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电厂落户兰溪
www.zjol.com.cn
2003年52月0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8月5日,全省电源前期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在全省大缺电的日子里,这个为今后浙江“找电”的会议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引人注目。
与普通百姓相比,与会人员还有着更深一层的思考,那就是,不仅要“找”到“电”,而且要更加科学合理把“钱”投到能最大限度“发电”的地方。
在会上,有一个项目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那就是投资总额达百亿元之巨的浙能兰溪电厂项目,因为它是在我国电力体制大改革的背景下,我省首次通过引入公平竞争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在公平、科学比选后确定厂址的一次尝试。
历时八年的选择
尽管骄阳似火,但在兰溪,许多人都在冒着酷暑为浙能兰溪电厂奔忙着。电厂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有条不紊地展开,“申建”成功的喜悦余波也依然荡漾在许多兰溪人的心中。
投资100多亿元的浙能兰溪电厂,4台60万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40万千瓦。针对这个数据,兰溪市供电局总工程师丁志华对记者说:“新安江水电站装机容量为9台8万千瓦的机组,浙能兰溪电厂的发电能力将是它的近4倍,相当于三峡电站的2/15。”
电厂建成后,不仅能缓解金华等地用电高速增长的需求,而且对改变整个浙江电网的高负荷状态都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还有一个可以预见的事实是,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浙能兰溪电厂将给兰溪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许多新气象。有消息说,从机关干部到普通市民,从企业经营者到农民,都在为此兴奋着。一个数字是,就在确定厂址的6月份,兰溪就从市外引进高能耗、用电稳定性要求强的企业13家。
然而,还有许多人也许不知道,这个大型项目的选址,曾历经8年之久,其间虽然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但怎样才能科学合理地确定它最后的“落脚地”,始终是有关部门难以“拍板”的重要原因。
有一种担心是,以往不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选址主要是采取行政手段的方式来决定。于是,“跑领导”,“跑部门”,“软磨硬泡”成了争取项目的主要途径。这样不但会给项目的正确选址带来障碍,甚至给将来的建设带来一定的“后遗症”。
这一次的电厂选址,一定要走出一条新路来。于是,在我国电力体制大改革的背景下,改变以往用行政手段决策的方法,引入公平竞争的市场化运作机制,通过公平、科学的方法确定厂址,开始进入决策层的视野。
就这样,建厂条件各有千秋的兰溪、龙游开始走上公平竞争的舞台。
“申建”有点像“申奥”
经历过这次电厂选址审查会的人有这样一个感受:这是一次真正的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就像“申奥”一样精彩。
为了对电力重大投资建设项目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决策,真正实现公平竞争,省计委专门为该项目制定了《浙西厂址比选评分办法》。《办法》前后两次征求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意见,最终定稿前多次进行了讨论修改。《办法》规定电厂厂址的选择由专家、业主方浙江省能源公司和浙江省电力公司三家分别对厂址的“水资源供给、燃料供应、岩土工程、环保条件”等项进行评分,择优确定,满分为100分,其中专家的评分占50%,投资方占30%,电网方占20%。
应该说,这次电厂选址科学地实现了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的较好结合。在《办法》的评分原则中,体现了对欠发达地区要同等优先的照顾,正是为了贯彻“把欠发达地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加以培育”的要求。《办法》中确定了3%作为“同等”的量化标准,也是经过反复听取各方意见权衡而得的。同时,《办法》将建厂的已有条件和承诺条件进行区分,体现了公正、客观的比选原则。
有人评价说,整个比选规则像“申奥”一样严谨、公正、科学,真正体现了机制创新的力量,展现了公平竞争的魅力。
意味深长的5.1分
竞争激起了兰溪、龙游两地高涨的积极性,为了给本地争取新的发展机遇,兰溪市、龙游县分别成立了强有力的项目前期工作班子,为项目建设提出了最好的承诺条件和优惠政策。
在经历了两地领导15分钟激情洋溢的申请陈述后,会议邀请了16位专家和省能源公司、省电力公司代表一起进行评分。有意思的是,这些专家和代表一律被要求独立进行打分,并在规定时限内将评分结果密封后交给主办方,主办方还请了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监督小组进行全程监督。
自上午九时起,计分人员就被关闭在房间里足不出户,被“解缴”了手机,且一再复核。
然而,就像“申奥”一样,虽然兰溪、龙游各项条件难分高下,但“冠军”只有一名。当比选监督小组组长最终当场宣布兰溪以高出龙游5.1分的优势中选时,我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选址方面具有开创意义的一次尝试终告圆满结束。
从参与竞争、激情演说、期待结果和最终揭晓,一些地方领导感受良多,他们感到不仅历练了自己坦然面对竞争的心态,也在竞争中更新了观念和工作方法。
比如,由于采取科学评分的办法,选择厂址的决定因素主要集中在各地的建厂优势。这在无形中帮助兰溪和龙游两地改变传统的争取项目的工作方法,将工作重心
转移到如何改善本地投资环境,提高比选竞争力的层面上来。在激烈的竞争中,两地都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提高自身的建厂优势上,并且作出许多承诺。比如兰溪市政府现场与能源集团公司签订了加快浙能电厂“四通一平”工程的协议书,认真兑现承诺。
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的一位干部说,一个投资百亿、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影响的基础设施项目,引入市场机制,通过竞争比选的方式确定厂址,是过去从来没有和难以想象的。它不仅标志着我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机制的重大创新,而且将对今后我省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环境、资源配置,产生深远的影响。 【链接】:我省电源建设目标:人均占有装机近1千瓦
从去年开始我省电力供不应求矛盾开始显现,今年上半年尽管受“非典”的影响,我省经济依然保持较快的增长,电力需求旺盛。随着酷暑高温季节的到来,用电负荷更是一路攀升,电力供应紧缺已经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发展电力资源已经成为首要的任务。电力缺口如不解决,将会放慢经济增长的速度,导致商业信誉的下降,严重影响我省投资环境,还直接影响人民生活,因此电源建设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全局,意义重大。
加快电源建设要努力实现“三个确保,两个争取”,一是确保1000万千瓦,争取1200万千瓦电力装机建成投产,即投产11个项目。二是确保1000万千瓦,争取1200万千瓦以上电源项目开工建设,即开工8个项目。三是确保1000万千瓦的预备项目进行前期工作。上述目标如期完成,我省电力装机将达到4562万千瓦左右,人均占有装机接近1千瓦,这些项目的投产,将大大提高电力供应能力,从而缓解电力的瓶颈制约。 【背景】电源建设呼唤新机制
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后出现的政企分开和厂网分开,电源项目前期工作的背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改革后国家成立了五大发电公司,省电力公司也不再承担电源项目的前期、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电源项目建设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加快电源建设的要求,也需要对原有的电源建设前期工作程序进行改革。本着加快进度、提高质量、高效有序的原则,今后电源项目的前期工作要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引入竞争机制,推行电源项目前期工作新机制。
电源项目前期工作新机制包括:厂址比选制、业主招标制、前期工作责任制和前期工作专项资金制。
厂址比选制:就是采用市场运作、公平竞争的方法对建厂条件的技术、经济比较论证,选择最优的地址建厂投产。厂址比选制是促进有限厂址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建设的重要保证,今后新建电源项目一般均要按照科学论证、认真比选、民主决策、择优确定的原则进行厂址比选。
业主招标制:是对投标业主的资质、业绩、资金实力、融资能力等进行考虑,通过公平竞标确定项目业主。
前期工作责任制:内容包括项目前期的责任内容,它的对象主要是县级计划部门、业主和有关部门。
前期工作专项:资金是电源项目前期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它的使用范围包括前期论证资金、前期工作经费、前期奖励资金。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通讯员 夏晓林 周小玫 记者 赵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