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2005浙江两会 > 热点透视 正文
   

人均水资源量近缺水警戒线 水荒逼近山水浙江

www.zjol.com.cn  2005年02月2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缺水正在成为继“电荒”、“地荒”之后,我省面临的又一大难题。据预测,到2010年浙江水资源需求缺口将达到55亿立方米,占当年需水量的16.8%,2020年缺水67亿立方米,占当年需水量的18.3%。因此,创建节水型社会已迫在眉睫。

  今天上午,由省工商联提交的这一提案已成为今年省“两会”政协一号提案。

  目前浙江几乎所有地区都在缺水。浙北嘉兴,水质性缺水;浙中义乌,在2003年7-8月份用水紧张时期,两天仅供水半天,而且半天中只有3小时正常水压供水。浙东宁波、舟山,资源性缺水,目前年缺水量约为6亿立方米。浙南和浙西,工程性缺水。缺水已成为影响浙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环境改善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浙江人均拥有水资源量2100立方米左右,低于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30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五分之一。已接近国际公认的人均2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

  提案认为,即使如此,浙江水资源浪费依然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城市水重复利用率仅有30%-5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5-85%的水平;全省多数城市自来水跑、冒、滴、漏损失率在15%-20%,有的城市管网漏损率达到29%,远远高于国家制定的节水型城市管网漏损率8%的标准。

  水环境仍在恶化。废污水排放特别是工业污水排放量仍高居不下。总体水质呈下降趋势。位于杭嘉湖平原的嘉兴市地表水多为五类(最差一级)或劣五类(比最差一级还低),正面临着“有水而缺水”的尴尬。由于地面水体污染严重,生活和工业用水主要来自河网取水和地下水开采,过度开采已经导致嘉兴大面积地面沉降。

  提交此提案的政协委员认为,浙江的水危机,表面看是资源危机,但实质是治理危机。提案为此建议,摸清地区水环境质量家底,科学规划;推进水价改革,允许水权转让;改革水务体制;开放水务市场,鼓励多元投资;确定排污配额,制止水环境恶化趋势;引导全民参与,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加大财政补贴,支持海水淡化,打造一个节水型社会已迫在眉睫。

来源: 新民生报  作者: 记者 祝荣生  编辑: 吴小龙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