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浙江人文化生活样本调查·村民为什么不愿看戏

www.zjol.com.cn  2005年03月09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在一次随意的聊天中,浙江传媒大学的一位青年教师告诉记者,“真奇怪。今年春节我外婆村里演戏,居然没有人看。演戏的是余姚艺术剧院呢,正规剧团,可看戏的人真少啊。这几年我每年回家,发现那里看戏的人一年比一年少,真是奇怪。”这位教师外婆所在的村,是余姚汪巷村。

  调查·言论

  戏曲退场的隐忧

  戏台下的冷落与麻将桌上的热闹形成了对比。这是一种表象。

  尽管看戏的人少,但这并不说明村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减弱了。问题在于,当戏曲文化的盟主地位退去以后,有什么可以取代戏曲文化的?

  我们可以关注一下农村戏曲演出热闹背后的东西。经济条件么?这一回,汪巷村的戏是免费的;是麻将文化太猛烈了?那么,试问,不打麻将,村民们还有什么可以做的?

  在当代农村,各种原本属于城镇的文化形态通过电视等媒体迅速进入人们的视线,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化,一个和谐社会对于共享人文空间的需求依旧存在。

  人们为什么需要一个共享的人文空间?那就要说到“凝聚力”。戏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作为群体文化消费而存在于农村的。群体文化不仅指它的群体观看方式,也包括了“大家共同出钱出力来做一件共同关注或信仰的事”,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对爱恨美丑形成共识性的审美和道德判断。有学者认为,人类没有共享的人文空间,有可能成为一盘散沙,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形成。

  不久前,艺术学科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的统计资料表明,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传统戏曲艺术不仅逐步退出城市舞台,在农村的演出市场也日益缩小。

  在汪巷村,戏曲退场的时候,有什么新文化品种可以取代它?或者想得更远一些,有一天,村民与村民之间会不会也像城市居民一样陌生而客气?但愿我们不是杞人忧天。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通讯员 飞飞 本报记者 吴蒂 薛莹  编辑: 陈雪晔

 相关稿件
·浙江人文化生活样本调查:老张为什么找不到舞厅 05-03-07 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