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19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张冰清 金洁珺 张云山 陈伟斌)智囊相会,最让人热血贲张的就是各种脑力激荡闪现出的火花。
在昨天的T20大会上,智库大咖们畅谈观点,议论纷繁。诸多议题之中,G20自然是重中之重。其中“杭州”也成了热词被多次提及——比如杭州作为本届G20峰会的主办地,这股“东风”又将给杭州带来怎样的机遇?与此同时,杭州又将带给世界什么?
为此,钱报记者专访了数位与会的智库专家,请他们为杭州详解这股“东风”。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锡军
选择杭州,能让创新主题更加升华
趁着会议的茶歇,昨天上午,赵锡军接受了钱报记者的专访。
谈及G20即将在杭州召开,赵锡军更愿意先从国际经济大形势的纬度来看待其重要性。他介绍说,虽然目前国际经济形势较金融危机期间要好了不少,但跟以往几次经济危机后续状况不同的是,此前危机后,国际经济并没有表现出强健的复苏和理想的反弹。相反,目前又面临新的放缓状况,“各个国家的对策也很多元化,普遍来说不外乎放松政策、刺激发展,可效果并不理想。”
而在推动经济复苏这个问题上,赵锡军指出,中国在这方面的作用最具有代表性、贡献也最大,“从国内来讲,提出了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创新创业等更有实际意义的做法;对外我们提出了‘一带一路’等更具包容性的共同发展战略,仅是去年,全球经济增长,中国的贡献超过了四分之一。”
今年G20的召开,也正处于这样一个国际大背景之下。
赵锡军介绍说,目前各国都在考虑怎么用新的经济动力来推动复苏。中国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所以如果能找到一个与峰会主题相契合的地点,并能有所展现,那么峰会的效果就会更好。”
“所以选择杭州。”赵锡军认为,杭州,包括整个浙江,在这方面就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特殊性。改革开放后,经济动力最足、活力最强、创新能力发挥得比较好的浙江,在产业创新、民营经济和新技术新经济模式探索方面,都有很多好的新思路,并且成效卓著,“比如杭州现在的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要素——互联网经济。”
赵锡军说,杭州在互联网要素这方面的发展体现得很明显,而且由此带来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很积极。特别是对传统经济产业的转型调整、对新产业模式的尝试,比如基金小镇、智慧小镇、滨江智慧经济产业等一些新的经济模式业态上,杭州已走在发展前列,“所以选择杭州作为今年G20主办地更有助于主题的升华。”
此外赵锡军表示,G20是目前国际经济领域里最高端的会议之一,杭州作为东道主,不仅要在开会时有收获,开完后,还要抓住后续机遇,来更好地提升发展。
“这就是把会议资源影响形成的有形或无形资产用起来,而两者间,更重要的其实是如何开发无形的资产。”赵锡军建议,开一个全球性高端会议,并伴有各种配套的国际高端会议,这个过程里会形成很多方面的无形的资源聚拢,“相应的就会形成共识和联系,继而带来机遇,而这些商业机会的到来和培育,如何变成现实项目,这就需要有后续的跟进和努力。”
在赵锡军看来,这是G20带给杭州思考如何开花结果的问题,“杭州要借此运作好G20这个特殊品牌,让国际国内更多的高端会议降落杭州,这需要一个更系统化、历史性的考量。”
但同时,G20不仅将对杭州现有的创新改革等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双向互动。”赵锡军说,这种模式对其他地方也是示范作用,并且利于辐射到别的地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联盟主席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徐小洲
杭州,“春江水暖鸭先知”
G20对我们杭州整体的形象打造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杭州要借这个机会,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以前我去其他国家,别人问我哪里来,我说我来自杭州。对方会问:“杭州在哪里?”我只能答:“上海边上。”G20之后,说不定就不用强调在上海边上了,这就是影响力。
尤其G20召开是在一个特殊的时间点上。今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全球对G20的关注程度超过以往任何一届。
通过G20,包括T20,脑力激荡,其作用对杭州经济发展很重要。知识是生产力,知识的表现形态之一就是思想。
G20在杭州召开,不仅仅是把马路给造宽了。杭州要在其中找到嗅觉,找到发展的思想,发展的理念——“春江水暖鸭先知”。
浙江的经济转型,尤其需要知识型人才,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创业导师,我支持大学生创业,但不支持盲目创业。创业不是权宜之计,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只为解燃眉之急。创业意味着人生方式的改变,需要智慧、理性,三思后行。
我们不反对传统的草根创业。但对浙江高校来说,更应注重知识生产,培养知识创业的领军人才。
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雪兵
杭州,讲好中国故事
G20对于杭州的发展意义重大,伴随着知名度声誉度的提升,必将给经济带来增量。无形影响远比有形的要多,它可以让全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杭州,杭州可以与世界发生更多的交流。
目前杭州在“一带一路”中,就扮演着重要角色。杭州的企业不仅走出去,还引进来,和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并购收购或在海外设厂等方式,与外国进行着产业合作。而这些产业合作,能够帮助提升杭州产业层次和水平,进一步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促使杭州产业不断升级转型。
不仅如此,杭州作为创新支撑,在创新带动经济发展方面的理念和经验在全国都保持着领先地位。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转型升级来说,杭州在创新经济方面的经验,很有借鉴意义。
在人文交流方面,杭州也通过自己的经济行为,说着中国好故事,讲好中国文化。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