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铁军的浙西印记

字体:
—2023—
11/23
11:46:41
2023-11-23 11:46:41 来源:浙江宣传

  1938年2月的一天,浙西小镇开化县华埠镇盛传着“八路军”要来镇上的消息。一时间,人们扶老携幼上街围观,看到的却是一支精神抖擞但武器装备“并非那样威风”的军队。

  有人拉住走在队伍最后面的小战士问:“你们是八路军吗?”“我们是新四军,就是以前南方的红军。”小战士说完,赶紧追向前面的队伍……

  往事并不如烟。翻开开化县档案馆珍藏的85年前出版的《出动中的新四军》,仿若打开一个隐秘的入口,带人置身热血无畏的历史现场。今天,我们一起透过纪实类图书《出动中的新四军》,来追寻新四军在浙西的红色记忆。

  

  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留在南方八省边界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一首《新四军军歌》,道出了新四军发展壮大与英勇抗战的传奇历史。

  1938年暮春,新四军军部从江西南昌迁往安徽岩寺,新四军在江南的三个支队受命前往军部驻地集中,接受第三战区点验。嘹亮的集结号驱散了春寒,年轻的新四军战士们,义无反顾地走出大山。

  《出动中的新四军》,讲述的正是湘鄂赣红军游击队改番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后,从湖南平江开赴前线过程中的“东行漫记”。比如,在描述新四军在开化县华埠镇举办“军民联欢大会”鼓舞抗战士气时,让人仿若身临其境:“‘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几条在庙门口打转的野狗,为这震天的吼声所惊吓,掉过头,狼狈地向外面逃走了。”

  再比如,书中记录当时的开化县县长向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抱怨”,该县人口不少,但一到“抽壮丁”时却捉不到人,听说很多百姓主动参加新四军,请教有什么秘诀?陈毅为其支了“切实防止乡保长舞弊”“废止军队里的打骂”等四招,说完哈哈一笑,县长自惭形秽,只得尴尬赔笑。

  纵览全书,拢共11个章节,基本按照行军时间先后排列,其中4个章节与开化有关,显示出新四军停留开化时间较长。透过书中一些弥足珍贵的鲜活细节的呈现,新四军在浙江初步集结、组编,东进抗日的秘辛前传愈加清晰可辨。

  

  新四军在开化,肩负着何种特殊使命?《出动中的新四军》只是历史显微镜下的切片,若要看清真正的脉络,还需回到现实。

  在衢州开化县华埠镇,有一棵远近闻名的香泡树,当地人把此处叫做“香泡树底”。这里,就是陈毅同志当年在开化的旧居地。

  85年前,陈毅等将领就是在这棵树下,现场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集结组编成新四军一、二、三支队,开启了新四军铸就铁军精神的序幕。

  15年前,陈毅、粟裕等新四军将领的后代相聚开化,正式向世人揭开了一段尘封半个多世纪的往事——新四军在江南的第一、第二、第三支队在开赴岩寺军部前,已在开化进行了为期两个月左右的先期集结与组编,基本完成了支队、团、营的组织构建。

  而这背后,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领导新四军落下的一步先手棋。

  新四军成立之初,便着手筹划如何安全、迅速集结的事宜。1938年年初,中共中央东南分局书记项英委派陈毅到皖浙赣边游击区侦查集结地点,项英和陈毅随后在一封给毛泽东同志的电报中提出:可一面集结、一面编组,使营、连的建制全部建成并能立即投入战斗。

  对于提前集结的行动原则,毛泽东同志回电同意。其中意味不言而喻,在统一战线中也要保持党对新四军的绝对领导。

  不久后,长江以南的十多支红军游击队、7000多人相继集结开化,并在此进行了整训和补给,完成了从游击队到正规军的转型。有人因此这样感慨:新四军军歌中的“八省健儿”,首先是在开化“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

  那么,为什么选择开化?有人曾以开化兼具“天时、地利、人和”来解读。“天时”自不必说。所谓“地利”,即开化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符合新四军“应尽可能向前伸出到浙皖苏边区”的地理要求。

  再说“人和”,开化是方志敏创建的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坚实的中共党组织和群众运动基础。新四军集结期间,先后有40多名开化青年主动报名参军,后来大多数都牺牲在抗日前线。

  同时,开化县华埠镇是商贸重镇,具备后勤供给条件。史料记载,开化各界抗日后援会华埠分会曾募捐了2000多块银元转交新四军,表达民众支持抗日的决心。当地一位叫吾瑞柏的乡绅还为陈毅赠诗,其中写道:“他年我上芹阳岭,犹忆将军风度翩。”

  

  需要说明的是,发掘和审视新四军在开化集结组编的历史,不是要与岩寺集结整编来比先后、分轻重,而是拂去封尘,还原历史的年轮。两地都是新四军军史中重要里程碑,都值得重重致敬与纪念。

  事实上,再读《出动中的新四军》、追寻新四军旗帜的踪影,要旨都指向一点——究竟是什么样的理想和信念,支撑起新四军从困境中壮大,于绝境时突围,在逆境中奋起,最终走向胜利?

  有人说,靠得就是新四军历经苦难与辉煌凝聚成的铁军精神。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曾将铁军精神提炼概括为:听党指挥铁的信仰、报国为民铁的担当、逆境制胜铁的意志、集中统一铁的纪律。

  比如,听党指挥铁的信仰。《出动中的新四军》中记载了这样一件往事,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举行东进杀敌誓师大会后第二天,全体官兵即下山出征,徒步翻越堆满一二尺深大雪的九岭山……对于久在深山孤悬的游击队而言,要在一夜之间放下成见,与国民党合作抗日,殊为不易,但他们之所以做到了坚决服从,归根到底在于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比如,集中统一铁的纪律。回望历史,新四军正是以“令行禁止、秋毫无犯”的铁律将自己淬炼成“一块坚硬的钢铁”,赢得了人民的信赖和支持。书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陈毅同志曾向当时的开化县长介绍,新四军无论在怎样困苦的环境里,绝不侵占民众的一针一线,买东西要照数给钱,打坏东西要照数赔偿,归还借用房屋要打扫干净,把门板上好,把卧草送还……

  精神的火焰,永远向上。感悟铁军精神,永远具有现实意义——将光荣的“基因代码”谱写在时代的风云中,必能激发出豪迈推力与恢弘能量,伴我们壮阔行进。

【档案资料】
《出动中的新四军》,由汉口群力书店于1938年5月出版。该书的发现,提供了观察新四军集结组编过程的全新视角。该书现珍藏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开化县档案馆等处。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黄泽杭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