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浙江省政协第三年持续深化开展“五水共治”民主监督。今年“万千行”活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一消除”、“两提升”、“三覆盖”实施情况,由三级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领千个小组、万名委员,分赴万里江河看水质、查清淤、找短板,深入万个村庄看管网、查运营、研机制,全力助推完善和落实“五水共治”长效机制和“三个不带入”全面小康决策部署贯彻执行。

嘉宾简介:

朱红霞
省政协委员、宁波市农业局副局长

陈康翔
舟山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舟山市委会秘书长,舟山水利局水政监察支队支队长

严红霞
镇海区政协委员、镇海区骆驼街道政协联委主任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2016年第二期“政协委员话治水”网络访谈节目,本期节目我们将围绕“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建设”这一主题进行讨论。

  今天我们的节目约请了3名省、市、县政协委员,和我们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他们是:    

  省政协委员、宁波市农业局副局长 朱红霞,欢迎。

  朱红霞: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舟山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舟山市委会秘书长、舟山水利局水政监察支队支队长 陈康翔。

  陈康翔: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最后一位是来自宁波市镇海区政协委员、镇海区骆驼街道政协联委主任 严红霞,欢迎。

  严红霞: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我们希望本次访谈能够聊出很多思想的火花。

  第一个问题,三维委员在“五水共治”的监督工作上花了很多力度。首先分享一下,在过去民主监督和基层实地调研当中发现哪些情况或者能够和我们分享的细节?

  朱红霞:我从事农业水环境的治理,作为省政协委员,也参加了平时的“五水共治”的多场活动,有河长制的落实、清三河的督查。最近,还有我们宁波市组织的清三河访谈隐患排查拉网行动,也了解了基层在“五水共治”过程中的情况。像上个月,我参与了余姚市和镇海区两个县市区的清三河访谈隐患排查行动,具体督查了余姚市的14条河道,涉及6个乡镇,查了镇海区15个河道,三个街道的设计。从这些督查活动来看,基层的县、乡镇、村应该是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收到比较好的成效。

  严红霞:我是镇海区的政协常委,也是区政协民主监督小组(清三河监督小组)的成员。通过这些年来的监督、实地调研,深切地感受到近三年以来,全省上下的干部群众对“五水共治”的认识提高了一个新的高度,治水成效非常明显。特别是省委省政府近几年推出“五水共治”以后,大家都觉得这是意向惠及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因此,老百姓非常用户,在全省上下掀起了新的一轮治水高潮。

  镇海区政协积极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监督“五水共治”的工作当中,这个成效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各级领导干部越来越重视治水工作,可以说在我们各级干部当中,以及形成了治水是国家发展、民生稳定的改革深化大计,全力攻关,舍得投入的思想认识。镇海区为了打好“五水共治”的三年攻坚战,快节奏的治水行动,高频率的监督检查,全方位的现场办公,已经形成了工作常态,而且再投入上舍得花大的本钱。根据调研了解,镇海区行政区面积只有246平方公里,但是用于“五水共治”累计投入经费达到了44.7亿,可以说治水投入占了三年财政可用收入的将近四分之一。

  第二,社会各界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政协委员当中,“五水共治”成为委员履职建言最多的话题,群众当中通过报纸、电视、微信各个媒体、各个途径关注“五水共治”的越来越多,其中有一个显著变化,前几年是举报曝光黑臭河的多,现在河道变清以后,现在关注日常管理的多了,希望“五水共治”的效果能够长期保持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第三,治水以后,我们觉得不仅河道变清、变美了,河岸线现在也越来越美。以前有河、有水的地方普遍存在黑臭脏乱的现象,这几年通过“五水共治”河岸成了镇海城乡当中最美的风景观光带。以前农民建房不愿意择河而居,怕臭、怕空气污染,现在不仅农民不愿意搬迁,房地产开发商也抢着来搞开发建设。可以说现在是河水非常清澈,成了镇海景观漂亮的地方,甚至镇海群众夸它是宁波的“塞纳河”。

  看到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效,我们作为政协委员能够参与其中,感到既光荣又责任重大。

  陈康翔:前几年一直在搞水利工作,“五水共治”民主监督活动已经开始三年,作为政协委员的履职平台之一,我们按照政协的统一部署,通过走访相关部门了解情况,专项检查、明察暗访,参加市民巡访等等多种形式,分别对之水项目的推进、黑臭河长效管理。农村生活用水运维管理等内容开展过民主监督和专门的调研。

  两年前,我挂职锻炼分管水利工作,那个时候“五水共治”刚开始,我亲身组织参与过治水项目的建设,河道保洁和“河长制”实施等工作,既是“五水共治”民主监督的参与者,也是治水项目的组织者和被监督对象。

  主持人:刚才我们聊了一部分,接下来我问一个问题,我们委员在实际的监督当中肯定会发现一些问题,发现这些问题以后,可能想了很多的办法去解决,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具体的解决方法是怎么样的?

  严红霞:“五水共治”我们收到的成效非常明显,但是通过调研在实际工作当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我们了解的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地下截污管网是当前浙江甚至是镇海治水当中的重点和难点,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早期建设的截污管网从设计施工到维护管理,都不尽如人意,有些管网铺设不科学,有的管径过小流动性差容易堵塞,有些接口随意质量不过关,污水渗漏多;

  二是截污管网、雨水管网由于建设时期长,管理部门多,存在底数不清、管网乱接、雨污合流的现象,一旦遇上大雨天气,经常会使截污管网污水外溢,河道遭受二次污染的问题;

  三是截污是否彻底直接影响镇海河道的长效保洁。镇海区内河道蓄水量小,流动性差,且全部处于末端水位,污染源面广量多,按目前的截污标准,即使达到90%的截污率,剩下的10%的污染也足以对镇海水质造成巨大污染。据测算,我区截污率起码要达到95%,才能使污染源得到根本性转变,所以,切实提高截污率是一个压力非常大的工程。

  据测算,镇海区要有比较好的保洁效果,截污率要达到95%以上,才能够使污染源得到根本性改变。切实提高截污率是压力非常大的工程。

  陈康翔:在监督调研过程当中,我们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从建设、管理、运行三个方面分别举例:

  建设方面,我们在监督过程中发现一些污水处理厂项目和管网的项目建设不同步,而且从规模上也是不匹配。因此,造成了有些项目建成以后,不能及时投入运行、发挥效率。还有一些污水处理厂存在污水处理“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

  管理方面,部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因为现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因为缺少统一的质量评价和验收标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质量评定和质量监管其实是缺失的,造成了一些项目完工不能及时验收,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制定这些相关项目的质量评价标准和验收规则。

  比如河道管理中,我们发现部分的河道保洁员职责是没有到位的,这个和他们的责任心相关。我们分析了员工,主要在选聘河道保洁员过程当中,乡镇要求责任心强、身体健康、年龄在60岁以下,可是社区推荐的时候,而是只考虑了照顾低保、生活困难的村民,因此河道保洁效果不明显。因此,我们建议可以推广河道的物业化管理,扶持一批河道保洁企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简化审批手续,让河道保洁企业解决他们的相关从业资格问题。

  运行方面,今年我参加了一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运维机制调研,我们发现农村的污水处理设施类型很多,有集中式的乡镇污水厂,也有比较简易小型的村级的污水处理设施,还有水体风力设施等等形式多样的生态湿地,类型很多。各地也制定了这些设施运行管理的运行方案,但是由于分类的基础知道和人员培训不足,运维资金没有落实。因此,整个方案操作性、完善性还有一定缺陷。

  主持人:刚才我们从市和县政协委员的口中知道了发现的问题和处理经验,当然,朱局从省政协委员的角度宏观的给我们总结一下过去的“五水共治”的经验和发现的一些问题。

  朱红霞:我们在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刚才两位委员都没有说的问题,今年河道清淤是重点工作,大多数河道都排了清淤的计划,但是当中有一些问题:

  第一,对淤泥进行监测。有的河道存在大量的有害、有毒物质。

  第二,淤泥处置不够规范。这个问题前些年我们也发现过,河道清淤的过程中周边有农田,有的农田受到了影响。

  第三,对淤泥的处理各地也缺乏技术、缺乏措施、缺乏工艺,这是比较头疼的问题。以前各个县市区在做的是集中的堆放,让它脱水,最后有的变成绿化地,如果说是有毒有害比较厉害的淤泥和需要工厂化、无害化的处理。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

  一是今年对河道的清淤力度在加大,这也是必须的,各地还要抓紧。

  二是对河道淤泥的监测,包括喝水动态质量的监测做起来,要做到心中有数,分河流、不同的淤泥采取不同的监测措施。

  三是规范处理淤泥,严格防止第二次污染,各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主持人:其实我们这么多的长效管理机制,有没有一些短板?短板是什么?

  朱红霞:短板还是存在的:

  第一,以前我们治水侧重于全面的、短期的见效果,所以对具体水系的考虑,对长远极致考虑不够。

  第二,群众参与度还是不够高,政府做的时候大包大揽,在监督调查的过程中也是这样,河道周边的居民、农户觉得三河的治理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该扔的扔,该放的放,这也是一个短板,如果群众能够参与进来,这个状况会不一样。

  第三,生态用水方面,我们要让水动起来,活起来。因为水资源相对来讲比较缺,水库比较多,所以活水比较少,生态用水量所有的河道都存在这个问题,都是不足的。

  第四,水质比较差,劣五类水河道所在比重还是比较高,要彻底改善水质还有比较长远的路要走。涉及到标本兼治的问题、生态之水的问题、科学治水的问题。说实在话,这是一个长期的、非常艰苦的、比较艰巨的系统性工作。

  主持人:其实短板还是有很多,接下来由请严主任分享一下,从你的监督当中发现哪些短板?

  严红霞:我是区政协委员,面临的是基层的工作。就我们镇海区面言,目前有一个困绕治水的短板问题,需要迫切解决,也是群众呼声强烈的问题,就是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转问题。镇海境内建有两家污水处理厂,承担着镇海和宁波中心城区北部片区的污水处理任务,目前两家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刚建成不久,其日处理污水能力为26万吨/日,建成即处于超负荷状态,特别是一遇到雨天,管道中污水雨水大量增加,经常出现污水顶管外溢现象,极不利于河道的长效管理。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和“五水共治”的大力推进,宁波的江北区、高教园区北区、新材料科技城等将有大量的新增污水接入,预计污水接入量将超过30万吨/日,现有的污水处理能力需面临新的超负荷的运营挑战。因此,亟需加快启动北区污水处理厂的三期限扩建工程,以确保污水应纳尽纳。

  主持人:这是严主任带来的在他们区所发现的短板。

  接下来请陈队长谈一谈他发现的短板是什么?

  陈康翔:应该说,三年的“五水共治”下来,最直接的感官上能够发现我省的水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提高。但是,对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来说,仍然有差距。举个例子,我们最开始的“五水共治”先进行的是清三河。到现在为止河道的水环境存在“治标不治本”的现象,我们也分析了原因。主要的原因还是污水管网的破损渗漏问题,造成了污水的搜集率不高。特别是一些老城区的污水管网,因为年久失修等原因破损很严重,加上过去在城市建设中对地下管网的建设缺乏科学的、统一的布局规划,要调查清楚这些管网破损情况非常困难。而且,这些管网处在人口密集的区域,要改造施工的环境非常复杂,而且投入也是非常巨大的。

  因此,下一步相关部门要重点关注老城区污水管网的改造,从源头上拦截污水入河,彻底改变“治标不治本”的情况。

  主持人:接下来问一下朱局,在城乡基层,怎样更好的让基层群众和基层组织更好的参与“五水共治”过程当中,有哪些方法?

  朱红霞:这些年也在做,可能做得不是很到位。

  第一,目前,微信是比较普及的,可以建一个微信的互动机制,治水办、五水办和当地的老百姓建一个。目前的经验、存在的不足、问题都可以交流。

  第二,义务的监督员,村里、学校里都可以,这支队伍很重要,及时的发现问题可以反映群众的呼声,第一时间可以掌握。

  第三,像基层的组织,村民委员会、企业、有一定觉悟的村民可以认领某一条河道或者某一个水域,保洁也好、监督也好,这也是一种形式。

  第四,学校、中小学生、社会公益组织、社会组织都发动起来,投入到河道的生态环境的改良,这些都能够做起来,能够参与进来,这个力量还是不容忽视的。

  主持人:我们都有那些配套的工程建设、管理措施,在长效机制的建设上可以同步并举进行,推动这个治水工程更迈进一步的?

  朱红霞:这些工程这些年也在做,像农村截污纳管推进的速度比较快,前面我们陈委员也提了,推进的过程当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所以:

  第一,是截污纳管直接影响我们的水质。

  第二,生态供水的工程,平衡水库远水量和河道活水,要平衡一下,有的时候可能要多放一点水。

  第三,对河道水和污泥的监测制度,这个应该建立起来。

  第四,农村里大量的生活污水、生产污水是不是能够从源头上减量化,有的还可以把它资源化、无害化用起来,包括生活垃圾分类也好、减少也好,这些都是一些系统性的工程。

  主持人:其实很多方面可以配套的同步推进。

  由请另外两位委员和我们分享一下,你们觉得哪些方面可以同步进行的?

  严红霞: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当中有两个方面的工程配套管理举措需要关注。

  一是河道治理工程与环境提升相结合,特别是建议将河道的排涝工程与沿岸周边的环境提升工程相结合。在规划考虑排涝工程的行洪能力的同时,要规划布局沿线的景观建设、产业布局、交通路网等同步考虑,同时设计,使河岸上下同步建设、同步管理,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规划、重复建设。

  二是建议要注重河道管理的配套工程——淤泥消纳场所的选址建设。根据调研,仅我们镇海区今年河道的清淤任务就有55万方,但是污泥缺少消纳场地已影响到河道的清淤工作,特别是不少河道淤泥中重金属污染严重,无法即时二次利用,因此,这些河道的淤泥何去何从,不仅是镇海面临的一个难题,相信也是全省的一个普遍问题,“五水共治”和河道的长期宝洁,必须重视和加强淤泥的消纳场所建设,重视淤泥的回收利用,是保障和推进河道能系统治水的重要配套项目,必须予以重视解决,而决不能让淤泥成为二次污染的源头。

  主持人:刚才朱局和严主任说了很多,提到特方方面面,不知道陈队长还有没有一些自己的分享?

  陈康翔:我在基层管过河道保洁这方面工作,现在河道整治,水环境好了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钓鱼的人很多。

  主持人:就是因为水好了,所以钓鱼的人特别多。

  陈康翔:钓鱼的人多了以后会产生生活垃圾,钓完了以后扔在河边,因此对河道管理产生了新的问题,就是怎样管理这方面的问题。

  还有,农村小的河沟清理垃圾不是用船,是岸上用网兜捞上来,但是农村河道不是很方便,直接排到边上,因此因为路远保洁员不会直接拿出来,就是放到河道。

  因此,建议配套建立一些集中堆放垃圾的设施。

  主持人:陈队长不经意间侧面反映了“五水共治”的成果,如果水没有治理的那么好,钓鱼的人不会那么多。

  最后请三位委员和我们做一个小小的总结,总结一下过去的成果,也展望一下未来,我们是一个长跑,未来能够做很多事情,首先请陈队长。

  陈康翔:“五水共治”倒逼转型升级,惠及百姓民生,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全省治水工作三年来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我认为下一步应该从建设、运行管理、监督等环节严格把关。

  建设环节要严把质量进度关、运行环节要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监督环节要强化过程监管和考核,明确职责抓落实,狠抓监督不放松, 让“美丽浙江”的山常绿、水更清,真正变成浙江人民的“金山银山”。

  主持人:这是陈主任的总结,接下来请严主任总结。

  严红霞: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因水而美。“五水共治”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围绕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大目标,需要社会各界的凝心聚力、常抓不懈,更需要我们政协委员的全力参与,民主监督我们将始终在路上。

  今天,我作为基层的政协委员,参加这样一个访谈节目感到非常高兴,感谢浙江在线给予政协委员这样的交流平台,也感谢网友的热情参与,希望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助推五水共治,谢谢。

  主持人:民主监督,永远在路上,这是严主人的总结。

  接下来请朱局,代表全省和市,以及县各级委员,在过去“五水共治”当中做出来的成果,和接下来在民主监督上发挥的作用做一个小小的总结。

  严红霞:我们今天面临的水的问题,也是人们自身带来的问题,也是过去的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带来的系列问题,我们人与河道共生,我们治理河道是为了人与河道的和谐共处。下一步治理过程当中怎样突出科学治理、顺应自然、生态治理非常重要,我们治水也永远在路上,我们作为省、市、县三级委员,仍然会积极地投身到这项工作当中去。

  主持人:当然,同时感谢全省的委员,不管是来自省、来自县、来自市的各级委员给我们带来的“五水共治”的民主监督以及推进“五水共治”成果的更好的明天的努力。节目最后,感谢三位委员今天来到我们的演播室和网友一起聊一聊关于“五水共治”他们的想法。

  节目最后感谢各位网友的观看,让我们下期再见!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