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 王菲菲 施雨岑) “农业供给侧改革,光靠当前在农村的农民很难完成,必须鼓励更多‘城归’,为农村带来新思想和新活力。”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原平市子干乡子干村党支部书记栗翠田说。
在全国两会期间,“城归”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高频词。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农村的变化超出了预期,其中之一就是出现了大量“城归”。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二元结构逐渐被打破,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普遍使用,返乡下乡创业者越来越多。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此前在“两会部长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返乡下乡人员为现代农业注入了新要素,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为农村繁荣增添了新动能。
据统计,目前各类返乡下乡人员已达700万。
栗翠田代表说,现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基本上是50—60岁的人,劳动能力不足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国家提出农村要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光靠目前在农村的人很难完成,迫切需要更多人从城市回到农村来创业。
记者了解到,当前不少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多从事特色规模化种植业、畜禽和水产养殖业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有的创办工商企业、从事现代服务业,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有利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此外,不少返乡创业人员在回乡之后积极参与农村社会管理,对塑造良好村风村貌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栗翠田所在的村有一个退休老干部,回村之后办起了文化大院,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
去年底,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支持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以及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重点领域、主要方式、扶持政策和保证措施。
一些代表委员表示,各地应尽快对扶持鼓励政策进行细化,推动简政放权在基层落地,减少政策“最后一公里”梗阻现象。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农业大学教授马瑞燕则建议,要想吸引更多人回乡,必须创优农村环境,如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并根据本地区实际出台鼓励措施,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