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大陈岛垦荒精神”与海岛国防建设
2017年06月21日 10:27:12 来源: 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呈现在1955年2月登岛解放军面前和次年志愿垦荒队员面前的大陈岛,是一片饱经战争浩劫、荒凉破败的土地。“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就是在一代代大陈岛人勇敢顽强、奋发拼搏的守岛建岛实践中逐渐形成、共同铸就的。历史远去,精神永存。星移斗转,不忘初心。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中,传承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对于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化海防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海岛军民守岛建岛不竭的精神动力。

  一、“大陈岛垦荒精神”在新中国守卫海岛、建设海岛实践中逐渐形成,是海防军民守岛建岛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沿海岛屿是国家领土安全的重要屏障。边陲之戍,用保封疆,国之大防,莫过于此。海岛国防建设事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事关沿海地区安全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家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海防工作,始终把强边固防作为安邦兴国的战略基础。

  (一)大陈岛位居东海前沿,是拱卫东南沿海安全的海防屏障。大陈列岛延绵920海里,封锁着浙江的舟山、象山、石浦、三门、台州、温州各港湾,位于我国粤、闽、浙海上交通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历史遗存表明,大陈岛海域曾是古代抗击倭寇古战场之一。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曾封锁东南沿海并占领大陈岛作为其据点,活动于大陈岛海域的爱国地方武装首领王湘义率部阻击日军,收复了大陈岛。后中华民国政府曾在此屯兵,并在岛上设立过浙江省政府和大陈地区行署。新中国建国初期,大陈岛处于两岸军事对峙的最前沿,是国民党军队集结沿海岛屿的最北据点,并作为监视我军沿海动态的前哨和派遣特务窜扰大陆的基地。为了长期盘踞大陈岛,抵御解放军的进攻,国民党军队在岛上修建了大量战壕、碉堡等军事防御设施。当时,为了固守大陈岛,国民党军政要员频繁出入大陈岛谋划布防、调兵遣将。为了解除大陈岛国民党军队对我大陆安全的严重威胁,1955年1月我军一举攻克了国民党军视为袭扰大陆前哨的一江山岛,致使驻守大陈岛的国民党军队失去了外围屏障,被迫于同年2月实施“大陈撤退计划”,在对岛上设施破坏、财物劫掠一空之后,将岛上军民全部撤至台湾。从此,大陈岛回到我军手中,成为新中国的海防前哨,拱卫东南沿海的安全屏障。

  (二)大陈岛军民为海岛防卫安全和开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守岛建岛实践中共同培育了“大陈岛垦荒精神”。解放军驻岛部队是大陈岛的守卫者,也是大陈岛最早一批垦荒者、建设者。由于国民党军队撤离大陈岛时劫走了岛上所有居民和物资,并将渔船以及码头、房屋等建筑设施全部毁坏,水源被撒毒药,岛上布满地雷。整个岛屿一片废墟,满目疮痍,危险四伏。上岛伊始,生活条件艰苦,守岛官兵喝咸水,啃干粮,筑工事,打坑道。为了清理战争创伤,保卫和平劳动,恢复岛上生产生活和生态,守岛驻军做好防卫部署后,首先是清洁水源,清理废墟,修补道路,排除雷患。解放军在排雷中先后牺牲了十几人,清除了岛上13000多枚地雷,为海岛恢复生产生活创造了安全环境。为了迅速改变大陈岛“无人区”状态,需要民众上岛恢复经济,以支持驻军,保障后勤,并建立军民联防,严防蒋特渗透,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安全。为此,驻军帮助最早从大陆迁来的渔民组建第一个生产合作社。1956年1月,在共青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号召下,第一支由227名浙江温州和海门(现椒江)青年组成的首批垦荒队员登上大陈岛,之后又有数批温州、台州的青年来到大陈岛,为了迎接青年垦荒队员,守岛部队为他们腾出住房、安排床铺,并准备了渔船和生产工具。这些年轻人给被劫一空的大陈岛带来了欢歌笑语,带来了生机活力,同时也成为守岛建岛的有生力量。他们与驻岛官兵一起,朝气蓬勃地担起了重建和保卫大陈岛的双重任务。首批队员一到大陈岛就组建了民兵连,是大陈岛第一支民兵队伍。他们一手拿锄,一手握枪,一边进行开垦荒地,一边接受军事训练,积极配合守岛部队做好战备工作,站岗、放哨、巡逻、抓捕特务。上世纪60年代初,大陆东南沿海形势严峻,经常遭到敌特袭扰。在配合驻军执行海防任务中,垦荒队员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有1957年5月出席第三次全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代表大会代表王宗楣、1958年11月出席第二次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代表、机帆船优秀轮机手叶榕华、1959年4月被评为浙江省第二次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并出席代表大会的女民兵金育育、积极参加民兵训练在同守共建、军民联防中做出成绩荣立三等功、1958年被选为第三次全国青年代表大会代表的李光旦……,不胜枚举。大陈岛军民在守岛建岛实践中,用热血和汗水、青春和生命共同谱写创业之歌,在完成守岛建岛双重任务中,共同铸就“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为海岛安全防卫和开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垦荒精神鼓舞激励着海岛军民联守共建,为护卫海岛安全和建设昌盛海岛做出贡献

  2014年6月27日,习主席在第五次全国边海防工作会议上指出,“一提到边海防,就不禁想起了中国近代史。那个时候,中国积贫积弱,处于任人宰割的地步,外敌从我国陆地和海上入侵大大小小数百次,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灾难。这一段屈辱历史,我们要永志不忘。” 在垦荒精神的鼓舞激励下,一代代海岛人为建设海岛、守卫海防做出了不朽贡献。

  一是军民共守共建。军爱民,民拥军。驻军支援海岛经济建设,开山筑路,各村、码头通车。在荒山秃岭种下数百万株树木,绿化海岛。积极参加拦海大坝、新兴工厂、海底电缆、风力电站建设,太阳能、潮汐能的开发利用试验,为了保障重点工程,腾出军用码头和部队营房。政府和人民关心和支持部队建设,保证部队生活物资供应,节日慰问驻军。

  二是海防建设的发展为海岛经济建设营造可靠的安全环境。一穷二白、一无所有的大陈岛在垦荒队员和岛上军民的共同努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林木葱茏,森林覆盖率达56%;渔业创收,建成了国家一级渔港;乡镇设施,向现代化迈进。他们艰苦而光荣的垦荒史,不仅是创业史,更是守业史;他们开创了新大陈,守卫了新中国。大陈岛垦荒精神是我国边海防建设史上不可抹去的光辉篇章,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内容。同时,为了解决海岛吃水、照明、交通三难问题,他们和驻岛部队官兵一起劈山开石,筑库打井,30年中,修建了大大小小70座水井和水库、两座发电厂,修筑了各渔村、码头的公路。他们既是建设大陈岛的生力军,又是强边固防的后备军;既为大陈岛的经济发展铺路奠基,又为国家的海防建设做出了无私奉献。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大陈岛建设高度重视,寄予厚望。1956年1月,胡耀邦提议组建青年志愿垦荒队,开发建设新大陈,并号召“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1985年12月胡耀邦又专程到大陈岛视察,看望全体守岛建岛军民。曾经指挥一江山岛三军联合作战的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先后两次为“大陈岛垦荒纪念碑”和“大陈岛国防教育营地”题名。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于2006年8月亲临大陈岛视察,2010年4月、2016年5月两次写信,高度赞扬并充分肯定垦荒精神,对大陈岛的建设发展寄予很高期望。

  三、新时期传承弘扬“垦荒精神”,努力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化海防

  新的历史时期,海防安全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影响海防安全的因素错综复杂,传承弘扬与海防精神一脉相承的垦荒精神,对进一步加强海岛国防建设、维护海防安全、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海防具有新的时代意义。

  (一)新时期海岛国防建设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的特殊地位作用不断提升。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东南沿海是国家安全战略重心,主要任务是打击美、蒋军队海上、空中袭扰,巩固国防、保卫领土主权。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海防的主要任务是应对海上方向安全威胁,维护国家海上主权权益。新形势下,我国已进入由陆权国家向陆权海权兼备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海上方向对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影响愈发凸显,海防斗争和建设必须强化海权意识,加快推进海防战略转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推进海洋强国战略,事关民族未来,必须在海洋强国大战略中,大力推进海防建设,以有力的海防建设保障海洋强国战略,实现强国梦想。我国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内海面积69.3万多平方公里,在国家和平发展大背景下,守海卫疆任务艰巨而繁重。2014年6月27日,习主席在第五次全国边海防工作会议上强调:“边海防工作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海防建设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具有特殊地位作用,对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二)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投身海岛国防建设,负起时代的使命担当。习主席在第五次全国边海防工作会议上还强调,“边海防战线的全体同志要强化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大局意识,勇于作为,敢于担当,努力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防。”习主席的指示是做好新时期海防工作的方向指南。

  一是要不断增强国防安全意识和海洋国土意识,激发海岛军民守岛建岛的使命感责任感。建国以来,一代又一代海防卫士,以忠诚和奉献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海防钢铁长城,形成了以卫国戍边、无私奉献为核心的海防精神。这种海防精神与垦荒精神是完全相通的,不仅鼓舞海防人忠诚守边关,也强化了全社会的海防意识,凝聚起关心、支持和参与海防的强大合力。但是,长期的和平环境和社会的多元化,使人们的国防观念有所淡漠,海防精神也有所退化。要采取多种形式尤其是充分利用大陈岛战争遗存的独特资源,发挥国防教育营地的作用,加强国防教育和海防教育,增强人民群众海洋意识、海权意识和海防意识,激发海岛军民热爱海防、安心海防、保卫海防、建设海防的使命感责任感。进一步弘扬无私奉献的垦荒精神,不断增强守卫海防的国防意识,努力营造关心支持海防的社会氛围,铸就建设强大稳固海防的精神支柱。

  二是要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建设稳固海防。中国的海防是全民海防,人民群众是巩固海防、保卫海疆的根本力量,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加海防管控的积极性,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维护沿海地区安全稳定,保护海防工程设施安全,参与防范打击窃取军事秘密、破坏军事设施等违法犯罪行为。

  三是党政军警民齐抓共管,合力管边控海,推进海防事业有序发展。海防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军地的共同责任。要搞好军地衔接,坚持“军地共建,以军为主,立足实际,平战结合”的原则,以军事力量为海防主要力量,海上民兵为重要组成部分,渔民群众为基础,作为海防建设的主体力量,海防部队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肩负起保卫海防、建设海防的重大责任,在完成好战备执勤任务的同时,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协助地方维护社会稳定。各级党委、地方政府要重视和支持海防建设,及时研究解决海防建设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做到海防建设同筹划、海防设施同管理、海防情况同处置、海防防线同首位。坚持军民合力共建海防,不断强化守海有责,守海负责,守海尽责意识,共同担当起守海固边的责任使命,构筑起海防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维护沿海地区安全稳定和繁荣发展。

  (三)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推动海岛国防建设不断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开放性、动态性、融合性日益增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流动,影响海防安全的因素更为复杂,各种安全问题交织并存的特点更加凸显。同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虽然海防建设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但也应该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海洋效益明显增强,经济建设和海防建设统筹力度仍然不够;第二,海防设施有较大改善,保障军事行动的体系支持能力仍有不足;第三,海防力量规模增大,与职能使命的要求仍存较大差距;第四,维权维稳行动加强,联合管控成效仍不明显。海防工作要适应沿海地区和海防建设这些新的变化特点,弘扬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进一步创新发展海岛国防建设。

  一是树立现代海防观,不断探索实践破解现代海防建设发展难题。建立现代海防必须首先树立现代海防观,现代海防观是大海防观。传统海防主要是指坚守在沿海沿岸和部分岛屿,依赖相对坚固的永备工事,主要进行濒海地区防卫作战行动。当前不少人对于海防的地位作用、职能任务还囿于传统观念,片面认为海防就是“防”,就是岸岛防御,这种思想认识直接影响到海防建设发展和海防力量作战能力的提高。现代海防观则要求海防突破一定范围的军事属性,与政治、经济、外交等因素紧密相连。因此,要通过创新思维逐步树立现代海防观,积极探索新型海防体系如何建设、开放环境如何管理、突发情况如何应对等方面的新思路、新办法和新举措,让海防管理运行机制更加完善,海防部队战斗力建设更加过硬,后备力量建设更加雄厚,海防战场更加聚焦实战。

  二是立足全局谋划统筹海防建设和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强大稳固的海防,必须大力推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海岛国防建设的坚实支撑。要抓住当前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有利契机,把现代海防力量体系建设融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将海防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一方面,充分发挥地方经济建设对海防建设的巩固促进作用。国家沿海开放政策,极大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海防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推进沿海发展,是加强海防建设的重要抓手。要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战略部署,积极发挥大陈岛等海岛对台特殊合作优势,促进两岸和平发展,继续为海防建设提供良好支撑。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海防建设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拉动作用,使海防建设深深根植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三是深化军民融合推进国防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军民融合发展是建设强大稳固现代海防的必由之路。习主席强调,要坚持军民合力共建边海防,统筹边海防建设和边境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发挥军警民联防的特色和优势,坚决维护边疆安全稳定和发展。贯彻落实习主席指示,就要坚持军地一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充分发挥国家、地方和沿海驻军各方面优势,实现海防力量联防联管联建。按照力量聚合、军民融合的建设思路统筹整合人、财、物和政策、技术、信息等各类海防资源,把分散的海防资源调动起来,最大限度凝聚海防工作的整体合力。同时,有重点地加强海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海防战场现代化建设,道路、码头、停机坪、海防视频监控站等基础设施军民共享,使海防力量在融合中建设,在融合中发展,健全和完善军民深度融合式发展海防力量构成,有效提升海防工作整体效益。

  (王新建系中国军事管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军事法学科研究员,西南政法大学军事法研究所教授;张兵系原总参某部副师职政委)

标签: 责任编辑: 王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