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把企业和职工所思所盼带上来
“当一周工人、体工会初心”,浙江各级工会干部到生产一线——
2020年08月11日 04:45:23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聂伟霞 钱祎

  浙江在线8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聂伟霞 钱祎)省总工会年轻干部潘磊从没像现在这样,感觉浑身充满了干劲。

  今年7月中旬的一周,他没有出现在办公室,而是到杭州逸暻化纤有限公司化纤丝转运车间当了名工人,每天负责将化纤丝运送到各条生产线上,一车1200斤,360车,要干足8小时。

  车间里近40摄氏度的高温,让他穿在工作服里的T恤透湿;打开手机上的运动软件,每天的步数都是2万步起,但他毫无怨言。

  累吗?累!

  干不干?干!

  7月13日,省总工会启动第三期“当一周工人、体工会初心”活动,39名工会干部分别走进杭州萧山区4家企业当普通工人。自去年7月该活动开展以来,省、市、县三级有3100多人次工会干部进工厂、下车间劳动。他们把政策带下去,把企业和职工的所思所盼带上来,不仅感受了工人们的辛苦、拉近了与工友间的距离,更锤炼了群众工作本领,把“三服务”真正落到了群众心坎里。

b1c1e26b2358979b0c635d8e360d8eb1_0.jpg

省总工会劳动和经济部副部长严俊在杭州逸暻化纤有限公司车间里推运丝车。陈婷婷摄

  一名工会干部的转变

  走出办公室成了“朱师傅”

  朱旭进是金华市总工会的干部,今年50岁。走进他工作的金华市亚虎工具有限公司装配车间,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盛夏的车间里没有空调,只有大功率的工业风扇呼呼地吹,伴随着嘈杂的机器声、浓重的机油味,记者站立不久就觉得闷热难耐。

  一天的活干下来,朱旭进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出的汗就像水一样流。他回到职工宿舍,唯一的想法就是洗个澡、睡一觉。但一想到自己是带着任务来的,简单吃过晚饭,他就找到几个工友拉起了家常。

  “朱师傅,饭吃过啦?”

  “是啊,好累,你们吃不吃得消?有时间多休息下就好了。”

  “我们倒想抓紧时间多赚钱,希望公司多发点补贴。”

  工会干部们出发前,单位宣布过纪律:车间劳动的一周里,身份保密,统一吃食堂饭、住职工宿舍。没有职务职位,朱旭进自然成了大家口中的“朱师傅”。

  但工友们也隐隐有种感觉,这个“朱师傅”不太一样。“一看就不常干粗活。”和朱旭进在同个车间工作的老师傅王素球一针见血。确实,从大学毕业后到机关工作,日常都待在办公室、空调房,和电脑、公文打交道,哪怕去基层调研慰问,也没这么长时间、这么深入地在一线劳动。

  “不过,他干活蛮起劲,什么事都抢着干。”王素球不时会用余光瞄一瞄这个新师傅,对他最大的印象是:特别会聊天,有事没事就拉着大家说话。有人心情低落,他就陪着开解鼓励;有人手擦破了,他会关心“怎么这么不小心”;有人想请假换个班,他马上说“我来”。

  王素球不知道的是,他身边不止一个“朱师傅”。“当一周工人、体工会初心”活动是各级工会领导干部带头、分组驻企。仅金华市亚虎工具有限公司一家,就有16名工会干部分散在不同的一线岗位。

  工友之间,交流真挚朴实,朝夕相处间,最易培养出深厚的感情。

  朱旭进给脚手架装配零部件,一手握钢管,一手用专业锤把配件一个个敲进去,一不小心敲到手指就是一块乌青。王素球看他弄得慢,干完自己的活后总会帮他一起干。看到工友动作娴熟,一个接一个,朱旭进打心眼里敬佩。

  有了充分的信任,互相间也愿意说一些掏心窝子的话了。干完一天活,就算胳膊疼得抬不起来,朱旭进也要“趁热打铁”四处走访,从更多方面了解工友们的实际需求与困难。

  “深刻体会到工人的艰辛、劳动的伟大,和工人兄弟同甘共苦,情感融为一体,才能更尽心尽力为他们办事。”来之前,朱旭进不觉得在车间当工人有什么难,现在不仅内心有了触动、思想也受到教育,“要让他们工作舒心,让职业有保障、有地位、有获得感,工会还要进一步发挥力量。”

  王素球打开手机通讯录给记者看,现在上面多了个电话号码,备注是“朱师傅”。直到朱旭进离开前一天,金华市总工会召集工人代表开车间交流会,王素球才知道他的全名与真实身份。王素球惊讶不已:“以前我觉得工会干部离我们很远,没想到现在成了好朋友。”

  “王师傅,以后也要常联系,有什么问题随时说。”临走时,朱旭进握住王素球的手告别。王素球也很不舍:“肯定的,你还是我认识的那个‘朱师傅’。”

b3ae6f00413d3b0536d25604bdd3057e_0.jpg

浙江正凯集团有限公司浆纱车间,省总工会干部赵晨寅(中)、陈婷婷(右)在休息时与工人葛国娥(左)谈心。

  一个工作班组的感受

  想法困难告诉他们,管用

  “当一周工人、体工会初心”活动是在去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始在全省推开的。据介绍,去年有1462名省、市、县三级总工会机关干部参与这项活动。今年,又增加了省总工会直属事业单位的干部,参与总人数有1700多人,占县及县以上工会干部总数的72%。

  “去了不能光感动,更要有行动。”今年7月集中赴企业前,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才方语重心长地“提醒”大家要带着新思考:工会政策是不是符合实际?下一轮工作还能有哪些提升?“工人们常说,工会干部是他们的‘娘家人’。‘娘家人’给不给力、关怀够不够,要靠我们守住工会工作的初心,拿具体表现说话。”张才方说。

  前段时间,浙江杭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工作班组的好几个年轻人都想辞职。趁中饭时间,同个班组的安吉县总工会组宣部部长曹永远找工友一打听,原来是年轻人吐槽“没有文化娱乐活动”“去县城又不方便”。

  该企业所在的安吉县上墅乡,共有工业企业70多家,外来务工人员近3000人。因公共设施不足和交通不便,许多工人都留不下来。

  “你们先别走,等我想想办法。”听曹永远这么说,起初年轻工人小黄很不屑:“老板都搞不定,你能有啥办法。”没想到几个月后,由上墅乡财政出资,一条免费夜间公交线路开通了,从乡交通运输服务站(罗村)出发,终点是安吉县城主要商业区之一九州广场,沿途经过多个工业园区、学校、医院、超市等。这正是曹永远把职工需求带上来后,县总工会向县、乡两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提的建议。

  “真管用!”第二次再到班组时,小黄对曹永远竖起了大拇指,并告诉他现在几个年轻人都不走了,打算踏踏实实在企业干下去。

  班组里年轻人的烦恼没了,52岁的袁大姐又遇到了难题。她是班组里年纪最大、工龄最长的员工,也是家里的“顶梁柱”。“丈夫患重病,父母年纪大,儿子还在上大学,不够低保条件,但家里负担却很重。”工友告诉曹永远这个情况后,他把问题写进了调查报告。

  类似的呼声,别的工作小组也听到了。结束当一周工人后,省总工会收集各小组调查报告,梳理出共性问题,将“加强关注困难职工”等若干建议形成方案反映给各相关部门。

  一批接地气的政策陆续推出:

  为解决疫情期间企业招工难、工人就业难,开展就业服务业专项行动,搭建省、市、县、街道四级线上就业平台,举办2.8万场次线上招聘会,为20.8万人提供就业信息。

  为满足职工多元需求,调整职工疗休养政策,经费标准从每人每天400元提高到600元、允许职工带家属参加、可分段安排时间等,鼓励职工在工作之余也要休息好、陪伴好家人。

  为让困难职工有一技之长,投入500万元专项资金,让1万名困难职工接受专业技能培训……

  “我们选了几个班组进行‘职工获得感调查’,发现子女上学、医疗互助、职工疗休养这3项排名前三。”省总工会保障部部长詹利军告诉记者,过去调研很少像现在这般深入,一些政策还与群众“有距离”,“将这次活动的感悟进一步转化为政策,更有针对性地服务职工,新时代工会干部的群众形象生动树立起来了,各级工会也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8c13f1ec2774edb92c3b5d96971f1225_0.jpg

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才方(右)和干部叶霆(左),在浙江正凯集团有限公司浆纱车间整理纱线。 陈婷婷 摄

  一位企业家的新目标

  要争创“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始创于1988年的杭州杰牌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减速机的民营企业,现有职工近600人。记者看到它的老厂房大门口挂着两块牌子:一块是厂牌,另一块是工会的铜匾。

  该公司工会成立于1998年5月,是杭州市萧山区民营企业中最早的一批。但公司董事长陈德木过去却觉得,工会用处不大,甚至有些“鸡肋”。

  企业以生产为核心,工人们平时忙于生产,加上人员紧缺,工会一直不被重视。20多年来,该公司工会“挂”在办公室或人力资源部,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影响力也很小。

  省总工会干部来企业当工人后,细心的陈德木看到,他们不仅和工人同吃同劳动,关心职工生产生活的冷暖、鼓舞员工的斗志,还想方设法为企业解决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以及转型升级等方面的难题。

  “将工会各项政策精准落到企业,才能走好助企服务‘最后一公里’。”在该企业当一线工人的省总工会基层工作部部长杨宝明常找陈德木聊天。对公司的发展情况,陈德木直言不讳:“公司处在从传统制造到智能智造的转型升级期,但产业工人队伍不强是一大瓶颈。”

  多年来,企业凭自身力量培训员工,效果明显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陈德木有块“心病”:企业竟没出过一个“萧山工匠”,一线高技能人才也很少。尤其是自2018年1月起,公司投入5亿元转型智能制造,新厂房、新设备都已配备到位,可一支优秀的产业工人队伍还不知道在哪里。

  “企业职工培训,也是工会的一块重要工作。”杨宝明告诉陈德木,浙江各级工会近几年一直着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这些为什么没落实?”

  带着问题,杨宝明边劳动边调研。他发现,基层工会特别是民营企业工会缺人才、缺场地,获取信息的渠道匮乏,再加上缺少工人的理解与支持,造成相关政策传达、贯彻不够。

  找到根源,对症下药。最近,经萧山区总工会牵线搭桥,杭州杰牌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与萧山技师学院签订了战略人才合作协议,并成为该区首批产业工人培训基地,项目投产后将打造一支上千人的高质量产业工人队伍。

  “工会政策难落地,这家公司不是个案。”杨宝明向记者介绍,浙江民营企业数量众多,按一家200人以上企业至少要有一名工会专职工作人员算,现有工作人员总数只占需求总数的8.6%,“部分兼职的民营企业工会主席专业能力不足,对政策就更难以全面掌握。”

  这也是从“当一周工人、体工会初心”活动中收集到的普遍性问题之一。因此,省总工会今年7月发布全省社会化职业化工会工作者管理办法和招聘实施细则,主要变化就是降低工会工作者的招聘“门槛”——从原来的“35岁以上、本科学历、3年工会经验”调整为“40岁以下、大专学历、2年工作经历”。“吸引更多热心人加入工会工作,壮大企业、乡镇街道等基层工会力量。”杨宝明正是新政制定者之一。

  “想不到,工会工作能给企业带来这么多好处。以前企业就想集中精力拿‘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质量奖’,今后我们还要努力创‘全国模范职工之家’。”陈德木现在有了新目标。

2fc489418c5a6b0c999f969a0ba0a96e_0.jpg

金华市亚虎工具有限公司装配车间,金华总工会干部朱旭进(右)、叶帅正在劳作。 周建彪 摄

  【记者手记】

  去一线和工人交心

  工会干部离工人有多近,工人与工会干部就有多亲。

  省总工会“当一周工人、体工会初心”活动,号召全省工会干部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是主题教育常态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入基层、走进车间,工会干部在服务职工群众中彰显情怀、尽责履职。他们来到工人兄弟中,为他们说话发声、排忧解难,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践行职工“娘家人”的初心与使命。

  这也是各级工会“三服务”再深化的关键抓手之一。职工利益无小事,在一次次交心聊天中、一次次企业工会议事会上,工会干部把职工心声、需求记录下来、反映上去,能解决的工会马上解决,解决不了的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交建议、跟踪落实。

  几轮活动下来,工会干部们有说不完的感受:他们在职工宿舍睡硬板床,和工人们从工作聊到生活,从养娃说到买房,膝盖挨着膝盖,心靠得越来越近;他们每天走2万多步,工作服上的汗水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被普通职工任劳任怨、不计得失的简单快乐深深感染;他们带着问题与思考,检视工会工作有没有做到位,短板在哪里……汗流了、腿酸了、朋友交到了,企业和职工的所思所盼也更切实得以解决。

  如今,浙江各级工会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大家干劲更足、作风更实,有些以往习惯坐办公室的工会干部,现在一有空就互相招呼:“走,我们到一线去!”


标签: 责任编辑: 叶露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把企业和职工所思所盼带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