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永拓 董洁 吕玥)又到一年一度给全省十大实事投票的时候了。
12月22日,浙江省代省长车俊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发表《致全省人民的答谢信》,向公众对2017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网上征集活动的支持表示感谢,并邀请全省人民投票选出2017年十方面实事项目。
正值年末,在热情参与投票之余,很多群众也关心本年度政府立下的民生“军令状”完成得怎么样了?全省上下的6万名河长当得怎么样?十面“霾伏”治理得怎么样?老百姓的获得感有没有增强?为了解详情,近日,记者兵分三路现场直击三位干部的“年终考”。
早上8时
杭州九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叶勤——
三“秒”河长
交出漂亮答卷
叶勤(右三)
“滴滴,滴滴!”12月23日早上8时不到,叶勤的手机微信就响起来了。这一年,每天上班前就开始“微信治水”,是她的工作常态。
果然,杭州市江干区八堡社区居民陈天荣在“横四港治水群”里发了几张河道中有污物的照片。老陈是横四港的民间河长,每天早上6时多就去河道沿线巡查,发现问题立刻上报。从图片上看,水里确实有污物,情况究竟如何?身为横四港街道级河长的叶勤立即赶到现场,沿着河岸爬上爬下,查明污水原因系截流井施工所致。“建设截流井最终目的还是截污,施工带来的阵痛难免,但不能放任污水流进河道。”施工人员被她说得心服口服,表态马上加大临时抽排量,尽量缩短工期。
“秒回”微信、“秒到”现场、“秒解”问题,是河长叶勤的自我要求,也是她的一贯作风。
今年初,2016年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公布,加大治污水力度继续入列,其中提到计划完成2000公里河道清淤等综合整治。不久后,杭州市江干区公布了八大实事项目,其中也提到要完成河道治理10条,总长12.5公里。作为街道分管治水的副主任,除了管好负责的横四港,叶勤定下了整个街道的大目标——不仅要完成辖区横一港和10号河的综合治理,还要将横一港创建成杭州市生态示范项目。
今年以来,九堡街道落实截污纳管项目9个,新增生态治理4.7千米,清淤投入资金870万元、清除河道及小微水体淤泥4.8万立方米。在叶勤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九堡街道交出一份漂亮的治水答卷:不仅提前完成“实事”目标,而且在今年上半年,横一港就被评为杭州市生态示范项目。
“从墨水河到清水河,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今后只能更好,不能开倒车。”新年将近,叶勤和她的治水团队又定下了一个小目标——九堡辖区内大部分河道水质稳定并改善,部分河道主要水质达到Ⅳ类,辖区最大水系和睦港基本消除劣Ⅴ类。
上午9时
嘉兴市秀洲区治气办工作人员钱健——
连续4个月
每天下基层治“气”
钱健
上午9时许,钱健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忙开了。不过他并不是在嘉兴市秀洲区治气办的办公室里忙碌,而是在距离秀洲区中心10多公里的王江泾镇管委会忙碌。
从今年4月以来,他和同事们每天轮流来到这里集合,上午9时,4位镇领导、2名区治气办工作人员和安评公司工作人员分成两组,准时出发,按照当天的任务清单,进入村子里一边挨家挨户排摸无证小锅炉的具体数字,一边宣传燃煤小锅炉(土炉)污染环境的危害和政府整治的决心。查到有使用无证燃煤小锅炉(土炉)的农户,就由镇领导和区治气办工作人员进行劝说,由安评人员确定该村民家是否能改用燃气锅炉。
即使是酷暑天,钱健也一遍一遍地走在村里,反复给村民做工作,除了中午饭后休息30分钟,一直工作到下午5时,然后才会回到区治气办的办公室。
王江泾镇民主村燃煤小锅炉(土炉)占全区近三分之一,因此民主村被作为秀洲区专项整治的重中之重。
“整治前民主村有五六十根烟囱,起初一靠近这个村就能看到烟囱冒着黑烟,但现在再去这个村,会发现黑烟囱全部被拔除了,那种刺鼻的味道闻不到了,灰尘也没那么多了。”钱健说。
“治气”已连续三年被列为浙江省政府十件实事之首,今年全省要淘汰改造8000台燃煤小锅炉,治理大气环境力度和决心很大。
为了治气,秀洲区专门成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相关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并成立区治气办,责任明确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每天赶往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村里,钱健和他的同事们持续了4个月,但换回的是全区淘汰燃煤小锅炉(土炉)任务的圆满完成,也把清新的空气还给了秀洲区居民。
现在,钱健的工作重点转向了针对企业的督查,上周由秀洲区经商局牵头,他接连赶往新嘉爱斯等四家大型企业,检查企业的扬尘挡风墙高度是否到位,外围沉淀池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喷淋装置是否有按规定使用等。
去年秀洲区全年空气优良率为64.4%,截至今年11月底,这一数字已上升为75.5%。截至11月底,秀洲区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43微克,较2014年同比下降21.82%。
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截至今年11月底,我省已淘汰改造12900台燃煤小锅炉,超额60%完成今年淘汰改造8000台燃煤小锅炉的任务。
下午3时
省民政厅工作人员韦金莲——
3000多家照料中心
量质并举完成
韦金莲
周五下午,省民政厅3号楼5楼过道有些安静。
一排好几个办公室都大门紧闭。社会福利与老年服务处处长办公室门上挂牌指着“外出”,而另一个副处长办公室门上则显示“开会”。
斜对门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韦金莲从一堆文件里探出头来说:“你是记者吧,我们处长去嘉兴开会调研了,要明天才能回。”
马不停蹄,成为这个民政厅“最忙”处室2016年的工作常态。
作为处室里出差最少的工作人员,韦金莲笑称因为自己是女同志,所以被照顾,不过即便是“最少”,她这个月也去了一趟温州苍南、瑞安,又辗转湖州安吉、长兴。“主要是去检查近年来省财政下达的养老服务补贴资金使用情况。”韦金莲说。
2016年浙江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第4条提出,新建3000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这个目标,实际上早在今年第三季度就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这次年末检查财政补贴资金情况,看上去和完成照料中心建设没有什么关系,但在韦金莲看来,却是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质量的重要一环。
“财政资金有没有用好,直接关系到队伍有没有建好,老年人的就餐需求、医疗服务、地区平衡这些方面有没有做好,在调查中也让我们发现了工作难点在哪里。”与其他民政厅工作人员一样,每到一个区县,韦金莲都会随机选择3到5户人家上门走访。问问他们“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上门来几次”“呆多久”“会不会帮忙买东西、看病、聊天”——每一个问题,韦金莲都认真询问、仔细倾听,并写进对地方照料中心质量的具体评价中。
抓实事质量,关键在督查落实。韦金莲告诉记者,每年为推进民生实事目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省民政厅都要花不少力气。年初领了任务后,厅里一般会针对某项事务专门开设培训班,对基层工作进行培训指导;年中由厅领导带队,分组前往各地市督察进度,并到县里抽查;下半年一般又会开一次工作推进会;临近年末,厅领导又会带队深入各地基层督察。此外,省民政厅还建有一套信息系统,由各设区市每季度上报工作进度,再由相关部门下基层督察。
正是在这样的层层推进下,截至目前,我省已建设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100多家,超过预定目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