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19岁大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 温州最小捐献者
2017年07月21日 10:02:10 来源: 温州商报

  温州网讯 7月19日上午,温州医科大学的大二学生柯守煜静静地躺在医院的床上,看着自己的血液从管子里流出,再缓缓通过造血干细跑分离器。而他的父母此时却是微微紧张着,紧紧抓着孩子的手臂。

  四个小时后,90后大学生柯守煜的造血干细跑被送往苏州,输送到一名80后白血病患者的体内。这意味着,又一个年轻的生命将被挽回。

  他是我市年龄最小的捐献者

  今年19周岁的柯守煜是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学生,他是我市第36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目前我市年龄最小的捐献者。“身为一名医学生、一名未来的医生,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挽救一条生命,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柯守煜说。

  还是大一的时候,柯守煜因为学校正在做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从而了解到这方面的相关知识。他和同学们一起,毫不犹豫地上前做了信息登记和血液采集,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

  而在今年的5月,柯守煜接到来自红十字会的电话通知,得知他与一名80后男生高配成功了,接下去就需要他勇敢地“卷起袖子”。

  “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家说服父母。”作为医学生,柯守煜知道造血干细跑的配型成功概率极小,而造血干细胞在医学上被称为“万能细胞”,能够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他当天就赶回了永嘉老家,将自己的决定告诉父母。

  “如果这样能救人,那就去吧。”父亲柯剑义在详细了解过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过程,并得知捐献不会给身体带来危害之后,非常赞同孩子的做法,他通过手机和微信将孩子的捐献义举告知各位亲朋好友,以表达一位父亲的骄傲。

  温医大有11位大学生捐献者

  “造血干细胞捐献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住院前一天我还去打球运动了。”面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柯守煜显得十分轻松。对于温州医科大学的学生来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实际上是一件很寻常的事,也是很有意义的事。在温州医科大学,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2011年2月,温医大学生郑科科便住进了浙江省中医院病房。4天后,郑科科的造血干细胞被成功提取,当晚注入一位11岁的小患者体内。他也是我市首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在校大学生。

  2011年9月,包华刚刚毕业,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跑拯救了一位两三岁的小男孩。

  2014年8月,韩龙奔赴杭州做造血干细胞捐献。

  2014年11月,刚刚踏上医生岗位的蔡梨梨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柯守煜是温医大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跑的第11位大学生。

  3000多人因为他们加入志愿者队伍

  翻看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数据,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数据:近年来,温州共有36位爱心人士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而温医大迄今已有11位学生捐献,其中5位来自第二临床医学院。

  “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可以救人性命,但这一宣传工作推行起来很难,市民们对这一活动有误解。”第二临床医学院团委书记林文诗说,在温医大第二临床医学院,有一支青年志愿者队伍——“生命相髓”服务队,他们12年来一直在默默地为宣传造血干细跑捐献努力着。

  “生命相髓”服务队成立于2005年。他们通过组织宣讲团在高校、社区等地开展骨髓捐献知识、献血知识的宣传,改变社会大众对于骨髓捐献存在的错误认知。12年间,这一服务队坚持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宣讲、心理辅导、“千里运髓”等系列活动,志愿者足迹到达山西、四川、浙江等8个省。运行至今,已有约3000人通过“生命相髓”加入中华骨髓库,超过温州入库总人数的一半。

  来源:温州商报

  记者:章瑚通讯员黄倩芸朱春斌

标签: 责任编辑: 王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