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杭城街头处处欢声笑语,人潮涌动。杭城的各大博物馆也以亲切的姿态走近市民,到昨天为止,参观人数节节攀升,大部分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在平时的五倍以上。
节日参馆人潮涌动
昨天,浙江省博物馆内游人如织,熙熙攘攘的人群使得平日空旷的浙博略显局促。据统计,“五一”长假期间,浙博每天的参观人数均超过了两万。博物馆,就像百宝箱,汇集了大自然和人类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现象与奥妙。平日里,由于工作等各方面的原因,市民与博物馆的接触机会不是很多。“五一”长假,市民有了充足的时间与博物馆亲密接触。
另外,杭城其他各大博物馆也都迎来了参观高峰。在吴山脚下的杭州历史博物馆,“五一”节期间,平均每天的参观人数达到了3000人,是平时的10倍。北山路上的西博会博物馆平均每天的参观人数近2000人,也远远超过了节前。
现代技术增显魅力
博物馆,不仅以它蕴涵的博大知识吸引了广大市民。现代技术的运用,包括声、光、电及一些新型设计方式、材料,更增添了博物馆的魅力,吸引了更多市民的眼球。
“正在闪烁的依次是:北斗、北极、勾辰和华盖……”,缓缓的男中音从扩音器中播出,另一边,墙上一面大大的黑色电子显示屏上,一颗颗红色的亮点组成了一幅星象图,随着播报,与其相应的星座就会不停地闪烁。在杭州历史博物馆中,最吸引人的就是这个会说话的星象图了。从这个星象图上,浩如烟海的星空,就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每一个星座与人们的距离是如此的近。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好奇地站在这里,仔细地研究着每一个星座。
建于1929年西博会工业馆旧址上的西博会博物馆,虽然展厅不是很大,但通过一些现代技术的运用,也吸引了不少的参观者。通过大型的电子显示屏,再现了1929年西博会的盛况。一个当年会场展示的大型沙盘,设在了地板以下,透过上面的一块钢化玻璃,人们可以全面、清晰地领略当年西博会展址的全景。那时曾飞临西湖之上的“金马”号飞机模型,高高地挂在沙盘之上。
互动参与热情更涨
昨天上午,浙江自然博物馆的展厅内,孩子们的欢闹声此起彼伏。在四楼大厅的科技角,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身体居然“飞”起来了,都高兴地说:“我也是大卫·科波菲尔了!”旁边的一张简单的说明书,告诉了孩子们成像的原理。另外,“隐身人”、鱼洗、沙摆等,也是孩子们极其感兴趣的。通过孩子们的亲自实践,一些物理原理就深刻地印在脑中了。
南宋官窑博物馆则设置了别具一格的官窑陶吧。参观者可以自己动手制陶,一个陶罐,一只小动物,全凭你的想像。在制作的过程中,亲身体验我国陶瓷艺人用泥与火创造陶艺文化的艰辛与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