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五位院士见证 浙江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成立
2019年11月26日 03:47:40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通讯员 陈晓华 钱冰冰 记者 吴朝香

  浙江在线11月26日讯 11月23-24日,由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省医学会、浙江省抗癌协会共同主办的2019钱塘国际肿瘤大会暨浙江省肿瘤外科学术年会在杭州举行,大会邀请到5位院士以及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举办了院士名家讲座。

  这场高规格的学术界盛会上,还宣布了一件普通人特别关心的事儿:浙江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成立。

  肿瘤中心的成立意味着什么呢?

  “恶性肿瘤患者,一旦入院,各个学科就会联合诊疗,讨论制定最佳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而且这将成为常态。”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如此解释。

  一场学术会,来了5位院士

  先来说说这场国内外千余名专家同行参加的学术盛会。

  24日的院士名家主论坛,邀请到了樊代明、郑树森、谭蔚泓、林东昕、孙颖浩等5位院士及郑树、蔡秀军、来茂德等业界重量级知名教授,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作了经验分享。

  同时,大会还举行了包括头颈肿瘤、胸部肿瘤、腹部肿瘤-泌尿肿瘤、腹部肿瘤-胃肠胰肿瘤、腹部肿瘤-肝胆胰肿瘤、腹部肿瘤-大肠癌等在内的6个分论坛,深入探讨肿瘤诊治热点和前沿问题,充分展现国内、省内肿瘤诊治进展及浙江省人民医院各外科肿瘤手术实力。

  在当天的主论坛上,浙江省人民医院还举行建院35周年学术月的开幕式。

  一家综合性医院为什么会举办这么一场肿瘤大会,并将它作为建院35周年学术月的“重头戏”?葛明华院长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几年都把雾霾和癌症放到科技攻关这样一个高度。从现实来看,很多大型综合医院收治了大量肿瘤病人,甚至有些超越了专科的肿瘤医院,所以,肿瘤防治任务在综合性医院同样艰巨。”

  葛明华院长表示,从浙江省人民医院的角度来讲,医院这几年非常重视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很多国家和省部级的科研项目都是围绕肿瘤学科开展的,临床方面同样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肿瘤大会,对这些进行整合,同时让肿瘤诊治更加规范,不仅规范治疗,也要全程管理。”

  肿瘤中心的成立让患者受益更多

  这次学术年会上成立的浙江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最好地注解了葛明华院长所说的“规范治疗和全程管理”。

  先来看看葛明华教授团队上周刚刚成功完成的一例多学科联合诊治的典型病例。

  48岁的蒋先生(化名)得了鼻腔癌,肿瘤的位置非常棘手,紧贴颅底,且已侵犯到硬脑膜,一旦突破硬脑膜就非常危险。在其他三甲医院求医无果的情况下,他慕名找到葛明华团队。

  “他一入院我们就启动了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影像科、病理科、放疗科、头颈外科、神经外科等一起讨论,确定治疗方案。”浙江省人民医院头颈甲状腺外科主任助理徐加杰医师介绍,最终由头颈外科和神经外科医生联手成功为蒋先生进行了手术。

  “传统对肿瘤的治疗有点各自为政。”葛明华教授说,这次成立的以肿瘤内科、放疗科为基础,联合肝胆胰外科、头颈甲状腺外科、胃肠胰外科、肛肠外科、胸外科、乳腺外科以及包括放射、病理、超声、PET中心等为支撑的肿瘤中心,秉承多学科联合原则,日常按照头颈部、胸部、腹部等亚专业组开展医疗诊治工作,并主要由各外科牵头开展以疾病为核心的多学科联合诊疗(MDT),为肿瘤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对患者来说,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不同学科的医生面对面联合讨论,制定最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将MDT常态化,并贯穿至整个治疗过程。”

  治好20年难病的背后是什么

  这次国际肿瘤大会上,“浙江省人民医院建院35周年学术月”也正式拉开序幕,17场亮点众多的学术活动陆续亮相。

  “我们做的是学术月而不是学术周,是希望为医护人员创造更多学术交流的机会。” 葛明华教授表示,医护人员只有在科研和学术上不断进步,才能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

  这句话所言非虚。

  50多岁的李先生最近刚从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出院。此前20多年,他腹痛、腹胀反复发作,期间多次到国内知名三级甲等医院就诊,均考虑急性胰腺炎,但始终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慕名找到省人医胃肠胰外科牟一平教授。经过一系列详细检查,最终发现胰腺尾部囊性占位,大小约5cm。

  “李先生的腹痛、腹胀看似是胰腺炎引起的,以往医生控制了炎症,却没考虑到根本原因。这个肿瘤才是他胰腺炎反复发作的‘真凶’。”牟一平教授团队经过术前的多学科讨论,为他制定了符合其病情的治疗方案,实行了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

  术后一周,李先生顺利出院。牟一平教授这种轻易解决问题的实力背后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学术科研创新。

  “解决疑难杂症一定要搞研究。”葛明华院长秉持的观点是,对医生来说,要花更多的精力做临床研究,“比如,临床中发现某个疾病棘手处理不了,就要思考新的治疗手段 ,可以是老药新用,也可以是参与新药研发、新的医疗器械研发等。只有在这样的研究中,看病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听了众多术后患者诉苦之后

  从临床到科研,葛明华院长本身就是践行者,他所在的头颈甲状腺外科有一项全国顶尖的技术:腋窝无充气腔镜甲状腺手术。

  它是从腋窝入路,对患者进行手术切除。

  “最初的甲状腺手术切口是在颈部,后来在胸部,最后才发展到腋窝处。”葛明华院长说,手术径路的这种改良其实就是源于在临床发现了问题,并努力解决。

  “甲状腺的高发人群是30岁左右的女性,她们对颈部刀疤非常忌讳。”葛明华遇到过很多年轻的女性患者,醒目的刀疤让她们在术后生活中背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还有患者因此找不到工作。即使刀疤在胸部,患者洗澡照镜时,一看到就想起自己得过癌症,一样影响心情。”

  这样的诉苦,让葛明华教授感到揪心。

  “我觉得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作为医生应该改良手术径路,不仅治疗疾病,也让病人术后生活更有质量。”

  2016年,他从国外引进腋窝无充气腔镜甲状腺手术,并进行改良,让众多患者受益。

  这样源于临床的科研故事,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中,随处可见。

  今年7月份,该院副院长、泌尿外科教授张大宏自主研发的防滑脱的“强力止血夹”, 经卫生健康科技研发与转化平台以200多万元的金额成功实现专利转化。

  这项研究就是张大宏教授在临床中了解到,有患者在手术中因止血夹突然脱落而大出血,最终没抢救过来,从而决心解决问题。

  “我们一直鼓励医护人员做科研,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临床研究的激励计划,学科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今年我院被确定为综合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之一。”葛明华院长说,医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研方式,“但如果不重视科研,不仅医生自己止步不前,学科和医院也发展不了,更遑论医学的进步。”

  浙江省人民医院始终坚持“技术立院,科教强院”的办院方针,积极探索适应医院发展的科研管理模式,和2011年相比,2018年科研经费增长22.46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增长21倍,省部级课题立项增长12倍,SCI收录论文增长9.2倍。

标签: 学术;院士;浙江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 责任编辑: 余金叶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五位院士见证 浙江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