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2019省两会 > 最新报道 正文

两会聚焦丨城与乡 共享文化好时光

发布时间:2019-01-30 19:52:13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陆遥

  免费开放的城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服务乡邻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一村一品的农村文化礼堂……在浙江,无论走在城市还是乡村,都能找到有着浓浓家常味的“文化客厅”,享受各具特色的文化大餐。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完成“十百千”工程。省两会上,“公共文化服务”成为了许多代表委员频频关注的“热词”。

  服务提升 标准化均等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在城乡区域文化的均衡发展,为此,我省从2017年起,开展以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市县及薄弱乡村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十百千”工程,重点扶持10个重点县,107个重点乡镇,1230个重点村。

  “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十百千’工程,关键就在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和均等化。”在省政协委员、湖州市图书馆副馆长钱志远看来,补齐公共文化短板,不仅要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还要因地制宜,面向不同受众。“如今,借助图书馆总分馆、城市书房、与社会力量共建的‘爱书吧’、图书室、农村文化礼堂等不同载体,我们能够把服务的触角深入更多的地方。通过免费开放、免费服务、推行‘一卡通’等举措,让图书走得更广更远。”

  城与乡,都应享有同等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十百千”工程启动以来,全省上下积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推动区域文化均衡发展。

  2018年,台州市通过了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3年创建期里,台州新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超90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从1720平方米增至3050平方米,全市19家文化馆和图书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一级馆占比从45%提升至95%……

  提升之后,效果如何?省政协委员、台州市文化馆副馆长、市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龚乐瑛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文化场馆随处可见、文化服务触手可及,老百姓的文化获得感越来越高。”

  文化惠民 常态化精准化

  文化是一个地区的名片。放眼全省,台州的“文化超市”、丽水的“乡村春晚”等独具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品牌,已经成为了当地老百姓耳熟能详的“金字招牌”。

  文化休闲何处去,公益场馆零距离。在嘉兴,想去什么文化场馆,只需要打开手机上的“文化有约”平台,展览、培训、演出……各种高质量的文化活动令人应接不暇。截至目前,“文化有约”平台网站累计访问量已达956万次。

  “如今,‘文化有约’已由原来参与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4家单位,扩充到全市包括民营企业文化单位在内的所有文化场馆公共参与。”省政协委员、嘉兴美术馆(嘉兴市蒲华美术馆、嘉兴画院)副馆长、副院长仲中晓说,“文化有约”平台自2011年创立以来,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经历了从1.0到3.0的蜕变,还推出了“互联网+”理念,实现电脑、手机、数字电视三大平台的互联互通、同步运行。

  据统计,2018年,我省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全省送戏下乡2.58万场,送书下乡260万册次,送讲座展览5000场次,开展“文化走亲”活动1700场次。为了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政府将“送菜”变为“点菜”,把“菜单”和“遥控器”交到群众手中,在解决“文化温饱”问题的同时,着力解决“文化口味”问题。

  服务好不好?关键还看老百姓的口碑。省人大代表、宁波市奉化区金峨村党支部书记周康健喜上眉梢。“3年前,金峨村建了文化礼堂,男女老少都多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我们和周边的4个乡村共同打造了‘金溪五村’名片,建立‘一村一队’,5支文艺队伍常常相互交流,每年都自编自导自演多场晚会。歌舞、舞龙、腰鼓、越剧……村民们欢乐得很呢!”周康健代表说,文化兴村,现在,金峨村每年能吸引5万多游客。

  资金保障 社会化多元化

  2018年,我省为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十百千”工程建设,累计增加投入28.67亿元,完成47个重点县提升项目,363个重点乡镇、991个重点村建设任务。

  记者从省文旅厅了解到的这组数据,很能说明我省“十百千”工程建设的决心与力度。

  洞头区打造“农村30分钟文化圈”,建立健全区、街道(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江山市安排600万元专门用于文化站整改提升……近一年来,全省紧盯建设指标和项目计划,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在确保公共财政投入的同时,各地还创新性丰富公共文化投资主体,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激活全民参与公共文化的热情。

  “一家城市书房,能够温暖一座城市。城市书房建设被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振奋。”省人大代表、温州市图书馆馆长胡海荣激动地说。

  “温州城市书房最大的特点,还在于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胡海荣代表介绍,温州全市已建成开放的72家城市书房中,有60多家是由社会各界无偿提供场地,“政府主导,确定选址、制定标准、提供设备并给予一定补助;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场地,负责从设计装修到物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更好地铺开。”

  令胡海荣代表更欣慰的是,他去年带来的关于制订全省城市书房建设标准的建议也已落实。日前,《城市书房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发布,将于近期正式实施。

  “让城市书房的灯光,把我们的心灯点亮。”胡海荣代表期待着,梦想之光照进现实。

标签:城乡编辑:周舸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