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2018全国两会 > 大会要闻 正文

多位代表呼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2018-03-20 14:53:38 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记者李竟涵 李海涛 李国龙

  全面小康,农业农村是短板,而农业农村的短板最直观地体现在基础设施等领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善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厕所革命”。全国两会期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他们建议继续转变“重城市、轻农村”“重生产、轻生活”观念,加强科学规划和后续维护监管,补齐民生短板,缩小城乡差距。

  打通断头路留住“冷线”车

  道路通,百业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关心农村公路发展,提出要建设“四好农村路”。5年来,我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18.4万公里,农村“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路通了,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娄底市艺术馆戏剧专干彭祁有欣喜,也提出了新的担忧:“以娄底为例,现在农村路网结构还不够完善,全市存在县际、乡际、村际之间的断头路近878公里,部分农民出行和运输只能绕道。随着农村车辆的增多,3.5米的村道宽度也显得捉襟见肘,会车难,不安全,每逢节假日便成‘梗阻’。道路养护跟不上,一些地方的农村公路‘有人建,无人养’,时间一长成了烂路。”

  针对这些问题,彭祁建议除保持适当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全面消除断头路、对部分公路适当拓宽外,还应将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构建分级管理、主体明确的建管养责任体系。

  在贫困山区,不仅需要“脱贫路”,还需要“安全路”。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宝华镇拥政村卫生室负责人陈文琴说:“近两年,全县新修及改扩建农村公路1500多公里,但因财力有限,硬化率不到10%,晴通雨阻,不少路段还存在滑坡、泥石流和生态环境损坏等次生灾害隐患。”她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山区农村公路硬化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和倾斜,助力脱贫攻坚,消除安全隐患。

  在跑线路的过程中,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大同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驾驶员冯冰发现,随着农村人口减少,有些客运“冷线”客流量少、效益差,企业不愿开通。而且农村客运票价执行公交低票价,却享受不到城市公交的政策,难以持续发展。

  为了让农村客运班线“开得通,留得住”,他建议:“针对农村客运的不同情况制定扶持政策,形成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推进机制;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改善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公路的安全通行条件。”

  电压提上来电价降下来

  “村里的变压器用了近30年了,因为电压低,灯管用不了,只能用亮度低的灯泡。”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贺家庄乡东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国反映的问题并非独有。虽然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基本实现村村通电,但农村电力设备陈旧、电网质量差、电压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

  具体到山西,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宏新介绍:“随着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光伏扶贫、煤改电等对农网建设标准提出更高要求,农网薄弱与需求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

  为此他建议,建立农村电力普遍服务长效机制,政府明确服务标准、资金来源和成本补偿机制,为电力普遍服务实施提供必要的法律政策和资金政策扶持。电网企业作为主要实施主体,依法实施电力普遍服务。

  对农村用电成本高,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山阳县南宽坪镇安家门村党支部书记宁启水有切身感受。他经过调研发现,陕西省内65个国家及省级连片特困县区普遍网架薄弱、供电能力不足、电能质量偏低,季节性供电紧张问题较为突出,农网急需“扩容升级”。而且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和运行维护投入大、收益低,建设成本压力较大。他建议:“对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投资适当降息,在电价政策制定上充分考虑农网投资的公益属性。”

  废物变资源人居环境美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青山绿水,花香鸟语,寄托着人们对美丽乡村的向往,现实则是部分乡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为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近年来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全国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由9.1%提高到20%。

  “然而由于历史欠账太多,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仍然十分薄弱,与城市相比严重滞后,远不能适应‘生态宜居’的要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说。有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农村水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国水污染物排放量的比例超过50%,而污水处理率仅在10%~20%之间。

  魏后凯建议,加大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吸引社会资本,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立城乡统一的污水处理指标体系,在建制镇、乡和村庄也同样采用污水处理率等精准指标;加强相关工作的后评估,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绩效纳入地方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农村生活垃圾量大面广,给处理带来了困难。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济源市市长石迎军介绍,“济源市经过探索建立了‘村(居)收集、镇(街道)转运、市(区域)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长效运行机制,今年还计划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市场化治理模式,开展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场站管网建设及运营等方面,他建议对先行先试地区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争取尽快创出经验在全国推广。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惠及亿万农民,然而好事办好还要久久为功。“近年来农村畅了、亮了、美了,但是后续维护和监管机制却跟不上,几年后新颜变旧貌,既浪费资源又伤害民心。”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上蔡县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张全收说。因此他建议,在涉农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初期就要建立后续维护和监管机制,加大对项目质量的监管力度,建立工程质量档案,严格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

标签:断头路;冷线;全国人大代表;农村公路;农村;农村生活垃圾 编辑: 蒋敏华

浙江日报全媒体编辑中心数字编辑部、视觉设计室制作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