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浙江油画何以穿越百年

字体:
—2022—
12/16
07:55:00
2022-12-16 07:55:00 来源:浙江宣传

  前两天,西子湖畔,有一个大展开幕了。浙江美术馆的“浙江百年油画大展”正式对公众开放。这场展览,280余幅重磅作品,是中国油画百年的缩影。

  遥想油画进入中国之初,就承载着以西方艺术形式,创建东方现代艺术新面貌的重任,打开了古老东方拥抱世界文明的一条通道。一代代浙江油画家投入其中,在时代责任与艺术追求之间反复琢磨,创作出凝聚集体记忆的恢宏大作,也让浙江成为了中国油画的艺术重镇之一。

  浙江油画如何度过风云百年?中国油画重镇的地位如何建立?未来会走向何方?今天,我们来讲讲浙江油画的故事。

  一

  浙江油画不乏伟大的先驱者。

  李叔同最早把油画的魅力带到浙江。

  在风云激荡的年代,于日本学习的李叔同回国,辗转多地。1912年秋,他来到杭州,担任浙江省立两级师范学校的音乐、图画课教师。两年后,17岁的丰子恺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而整个中学时期,李叔同成为他最崇拜的人。

  图片

  1914年,李叔同教授人体写生课程

  一晚,时任级长的丰子恺向李叔同汇报公事后,李叔同喊住他说:“你的图画进步很快,我在南京和杭州两处教课,没有见过像你这样进步快速的人。你以后可以……”几句话,决定了丰子恺的一生。他说,“这一晚一定是我一生中一个重要关口。因为从这晚起,我打定主意,专门学画,把一生奉献给艺术。”

  开创浙江油画百年历史的另一位人物,是蔡元培先生。

  二十世纪初,蔡元培数度出国,赴欧留学考察。康德的美学和当时欧洲众多的思想,成为他思考中国教育、弘扬社会美育的重要依照。

  1924年,以林风眠为首的26位旅法中国艺术家在斯特拉斯堡策划了中国美术展览会,令法国人惊叹不已的同时,也让林风眠等人进入中国现代教育先驱蔡元培的视野。几年后,蔡元培计划在南方筹建“国立艺术大学”,并亲撰“创办国立艺术大学提案”,林风眠是筹备者之一。

  青史为证,湖山纪叙。1928年,中国美术学院的原初机构——国立艺术院在杭州西子湖畔、孤山罗苑成立,林风眠出任院长。蔡元培亲赴杭州,在开学仪式上发表了《学校是为研究学术而设》的演讲,提出要用美的心改造人心。

  从此,杭州和浙江的美育事业,尤其是油画的西学东渐、扎根传播,获得了全国性的积累和支持,建立起一个颇高的构筑。这所学校,贯彻中西融合的思想,成为未来油画人才的聚集之地。

  二

  如今的浙江,是中国油画的艺术重镇之一。尤其近几年,“产自”浙江的大量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等收藏,在许多重磅国展中亮相。

  究其原因,在于浙江油画重大题材创作的实力之强,乃至于形成了备受瞩目的“国家队”现象。

  踏进“浙江百年油画大展”的展厅,一面面巨幅画作,气势如虹,勾勒出百年以来中国走过的史诗般的瞬间。这样的震撼,很难用语言形容。

  五四青年们,手挽着手,像红潮一样汹涌而来。人群里有青年,有老知识分子,还有工人,他们群情激昂地游行,仿佛透过画面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声音。许江、孙景刚、邬大勇创作《红潮——五四运动》耗时半年,研读和还原“五四”游行的基本过程,为展现这场运动的历史分量数易其稿。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国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下英勇战斗、顽强反抗。画面中有倒下的烈士,还有矗立在周围的革命“后来人”,极富视觉冲击。全山石所创作的《英勇不屈》,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国重大题材创作的高度,悲壮而不悲伤......

  还有《英雄儿女》《冼星海》《义勇军进行曲》《开国大典》《共和国从这里走来》《飞夺泸定桥》……百年来,浙江油画界所产生的大师名作,占据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图像记忆的半壁江山,数度出现在教材上。百年来,浙江大地上涌现了无数英雄人物,发生了众多永载史册的历史事件,这为浙江的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精彩创作背后,藏着一支“国家队”。队伍里老中青结合,梯次发展合理,既有肖峰、全山石这样的老一辈艺术家,也有中国油画学会会长许江等一批创作组织中坚力量,还有中国美院、浙江油画院的大量中青年创作者。这支经过多年努力打磨出的队伍,是浙江重大主题油画创作的主导之力。

  史诗巨制,源于浙江油画家将艺术实践自觉融入民族发展进程的成果。而“国家队”现象,不仅与艺术家们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息息相关,更与他们执守的创作理念紧密相连。

  三

  浙江百年油画史,还有更具活力的特质,就像历史的长河中从来不缺青年的力量。油画的发展亦如此。

  回首往事,林风眠出任国立艺术院院长时,年方28岁;潘天寿担任中国画主任教授时,也不过31岁。曾经的中国,国势贫弱,艺术的兴学从教,无先例,无先师。作为中国艺术高等教育的开拓者,先辈们力行前无古人之事,因缘际会,顺势而为,成为一代巨匠。

  而今,新成长起来的油画家们,有着另一番“个性”。这从近日正在展出的“浙江百年油画大展”及“灿漫天风——浙江省油画院院展暨浙江青年绘画展”等展览的参展艺术家来看,可以窥见一些风貌。

  提中青年画家,不得不提到常青。他既能画革命场景、领袖风范,又喜欢描摹烟火气。走在路上看见的一棵树、一只鹦鹉,或者两三个小孩,都能成为他艺术创作的素材与灵感。比如在他的工作室里,以鸡为造型的摆件更是随处可见,他说:“我特别喜欢鸡,不是喜欢它的脾气,在审美上,我喜欢它的形状。它们雄赳赳,五彩斑斓,还充满斗志。”

  在年轻一代油画家的画里,有乌托邦、白日梦、碎片、天窗、翅膀;他们的作品中,水果盘里会荡漾开一片湖山,竹帘成为观看的入口……那种传统的观看和表现方式,正不断地被突破。

  源源不断的后起之秀,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以最鲜活的笔态,记录着当下艺术形态的多样化。正如毛主席所言:“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古道照颜色,一一垂丹青。

  忆往昔,回望浙江油画大家们一路走来,由李叔同、林风眠、吴大羽等先驱始,经蔡威廉、方干民等民国先师们传承至关良、倪贻德、黎冰鸿、莫朴、肖峰、全山石、蔡亮、汪诚一、金一德等先生的起承转合,及至浙江40、50后画家们薪火开拓,再到60、70、80后画家们锐意进取......几代人的艺术人生,其实有着共同点:

  始终贯通东西的视野,诗性的烂漫气质,以及与历史同行的激情。

  浙江具有厚实的艺术土壤。唯有扎根广袤肥沃的土壤,方有油画大树的叶茂参天未来,浙江油画还有多广阔的成长空间?相信,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让艺术观照现实,保持源源不断的创作活力,下一个百年,未来可期。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