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2005浙江两会 > 热点透视 正文
   

[在线专访]人大代表忧思录: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www.zjol.com.cn  05-02-28 20:0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追根:

  政府责任不明,历史欠帐太多

  每年省里开人大会议,许多代表对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问题都给予了特别关注,政府在资金、政策和资源上也给予了一定的倾斜,但为什么仍然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呢?代表们指出,主要原因还是“历史欠账太多”。

  基础教育是一项服务于人民的公益性事业,《基础教育法》第八条也指出,“基础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然而,具体到哪一级政府要承担哪些责任、多少责任尚没有明确的规定。加上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地区间发展千差万别。有些地方先后经历“县乡共管”、“以乡镇为主管理”到现在的“区级统一管理”模式,如果是贫困区、贫困乡,要办好大教育,光靠区乡政府是无能为力的,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仍然无法突破。

  为还清这些“历史欠帐”,省政府每年也安排出一定的教育转移支付资金,但对于这些区乡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这项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事。来自临海的省人大代表黄大树指出,由于政府财力有限,目前还不可能使所有学校的办学条件都达到较高水平。只能采取把一部分资金投入到一批基础较好的学校,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重要举措。

  代表建言:

  如何更好地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使孩子们享受到更平等更优质的教育?代表们就此纷纷提出建议。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分担投资体制

  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基础教育是政府行为,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必须以政府为主,特别要将维护、改造和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纳入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把所需经费纳入政府预算。政府的公共投资构成基础教育的绝对财源。

  其次,要重点加强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基础教育公共投资和财政供给平衡。面对农村基础教育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再把基础教育投入的重点放到最为薄弱的乡、县(区)级政府身上,是不切实际的。应尽快建立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分担体制”,增加中央和省财政的投资力度,促进全国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全面的发展。

  加大中央、省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

  鉴于各基层政府财政收入情况差异,中央应对不同地区基础教育投入建立相应的转移支付制度。在经济发达地区,以当地的县级财政为主,保证基础教育的投入;在经济欠发达和贫困地区,县(区)级财政不足以支撑庞大的基础教育经费开支的,中央和省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扶持力度。通过强化中央宏观调控手段,增加富裕地区上缴中央税收比例,由中央统一转移支付到贫困地区,以减少各地因财力状况造成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的差异,减少不同地方孩子在接受教育条件上的差别,最终实现教育均等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

  建立全国基础教育办学督查制度

  将基础教育投入列入各级政府工作考核的主要指标,按照《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投入“三个增长”目标和各省标准化学校建设规划,制定落实中央、省对农村基础教育转移支付支持指标。同时强化上级教育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检查,确保专款专用。

前一页  [1]  [2]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记者 曹漪洁  编辑: 吴小龙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