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余姚大力推广“经济型”喷滴灌技术
www.zjol.com.cn  2004年07月14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近日,余姚三七市镇大霖山村陈康飞承包的10多亩毛竹山,全部用上了移动喷灌机这种“新武器”。他说,用上了喷滴灌新技术,不仅节水,还指望亩产再创新高呢。

    在余姚,喷滴灌技术已成为农民的“宠儿”。到去年底,该市喷滴灌设施总面积已达6400亩,在全省各县(市)中领先。今年,该市财政拨出100万元,用于喷滴灌设施安装补助,预计全年新装喷滴灌设施面积将超过5000亩,总面积达到1.2万亩,年可节水120万方以上。

    近年来,余姚市把引导农民使用喷滴灌技术作为节水抗旱、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据测算,与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使用该技术节水50%以上,且大大降低劳动成本。2000年,该市小路下村率先建成了520亩自动化喷滴灌工程,实现了“鼠标轻轻一点,田间喜降甘霖。”但自动化喷滴灌系统因每亩需投入2600多元,过于“贵族化”而影响了进一步推广。

    如何使喷滴灌“平民化”?2001年,余姚市科技人员成功开发了实用、简便的经济型喷滴灌新技术,以自来水管、塑料管道、消防阀等替代成套喷滴灌管件系统,山区利用小水库与山坡地之间的落差建自压喷灌,平原建起雨水池、雨水罐作为喷滴灌水源。此举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每亩仅需400元至800元,大棚西瓜滴灌每亩还不到200元。喷滴灌的推广面积在余姚市因此逐年扩大,被广泛应用于竹笋、西瓜、蔬菜、花卉等农作物的灌溉。

    余姚市鹿亭乡沿夹岙村200多亩竹笋山都是斜坡地,地面灌溉费水费力效果差,历来是“靠天养笋”。用上喷滴灌新技术后,利用附近小山塘水库进行适时灌溉,解决了“水库水白流,山上笋晒干”难题。村民方道吉说,竹山装上喷滴灌后,冬笋产量是以前的两三倍,收入也翻了一番多。

    据介绍,喷滴灌并不单纯是节水抗旱措施,而是科学的灌溉技术,可使土壤的水分、空气、肥料等要素处于作物生长的适宜状态,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提高产品品质。余姚市低塘街道剑山村钱成和种植了200多亩蜜梨,以往因土壤“大干大湿”造成大量裂果。去年5月果园安装了喷灌设施后,亩产达到700多公斤,增产20%以上,且蜜梨个大、皮色好,平均销售价达到每公斤8元,高出市场价10%。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市报道组 叶初江 龚宁

相关稿件:
 
 生活资讯 更多 
 联系方式  

真诚与社会各界合作
欢迎您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0571-8531103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陈雪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