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我们为什么爱初雪

字体:
—2023—
12/17
07:31:00
2023-12-17 07:31:00 来源:浙江宣传

  昨天起,浙江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天。这两天,浙江初雪刷屏朋友圈,网友们纷纷晒出美图、视频。前段时间,故宫雪景一度登上头条、热搜。

  有人说,一下雪,故宫就成了紫禁城,西安就成了长安,南京成了金陵,杭州成了临安。雪成为一场“冬日限定”的犒赏,让古城瞬间重现。

  入冬前后,大家不是在盼着下雪,就是在羡慕别的城市下雪,仿佛不经历一场雪,就不算过一个完整的冬。人们为何这么爱雪?又为何对初雪情有独钟?

图片

  杭州临安太子尖雪景 图源:临安区融媒体中心


  

  并非只有现代人盼雪爱雪。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赏景玩雪。尤其是初雪,以其特有的惊喜与浪漫,吸引着一代代文人墨客、市井百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春观百花、夏享凉风、秋赏满月、冬会初雪,历来是古人四时赏心乐事所在。在文人笔下,雪是“寒酥”“银粟”,是“琼花”“玉鸾”,有着极致的诗意与浪漫。

  《梦粱录》记载,南宋都城“豪贵之家,如天降瑞雪,则开筵饮宴,壕雪狮,堆雪山,以会亲朋,浅斟低唱,依五偎香”,尽情享受雪天带来的快乐时光。明代高濂《四时幽赏录》提到,杭州人喜欢在雪天“西溪道中玩雪”“扫雪烹茶玩画”“山窗听雪敲竹”等,尽显风雅情趣。

  张岱曾孤身前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在这位“痴相公”笔下,独自赏雪也颇有意趣,别具一番滋味。

  如今,雪天依然带来满满的仪式感、幸福感。人们喜欢在初雪时走出家门,堆雪人、打雪仗,在雪地上写下心愿,与心爱的人一起漫步到“白头”,在朋友圈晒出雪景图片,配上唯美文案,定格这一刻的美好。

图片

湖州安吉云上草原成片的雾凇美丽皎洁 图源:潮新闻

  二

  “白雪镶红墙,碎碎坠琼芳。”初雪后的北京故宫,金瓦白雪、红墙银衣,仿佛一夜之间梦回千年。

  南方的雪虽没有北方之盛,但同样令人倾心、别具风味。比如西湖雪景,就曾让明代汪珂玉感叹:“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断桥残雪”更是其中不可错过的“一期一会”。

  雪景为何别具美感?我们欣赏雪景时,究竟是在欣赏什么?

  雪自带极简之韵。雪是一位极简大师,能把一切简化到极致,给天地留下一片纯白。这种简约纯净的美感,与崇尚素雅简洁的宋韵美学高度一致。无论是宋人的瓷器、茶道,还是书法、绘画,都力求在平淡之中展现风韵,于留白之处彰显意境。

  今天在杭州,我们还能处处感受到这种极简之美:德寿宫的红墙,杭州国家版本馆的梅子青屏扇,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白色旋转楼梯……简约的纯色色块最是“出片”,吸引无数游人争相“打卡”。

  雪凸显色彩之美。《红楼梦》第四十九回描写了一个经典场景:贾母从惜春那里回来,远远看见宝琴与抱着红梅的丫鬟站在山坡上。琉璃世界,白雪红梅,极具美感的画面让贾母心动,主动提出让惜春把宝琴立雪的场景画入画中。

  雪天的纯白色调仿佛“加了滤镜”,更易突出色彩对比。李清照看到红色,“看珠帘之外,雪瓣成堆,红蕊层层”;白居易看到青色,“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余光中看到银色,“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下面平铺着皓影,上面流转着亮银”,给人以极强的感官冲击力。

  雪极具诗画之感。雪景是诗文、画作的重要题材和内容。以“雪”为题,历代文人大可以聚在一起行飞花令,“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等等。

  到了宋代,雪景山水画发展到新高度,极尽高远、深远、平远之妙。如范宽《雪景寒林图》、郭熙《关山春雪图》、王诜《渔村小雪图》,或霜霰水凝、峭壁枯林,或雪山嵯峨、溪水缓缓,或雪拥空山、庭户深闭……雪天的山水相映成趣、如诗如画,把人带入深远渺茫、意蕴悠长的境界。

图片

  故宫雪景 图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初雪频频刷屏、登上热搜,一方面意味着穿越古今,人们对大自然四时变换都有敏锐的感知,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越来越懂得发现生活之趣、珍惜点滴美好。

  下雪天,我们看的是雪景,爱的是生活,心中充满的是追忆与期盼。当然,我们盼雪来,但不希望雪乱来,以免成灾闯祸。

  在忙碌生活中感受松弛。这两天,一条北京某学校一体育老师向班主任“借课”,带学生打雪仗的视频登上热搜。在繁忙的学业之余,老师借雪之机,教会孩子“一张一弛”,去欣赏、接纳、拥抱生活中每个美好瞬间。趁着雪天,不妨停下脚步,慢一点、静一点,允许心灵如静静飘落的雪花一样,远离喧嚣、回归宁静。

  在平凡日子里发现诗意。寒冷寂寥的冬天,骤然降下的一场初雪,仿佛在平凡日子里打开诗意的大门。古有赏雪斗诗、雪中小酌,今有围炉煮茶、朋友圈摄影大赛。人们通过种种仪式感受自然的馈赠,去欣赏美、表达爱。“乐观和爱是生活的解药”,只要有心,平凡生活也能过得诗意、活出精彩。

  在岁月流转时满怀期待。雪景清冷却不停滞,遒劲的梅枝、挺立的松柏、抽出的新芽,无不显示出蓬勃不可遏制的生命力量。正如雪莱那句著名的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生活的美好和希望正在积雪下萌动,多些底气,多些信心,温暖的春天定会如约而至。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