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上班比丑穿搭”是真的在比丑吗

字体:
—2024—
03/09
11:34:19
2024-03-09 11:34:19 来源:浙江宣传

  最近,“上班比丑穿搭”的话题频频引发热议。过去精致的“猪猪女孩”,现在纷纷晒出上班时的“潦草”装扮,一场“比谁穿得更丑”的PK在互联网上蔓延。

  “办公室真的没有在意的人”“丑衣服要留给上班穿”“上班丑关我下班什么事”等高赞评论,引发了很多人的情感共鸣。“上班比丑穿搭”为何火了?这背后是年轻人整顿职场的一次“出招”,还是他们为了寻求更加从容舒展的工作状态?

  一

  “上班比丑穿搭”大概源起于2023年9月初,有视频博主在短视频平台发视频称,自己曾因上班穿得“恶心”被领导谈话。今年春节后上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从衣柜里翻出丑衣服、旧衣服,打算都留着上班穿,并笑称“早已不在乎世俗的眼光”。

  穿搭风格被分成了很多类,比如知性风、老钱风、休闲风、学院风、名媛风等等,但是上班族穿搭,似乎“一切皆有可能”“万物皆可搭配”,宽松的卫衣搭配的可能是小香风短裙,呢大衣下穿着的可能是珊瑚绒睡衣,阔腿裤直接套在碎花棉布睡裤外也不成问题。看似割裂的审美,在上班这个场景中实现了和谐统一,有网友对此总结为“每穿一件衣服,都有着不顾下一件衣服死活的美感”。

  那么,当下年轻人的上班穿搭真的很丑吗?实际上,去掉一部分强蹭流量、博人眼球的夸张式“比丑”穿搭,网友晒出的“上班比丑穿搭”照片,大多都在正常着装的范畴,它可能只是穿搭得不够精致,组合得有点草率,看起来有点“普”也有点“土”。

  一般而言,打工人穿搭的单品比较固定:冬天是羽绒服、冲锋衣,夏天就搭配T恤、防晒衣、牛仔裤;款式就选最基础的,颜色都选深色系的,耐脏效果一流。并由此衍生出经典的“海淀风穿搭”,即黑色长款羽绒服、轻薄型羽绒服、冲锋衣,被并称为“海淀三大件”,尤其是过膝黑色羽绒服更是几乎实现人手一件,在人流密集的场所和朋友走散,甚至很难找到彼此。

  二

  都说爱美是人类的天性,但为何如今的年轻人,却变得越来越不爱在工作场合打扮了?笔者认为,最核心的原因是两个“不”。

  其一是不需要。除了礼仪、主持、空乘等部分需要维持外在形象的职业以外,职场中大部分的工作其实对着装打扮的要求并不高,“拖鞋+T恤”的“懒汉穿搭”在互联网及科技行业中早已流行。一些单位创设出相对自由和宽松的工作环境,鼓励打工人更加注重内在的自我提升,而非外在的精致扮相,正如一位网友说的那样:“穿得舒适随意才能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年轻人穿得不好看但干活还是不含糊的。”

  其二是不值得。精致打扮需要有时间、有金钱和有心情,但对于不少年轻人而言,时间、金钱和心情,样样都是“稀缺货”。

  有报告显示,我国主要城市的平均单程通勤时间为36分钟,上海、重庆等大城市的单程通勤时间达到40分钟。年轻人每天从起床开始就像上了发条,花时间精致打扮,不如掐掉闹钟多睡个十分钟的回笼觉。有网友的评论一针见血:“画个美美的妆并没有奖金,相反,要是迟到了,很有可能会被扣掉全勤奖。”

  另外,打扮自己需要化妆品、服饰、箱包等物资的“加持”。不少年轻人发出灵魂一问:“‘凭薪’而论,我的打扮真的丑吗?”还有人调侃:“都说相由‘薪’生,我穿得丑,但我问‘薪’无愧。”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年轻人注重生活与工作的平衡,更愿意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生活爱好上。

  更为关键的是,“上班比丑穿搭”折射出了多元的审美观念,营造了劳动者自由的“舒适区”,其本身的幽默感能够带给打工人“会心一笑”,有助于调节工作压力,缓解工作焦虑,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劳动。因此,所谓的“比丑”,表面上是在调侃穿搭,实际上是当下年轻人对工作对生活的一种“自定义”态度。“丑穿搭”更多的是一种自嘲与自愈,是“同为天涯打工人”的观念认同和情感宣泄。

  三

  在热映电影《热辣滚烫》中,女主人公乐莹有一句经典台词:“现在,就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啦。现在,看心情。”对于年轻人在工作场合不愿意精致打扮的现象,我们也应修炼更为开放、豁达的心情。

  比如,包容穿衣自由。在不触及公序良俗底线的基础上,我们应充分尊重每一个人对穿搭的自由选择。换言之,在工作场合、职业特性允许的范围内,在不影响他人、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上班穿什么、怎么搭配是个人的事情,不用过分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评价,更不可让着装成为工作和生活的烦恼。

  比如,尊重职业“设定”。在特定的工作场合及特定的职业属性中,大方得体的穿搭能够塑造专业、可靠的职业形象。年轻人可以根据不同工作场合的“设定”,以愉悦的心情切换穿搭风格。当然,“丑到辣眼睛”的职场穿搭还是需慎重。

  比如,关注职场生态。“上班比丑穿搭”折射的是年轻人对职场生态的反击,这也提醒用人单位需要多倾听年轻人的诉求,营造既能体现企业文化又能尊重员工个性的工作环境,这也是吸引和留住年轻人才、提升团队凝聚力的关键。

  与此同时,更要警惕防范无良自媒体的恶意炒作。热点话题的背后有实打实的流量变现。一些自媒体账号为了蹭热点博流量,晒出不堪入目甚至触及色情边缘的穿搭丑照,借以抹黑当代年轻人;一些自媒体刻意煽动对立情绪,激化职场矛盾……这些都需要网络管理部门激浊扬清,维护健康有序的互联网生态。

泰戈尔说:“你可以从外表的美来评论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来评论一个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秀场,一个人精致的内核,往往会比精致的穿搭更具魅力,也更有吸引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