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30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戚祥浩 徐齐 县委报道组 虞佳琳) 端上茶水,深深地鞠上一躬。7月29日,位于泰顺县城罗阳镇的泰顺石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园,学生集体拜师的一幕充满温馨。一个多月前,包括郑道松在内的32位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回到泰顺,在文创园认领石雕工作室。其中,还有陈小甫、吴旭亮这两位非泰顺籍的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如今,他们不但自己回来,还在泰顺广纳徒弟,把发展泰顺石文化当成一份责任担当。
泰顺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县城新城区规划建设占地面积达650亩,集研发设计、工艺创作、产品交易、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泰顺计划建成“一园、一街区、一校”,完善泰顺石文化产业链。“一校”即是泰顺县石雕艺术学校,于今年4月揭牌成立。“一街区”指的是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泰顺石产业街”,将于今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此外,该县每年统筹安排1000万元,用于扶持、奖励泰顺石文化产业保护和发展。泰顺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说,他们的目标是让泰顺石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叶蜡石属上好的雕刻石料,而泰顺龟湖有着丰富的叶蜡石矿产资源,素有“世界蜡都”之称。近年来,泰顺叶蜡石逐渐被石文化界人士冠以“泰顺石”称号,目前泰顺有千余人从事石雕行业,其中拥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有100多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有8位,市级工艺美术大师有24人。但创作队伍大多数在外地发展,本地则多以经营原石为主。
“本地创作人才不足,是泰顺石文化发展的短板。这次引才回乡,正是着力解决这一泰顺石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县经信局局长黄可才介绍,为吸引大师们回乡,泰顺给出的政策可谓“真金白银”。根据政策,当地对工作室的开工率、出勤率、创作情况等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工作室可获得6万元至10万元补助,而考核不合格的工作室则取消补助并退出园区。
“盼望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市级工艺美术大师郑道松说。在他的工作室内,“砰砰”的敲打声不绝于耳。开园仪式尚未结束,郑道松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工了。作为土生土长的泰顺县龟湖人,郑道松在上世纪80年代参加了泰顺仕阳镇举办的石雕培训,最终来到青田发展,一晃十余年。他感慨地说,往后就可以慢慢把工作重心移回来了。
刚拜完师,22岁的傅灵芝直奔陈小甫工作室。正处于爱玩年纪的傅灵芝认真地告诉记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算一种“玩”。泰顺遍地是她爱玩的石头,她对今后的规划是待在文创园好好学艺。
除了看得到的补助政策,回乡的大师们也真切感受到泰顺推进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决心。该县出台扶持泰顺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若干意见,明确围绕打造“中国名石”的目标,着力引进大师创作,培育龙头企业,打造自主品牌。近年来,泰顺先后举办首届泰顺石文化博览会、泰顺石文化节等活动,并屡获各级各类评比的最高奖项。目前,罗阳、龟湖等地经营泰顺石的门店已超过60家,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