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建党95周年 > 新闻聚焦 正文
小巷里燃起红色火种——寻访全省第一个党小组的创建地
2016年06月24日 04:18:00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记者 吕玥

  浙江在线6月24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吕玥)寻访中共杭州小组的创建地那天,杭州下着雨,雨水击打在杭州老城区小巷的路面上,听得到声音。行走其间,让人不由想起戴望舒的那首《雨巷》。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静谧狭窄的江南小巷,似乎都像戴老笔下的雨巷,有着道不尽的柔情与感伤,总是与世无争。

  不曾想,94年前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正是在老杭城的皮市巷3号,青年印刷工人徐梅坤、浙江法政学校教员于树德等人不惧白色恐怖和斗争艰苦,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杭州小组,开辟了浙江红色新天地。

  94年后,“七一”前夕,记者循着众多寻访者的足迹,再次前往小巷探寻历史的印迹。

  白屋隐于市

  这是一条位于庆春路和解放路之间的巷子,长不足800米、宽不足10米。

  87岁的原社区干部鲍云仙告诉记者,老宅早已不在。上世纪80年代,因为城市建设、道路拓宽,靠近大路口的皮市巷3号老宅被拆除,建成了现在的一家大酒店。

  看着富丽堂皇的酒店,让人很难想象当初的情景。只有后来在1992年嵌进墙体的一块精致的大理石纪念碑,确切地告诉世人这段隐匿于车水马龙后的历史并未远去,也依稀提醒我们,曾经有一群年轻人怀揣着坚定的信仰,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在位于皮市巷附近的小营巷56号“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里,得以一窥皮市巷3号的本来面目。照片截图自当时搬迁居民摄录的DV影像,那时已是上世纪80年代初,在周围高楼的映衬下,这座始建于上世纪初的尖顶二层小楼,无论是从外观来看,还是内部陈设来说,都充满了浓厚的市井生活气息,颇有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

  1922年8月底,已经担任中共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兼江浙区执行委员会书记的杭州印刷工人徐梅坤,乘火车回杭,准备建立和发展江浙地方党组织时,就考虑过把落脚点定在皮市巷3号。

  因为,这座宅子的主人叫刘大白。1916年他定居这里时,在自家门上题写“白屋”二字,寓示一穷二白之意,又有干净纯洁的意思。这间“白屋”后来成为刘大白曾就读的宗文中学革命师生的秘密“红色据点”。

  敢为天下先

  在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的“星火钱塘”展厅里,一组蜡像重现了当年中共杭州小组成立时的场景。

  徐梅坤西装革履,右手高举,意气风发,仿佛在擘画未来蓝图。时任浙江法政学校教员的于树德一身蓝布衫,正在认真记录会议纪要。而在浙军某师任连副的金佛庄与杭州闸口铁路机修厂钳工沈干城对向而坐,目光中透着憧憬和希望。

  这天是1922年9月的一天。中共杭州小组正式成立。

  若是根据节气,院子里金黄的桂花或已绽放枝头,在这个仍感闷热的时节,小巷里迸发红色火种。

  事实上,发生在皮市巷3号的红色故事并非仅此一个。据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馆长吴建明介绍,1921年,就在徐梅坤到上海寻找共产党之前,刘大白已经在这里做了一件惊人的大事。他和同学沈定一、宣中华、杨子华等人在皮市巷多次集合筹划,组织发动了我国现代史上第一次农民革命运动——萧山衙前农民运动。1922年4月19日下午,社会主义青年团杭州支部也是在刘大白家里宣告正式成立的,这是浙江第一个青年团组织,也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团组织之一。

  “这几个年轻人确实了不起。”记者在寻访中听一头银发的鲍云仙这样感慨,当时他们不过30岁上下,却有如此“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

  这样的胆识从何而来?我们追寻原因。“眼见国家将亡,不应徒作书生默默以终也。”纪念馆墙上,这群年轻人当时的心声透露出他们的责任与担当,亦是我们要追寻的革命精神。

  沧海一滴水

  为生动再现中共杭州小组创建、发展、壮大,最终形成燎原之势的全过程,2010年,杭州市上城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原址周边修建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

  由于时间相隔80多年,史料严重缺失,筹建之初,杭州市上城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周朝星一行前往北京、东阳等地寻找这4位先辈的后人和亲属,以期了解更多历史细节。

  虽然多方打听,但是北京之行,他们只找到了于树德的儿子于传林。据周朝星回忆,老人非常低调,对党的感情很深。这与于树德的影响密不可分。

  于传林说父亲一生经历十分丰富传奇,但绝少对家人谈自己的经历与功绩,总是把自己放在中国革命事业历史中十分普通的地位,反对家中后代对他歌功颂德。家人也只能从偶尔旁听他和友人交谈以及各种正式资料中对他的生平了解大概。

  于传林从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任邱县农村医院工作。父亲病重的两三年里,他每次到北京看望,总是陪护在医院,但老人坚持不同意儿子调回北京,说广大农民比他更需要医生。直到1982年父亲去世也没松口让儿子调回北京。

  “个人是人类中的一滴水,人类是万物中的一滴水,我只是在历史进程中起到些许作用,和很多牺牲的人比起来,我不算什么……”于树德曾在个人笔记中留下这样一段话。这正是许许多多共产党人的胸怀写照。


标签: 党小组;创建 责任编辑: 杨静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