,查处无证驾驶机动船舶(渔船)案件5起,治安拘留5人。
“我们奉劝那些心存侥幸的渔民不要再去违法捕捞了,这样做得不偿失。也希望社会各界都来关注这个问题,共同努力,做好幼鱼保护工作。”管文新说。
一线执法——
调整一线执法模式,杜绝管理“真空档”
5月13日凌晨3时30分,椒江大陈岛还沉浸在一片夜色之中,停泊在港口的台州渔政执法特编船队5艘渔政执法船起锚出航,当天一举查获26艘违法渔船。
6月11日凌晨1时许,市海洋与渔业局牵头组织中国海监7037、7038,中国渔政33316、33311,对219、220等海区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共查获5艘违规涉渔船舶。
7月12日凌晨4时,三门县“一打三整治”协调办组织县海洋与渔业、公安、交警、市场监管、乡镇(街道)等单位共100余名执法人员,分组在蛇蟠乡农贸市场、海润街道水岙门大桥、健跳上敖等饵料交易点开展陆上销售和收购禁渔期违禁渔获物联合执法行动,当场查获34辆运输车及130余吨各类渔获物,其中违法渔获物60余吨。
……
做贼心虚,偷捕者也不例外,往往借夜幕掩护,干非法捕捞的勾当。
“打击偷捕现象,必须做到猫鼠同步。”这是台州渔政执法人员的共识。因此,连夜作战对我市渔政人员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早晨,大部分渔船警惕性也相对较低。”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吴军杰说,“我们就是要保持高压态势,做到‘5+2’、‘七加黑’,保持执法常态化。”
海上情况复杂,调查难、取证难、追责难一直是困扰渔政执法的一大难点。而与此同时,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也常遇到暴力抗法的违法捕捞者。
市海洋与渔业局执法队员施津滨说:“在海上,暴力抗法的事经常碰到。在执法过程中,双方安全是我们首要考虑的。”
浙江海警一支队民警陈肖君说:“为了阻止我们执法船舶登临检查,一些不法船员可能采取强光照射、棍棒阻拦等方式影响执法,对于这一类的情况,国家也有法律明确规定,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影响国家公务人员正常执法的,可以按照妨害公务罪定罪。对于这种情形,我们也会坚决打击!”
近年来,我市渔政等相关执法部门严格执法程序,规范调查、询问、制作笔录等相关程序,保障了有关案件的顺利追责。
此外,令人欣喜的是,参与护渔的群众力量在逐步壮大,在我市椒江、临海、三门等地的清网行动中,群众性护渔船在清理违禁违规网具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不少市民和合法渔民也自觉行动起来,积极向渔政部门举报违法线索,使执法行动更加有的放矢。
市海洋与渔业局党组成员、执法支队支队长杜华忠介绍,市海洋与渔业部门已建立伏休期间渔政船巡航值班制度,在整个休渔期,始终保持至少一艘渔政船在海上执法执勤,根据967201热线涉渔违法行为举报信息,认真研判,信息比对,精准出击,第一时间查处群众举报线索。“今年以来,我们还招募了一批护渔信息船和港口信息员,增加信息来源渠道,提高涉渔违法行为的发现能力。”
夯实基础——
夯实伏休工作基础,强化管理“薄弱点”
海上作业离不开渔船,因此,管控好渔船就抓住了非法捕捞的“牛鼻子”。
市“一打三整治”协调办将定人联船情况作为市对县工作督查的必查项,对于发现渔船违规出海的,倒查定人联船责任人责任,并由乡镇进行约谈。
三门县健跳镇是渔业重点乡镇,出海捕鱼是当地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为了防止休渔期少数“船老大”抱有侥幸心理违规出海,乡镇、村两级干部与每一艘渔船都进行了协同“联户”,联船干部和被联系“船老大”相互熟悉,并通过“日点名”等方式,加强伏季休渔期间渔船管理工作。
何宏献是三门县健跳镇社会事务办副主任,也是浙三渔00214渔船的“定人联船”责任人。何宏献说:“禁渔期,我们每天都会通过电话和船主联系,每周两次到泊位巡查船上的安全设施及船的靠泊位置,确定有无违规出海。”
在临海,当地还把“定人联船”工作编成定人联船须知“四要”、“六知”,将每个联船责任人的联船情况做成卡片,正面为监管渔船的情况,背面为联船须知,便于联船责任人掌握。
市海洋与渔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施华兴说,“‘定人联船’是为了保证我们管好自己本地的合法渔船,不违反伏休规定、违规提前出海,这是一项基础措施。乡镇干部、村干部、渔业公司管理人员是责任人主体,加上渔民兄弟主动配合,这样就能把伏休管理制度落实好。”
打击非法捕捞,需从源头上切断利益链。路桥区金清镇白沙村附近一家鱼粉厂,每天要消耗1200吨小鱼等“下脚料”,用来生产鱼粉,5月中旬,这家鱼粉厂被关停。路桥区水利海洋渔业局局长郑灵辉说:“鱼粉厂和水产养殖场是小鱼销售的主要渠道,关停鱼粉厂,是从源头上切断利益链的一个措施。”
“两战”工作,不仅是几个部门的事,更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也是一个关键环节。
市“一打三整治”协调办利用市、县微信公众平台,第一时间解读伏休政策,通报“两战”工作进展,受到渔区群众关注。《伏季休渔“夜袭战”温岭渔政上演“三连击”》阅读量达到3万多人次,转发2000余次,引发渔区群众热议。
6月6日,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和众多志愿者在大陈海域进行了一次增殖放流活动,700多万尾鱼苗在大陈海域安了家。林文辉父亲是一位有20多年捕鱼经验的老渔民,作为一名“渔二代”,他为由于滥捕而导致日益枯竭的东海渔业资源感到痛心。“保护海洋资源,要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两战”工作,促进渔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规范高效衔接也是一个重要环节。7月12日,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市海洋与渔业局、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海警第一支队、市公安边防支队等单位就进一步统一法律适用尺度,规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等问题召开了联席会议,形成共识,并联合出台了《关于办理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会议纪要》。
“该文件对当前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的条文进行了有效梳理,明确了相应标准。”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吴军杰说,这也意味着我市对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会议纪要出台后,全市各级渔政执法机构立行立做,7月16日至7月19日,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组织中国渔政33015,33305,中国海监7037、7039、7050,联合开展海上、港口执法检查,查获各类违规渔船14艘,其中7月19日查获的外省籍非法捕捞三无渔船,按照会议纪要要求,迅速移送海警一支队,按照快速办理程序予以逮捕起诉,极大震慑了非法捕捞犯罪分子,起到了惩处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