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对话
戏台建好了,看戏的人却少了——
村支书:明年不演也可以
记者来到汪巷村的时候,已经是2月下旬的一个有阳光的周末,距离元宵节一个星期左右。尽管如此,村支书汪长江还是能很清楚地告诉记者一些当时演戏的情况。
“年初四至初六,村里连演了三天大戏,主要是下午和晚上。戏码有《王老虎抢亲》等。来演戏的是余姚艺术剧院。我们这里,他们每年都来演一次戏。”汪长江说。
这位刚刚上任一年的村支书,对于记者的到来有些奇怪。但他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村干部,还是对于记者的好奇发问体现出了宽容。
汪长江:“今年看戏的人少,那是与天气有关的。今年春节太冷了。还不如在家呆着呢。”
记者:“以前天冷的时候看戏的人也少吗?”
汪长江:“那倒不是。不过,看戏的人是一年比一年少了。我们村以前建有一个大会堂,村里开会看戏都在里面。那个会堂是(上个世纪)70年代建的,后来破败了。前年(2003年)12月,在大会堂的原址上,就建了一个专门的戏台。”
记者:“戏台建好以后,戏演得多起来了吗?”
汪长江:“一年里也就春节里演一次。每次演三天。因为这几年看戏的人越来越少,我今年还问了大家,要不要演?大家说演吧。就演了。”
记者:“你有没有想到看戏的人会那么少?”
汪长江:“我想,可能不会太多。可是今年看戏的人真是太少了,第一天演戏那天晚上,我数了一下,演员36个,下面看戏的连前面两排都不到。你说演员会不会有劲?我在戏台边上的村民家里转了一圈,麻将开了15桌,每桌4个人,加上边上看打麻将的,至少4个人,有的还不止,那么哪里还有人看戏啊?”
记者:“那怎么办,你不急吗?”
汪长江:“别人不看,也没办法。一开始以为是下雨的原因。我就叫人支起了一个临时的棚,还是没有多少人来。”
记者:“演戏的钱是谁出的?”
汪长江:“演戏的钱,是潘志强赞助的。他是老板,以前他妈妈就是我们村的。演三天,总共两万元钱左右,全部他出的。”
记者:“请专业剧团来演戏,难吗?”
汪长江:“有人出钱,有什么难呢?我们村里一直请专业剧团,那种业余的,我们不要。”
记者:“明年汪巷村还会演戏吗?”
汪长江:“我个人认为,照今年看戏的样子,明年不演也可以,反正也没有人看。”
记者:“那么新的一个戏台,不成了摆设了?”
汪长江:“对于建戏台,我是有看法的。我觉得戏台不如原来的大会堂有用。可我当支书的时候,戏台已经建好了。”
记者:“有什么演出村里人会喜欢?”
汪长江:“年轻人喜欢歌舞。但一般的歌舞是不要看的。像那种大篷车的歌舞节目,还要收钱,也不大有人看。当然,有大明星就有人看了,可是你也知道,大明星怎么会到村里来呢?”
记者:“村里人闲下来,做点什么事?”
汪长江笑笑不语。
他边上有人说,“还有什么,打打麻将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