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2019省两会 > 最新报道 正文

城乡教育资源共享 搭起成长的连心桥

发布时间:2019-01-30 21:32:40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双伶 万笑影

  “丁校长,啥时候有空去给我们学校老师上上课啊?”“好啊,你想选‘线上’模式还是‘线下’模式?”……1月29日中午,在杭州代表团、湖州代表团驻地,循着几句高声“邀约”,记者发现三名从事教育工作的代表正围坐在休息区,热烈讨论城乡如何共享教育资源。

  “我们学校目前最大的短板就是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和切磋。”省人大代表、杭州市富阳区龙门镇中心小学校长周炜语气认真。她介绍,龙门镇中心小学共有180多名学生,一个年级一个班,这意味着,同一个年级教一门课程的老师基本只有一个,无法在一起备课、研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看到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要全面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推进1000所中小学校结对帮扶,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我很兴奋。也许可以通过互联网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省人大代表、杭州长江实验小学校长丁杭缨笑着接过话茬。“我们学校和富阳区永昌镇中心小学是结对学校,我在那儿有个名师乡村工作室,给孩子上课为教师解疑,还不定期开设‘空中课堂’,两校的老师也会在线上进行视频交流。”“效果如何?”周炜追问。“还不错。两地的学生可以在同一个课堂里一起发言交流,老师们也可以一起做教学设计。”

  “不过,教师队伍面对面的交流也非常重要。”丁杭缨补充。在她眼里,城乡学校之间最重要的是办学理念的共享,而教师是理念的传播者与践行者。结对后,永昌镇中心小学的教师也会定期来长江实验小学交流。丁杭缨还发动周围资源,带着乡村教师去一些名校、甚至大学研讨学习,帮助他们全方位提高水平,推动两校在教学方式、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逐步融合。

  听到这里,坐在一旁的省人大代表、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沈忠峰忍不住点头。“技术是手段,提升教师的水平、帮助学生成长才是终极目标。”沈忠峰说。在他眼里,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包括了人的共享(教师)、物的共享(硬件)以及智力成果(课程)的共享,互联网提供了诸多便利。除此之外,还应建立起教师队伍交流机制,比如我省试点的教师县管校聘制度,就较好地打破了学校间教师的流动壁垒。

  “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是双向的,”沈忠峰还补充道,“大家一般认为农村学校需要帮扶,但实际上,在一些领域,城市的学校也要向农村学习。”例如,幼教领域的“安吉游戏”模式已被诸多城市幼儿园引进。

标签:城乡资源编辑:周舸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