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一三四”是怎样的实战秘籍

字体:
—2023—
08/10
09:21:25
2023-08-10 09:21:25 来源:浙江宣传

  一到夏天,东南沿海的台风就会蠢蠢欲动、不期而至。特别是在这个“七下八上”的阶段,主汛期近期碰上“杜苏芮”,让全国人民揪心。

  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情,抢险救灾还在持续。同时,随着降雨的明显减弱,灾后重建的“下半篇文章”已经提上日程。

  “浙江宣传”曾在《“轩岚诺”来了,牢记“一三四”》一文中,总结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给我们留下的一部实用管用的“一三四”防台宝典。而对于如何推进灾后重建这个“系统工程”,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也同样留下了一部“一三四”实战秘籍。

  一就是“一种精神”。《之江新语》中《大力弘扬抗台救灾精神》一文,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狂风暴雨、生死考验中铸就的“抗台救灾精神”进行了系统阐发。这篇文章诞生的背景,是2005年入夏后,台风一次又一次侵袭浙江,面对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浙江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连续作战,最终取得决定性胜利。

  《习近平在浙江》记载,每当台风生成、来临、登陆及救灾时,习近平同志始终密切关注,靠前指挥,亲临一线,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为灾区干部群众送上亲切关怀,鼓舞灾区群众重建家园。

  事实上,无论救灾还是重建,我们离不开“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这种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宗旨观念,少不了及时研判灾情动态和尊重事实、应撤尽撤的科学态度,不能没有千里驰援受灾地的团结意识和万千民众守望相助的坚定信念,更不能缺少一个个军礼定格下的人民子弟兵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之际豁得出的英雄气概。

  “因为穿了这身衣服,我得对得起大家!”“不要表扬我,要表扬落坡岭所有的老百姓!”凡人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伴随着一句句铿锵的话语,刻进了人们的心里。

  三就是“三个原则”。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曾强调,灾后重建工作是坚持执政为民、促进社会和谐的民心工程,务必高度重视,抓紧抓实抓好。

  在笔者看来,“抓紧”就是要争分夺秒,把救灾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面对“杜苏芮”台风肆虐过后造成的“满目狼藉”,不少地区用“一键还原”的速度打通了公路、桥梁、电力等抢险救援的“生命线”,为灾后恢复争取了宝贵时间。

  “抓实”就是强调实事求是帮老百姓解决急难愁盼。房子成危房怎么解决、庄稼被淹无法补种怎么办、工厂何时恢复生产……问题千头万绪,件件牵动民心。千方百计把情况想周全些,把沟通做得更细致些,把预案做得更充足些,才能切实让老百姓放下顾虑一起行动。

  “抓好”就是着眼于灾民生活的长远保障。灾民从安置点撤回了,不代表救灾工作就结束了,要充分考虑如何修复灾情对群众生活生计的长期影响。据《习近平在浙江》,2006年8月,台风“桑美”重创温州市苍南县。在“桑美”灾后重建的大半年时间里,习近平同志前后3次到灾区指导救灾重建工作。他反复嘱咐“一定要让灾区所有的群众都有温暖安全的过冬场所,尽快让灾民搬进新房”。2007年小年,温州灾区2万多重建户在新家吃上了团圆饭。

  四就是“四条要求”。习近平同志在部署温州救灾时就对当地干部提出要求:每个受灾乡镇都有领导干部蹲点,每个受灾村都有乡干部下去,每户重灾家庭都有党员干部挂钩,每家受灾企业都有相关部门联系。

  这四个“有”,是对基层组织动员和服务保障能力的系统性考验。点位包干、责任到人,才能确保灾情排摸不漏一户;靠前指挥、蹲点一线,才能掌握群众和企业实际需求;阵地前移、主动挺进,才能真正成为群众的坚强依靠。

  在百年不遇的洪灾面前,困难是现实的,但困难并不是无解的。经过无数次救灾以及抗疫等考验形成的“平战结合、下沉一线”的组织动员力,已经形成肌肉记忆,再加上我们脑中绷紧“一三四”这根弦,就能真正拿起灾后重建的有力武器。

  洪水虽然正在退去,工作仍然不能有丝毫放松。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