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河北、江苏,再到浙江,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生活》栏目跑遍严重缺电的华东电网所在地,深入报道华东地区抗缺电举措。
还没来得及到西湖边去转转,《生活》栏目记者赵勇珍和杨正却口口声声地说:“看到了杭州最美的风景”。比西湖更美的风景在哪里?赵勇珍笑着道出答案:我们平常都讲一个城市的风貌有七种“表情”,其中最美好的是精神。“最美的风景”不是别的,就是他们此行的采访内容———杭州百姓抗缺电的故事。
《节电进万家娃娃力量大》,杭州日报的节电宣传报道引起了中央电视台记者的注意。节电,娃娃能有多大能量?写过不少政府节电、企业节电报道的赵勇珍顿时掂出了这篇报道的价值。
昨天,中央电视台的摄像机扛进了“携手1+6节电进万家”活动的发源地长寿桥小学,采访对象锁定在附近戒坛寺巷10号的三(4)班同学王旻佳。
戒坛寺巷10号不难找,“就是门口有张节电公约的墙门。”两位邻居不约而同地用手一指。中央电视台的摄像镜头就从这张起到“坐标”效果的节电公约开拍了。
从墙门口,到每一级楼道口,都贴着王旻佳自编自画的节电公约。走进她家里,小家伙正在看报呢。只见她在天气预报的报道上圈圈点点,“明天室外最高温度40摄氏度,地面温度有55摄氏度呢,看来我得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强调一下节电的事。”小姑娘真行,居然在家里也制订起“用电E级方案”了。
王旻佳的节电措施听得赵勇珍频频点头。“家里都换上节能灯了,能省一半电,卧室的大灯有好几个灯泡,现在我们要用就开中间节能的那盏;洗衣机最近也‘放假’了,我建议妈妈和奶奶用手洗,小件的衣服我也帮着洗;空调用得更少了,我们都用扇子,一人一把不够用,我还自己动手做,奶奶最喜欢用我做的这把;我每天都会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节电表现记下来,表现不好我会批评。”
“呵,你还有本‘黑名单’啊?”赵勇珍很感兴趣,打开王旻佳每天记录的“节电表现一览表”,只见表上写着:爸爸、妈妈、奶奶上月表现“良好”,爷爷表现“及格”。“上次家里连续停电,我忍不住发了几句牢骚,被佳佳逮着了,被她批评了好几天呢。”爷爷不好意思地在一旁坦白:“但是我也进步了!你看,在家都穿汗背心,就是为了自然凉,尽量少用电。”爷爷还骄傲地说,有了这位节电“小管家”,家里一天能比原来省下四五度电!
“这四五度电能干什么呀?”赵勇珍没想到自己那么“专业”的问题换来小旻佳一口流利的回答:“一度电能让电视机开上10小时,让一匹空调用1.5小时,能用吸尘器把房间打扫5遍,能让25瓦的灯泡亮40个小时、家用冰箱转一天,能让电风扇转15个小时。”
听说像王旻佳这样的孩子在杭州的校园里有许许多多,其中上过报纸的就有不少,中央电视台记者又扛着摄像机进了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小到孩子们发起的家庭节电行动,大到社区丰富的节电活动,杭州日报数百篇民间节电的新闻报道忙坏了摄像师。民间有抗缺电聚水成川的力量!
赵勇珍明晰了本次赴杭抗缺电专题报道的主题。
“缺电在杭州未必是件坏事!”临走时,赵勇珍谈到自己的感受,一场缺电危机,能看清老百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这位深受杭州市民的精神感动的记者表示,可爱的孩子们在抗缺电中成为不可小觑的力量,这是一座城市值得自豪和珍惜的文明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