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温州累计发放创新券3000多万元 申领企业1200多家次
2016年06月21日 10:15:00 来源: 温州日报 张佳玮

  最近,来自瓯海区的华联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文员吕小文,迷上了“抢红包、云淘宝”。不过,小文抢的红包并非来自朋友圈,而是由瓯海区科技局发放的科技创新券。拿着这个价值5万元的大红包,小文可以在云集4000多家专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专利)中介、金融服务等机构的云平台上,淘到最适合自己公司的科技服务。

  据市科技局最新统计表明,自2015年初至今,全市已累计发放创新券3060万元,申领企业1233家次。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培育领军型工业企业和高成长型工业企业三年行动计划中,进一步整合科技平台资源,让更多企业享受到“创新供给”。

  你创新,我买单

  惠及更多中小企业和创业者

  你创新,我买单,是对科技创新券服务企业的最佳诠释。

  针对中小企业经济实力不足、创新资源缺乏,大学和研发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能力弱的现状,温州市于去年初推出政府红包——科技创新券,由各县(市、区)政府倾财政之力,为企业享受的科技服务买单,旨在降低企业和创业者的创新成本。

  此项举措的核心就是“普惠”,把过去以项目的形式奖补给企业的科技科研经费,通过持创新券购买服务的形式,惠及更多小微企业及创业者,以此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吕小文所在的华联机械,是一家经营了20多年的老牌包装设备厂,之前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然而近年来,包装机械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同质化,老牌企业再靠吃老本已难以为继。

  如何做好供给侧改革?唯有创新。华联机械加大创新力度,增强专利意识,主动申请各类专利。但各类专利的申请费用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去年我们公司发明专利申请使用4项,费用花了五万多元。还好有了创新券,每项专利补助了我们2000元,一共补了8000元。”吕小文说。

  你创业,我搭台

  让企业与创新服务机构零距离

  为创新买单,更为创新搭建平台。

  中小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不仅困于资金不足,更囿于平台不够,难以找到合适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与平台。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科技资源配置碎片化的问题普遍存在。一方面,企业搞研发需要科研仪器设备检测,但大多数企业买不起高端精密仪器。”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另一方面,部分高校、院所和企业的设备开发程度不高,使用效率低下,重复购置现象较为普遍。”

  此时,创新券的出现,如同打造了一张通行证,打通了企业与国内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合作的门槛。

  浙江鼎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就通过这一方式,持创新券在浙江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上找到向往已久的性能检测设备。去年,该公司在检验检测方面获得创新券补助2万元;今年上半年,检验检测又补助了8900元。

  “政府为企业架起与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合作的平台,让我们接触到更多的高端科研设备和高新技术。”浙江鼎业机械相关负责人兴奋地表示。

  创新红包,我兑现

  各地推出举措激发创新热情

  为了让创新券更好地发挥“创新供给”的作用,温州市各地均出台了不少惠企举措。

  瓯海区推出“季度兑现模式”,以每季度集中兑现的方式,加快推动创新券的使用率;并引进80多家市、区级科技创新服务机构,让更多企业能就近获得科技服务;截至5月底,瓯海区已有230家企业申领到创新券,累计发放金额555.04万元。

  瑞安市提供“资源共享模式”,以激光应用工程示范中心、汽车零部件快速制造技术公共服务中心等区域性创新平台为依托,鼓励有条件的本地企业和创新载体向社会提供科研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等和技术服务。

  乐清市则倾力打造普惠制。过去的科技创新资助主要针对大项目,如工业项目投资额至少在50万元以上,这导致一些小项目难以立项,使创新资助爱莫能及。而创新券推出后,不管项目大小、研发成功与否,只要符合一定的入门条件,就能抵扣科研费用。

  市科技局表示,今年将进一步总结各地经验,健全创新券体系,从扩大创新券发放量到提升创新券使用量,力争实现创新券体系建设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计划今年发放创新券1500万元,使用率达到100%,让“创新供给”惠及更多创业者。


标签: 创新;红包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