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观众
一户村民的态度
走进村民汪华明家,他们正在吃午饭。
午饭的菜很丰盛。鸡肉、带鱼什么的都有。三个人的饭桌上,摆放着的菜汤齐全,有七八只碗。从饭桌上体现出的情况直接地表明,这一家人的生活还是比较好的。
看到记者进来,奶奶和侄儿汪琼峰一起放下饭碗站起来,用开水烫了茶杯,用本地茶叶冲出热气腾腾的茶来。一边吃着饭,56岁的汪华明一边告诉记者,这家人里只有一个人在演戏的三天里看了戏,那就是82岁的奶奶潘银凤。
但是像奶奶这样的“铁杆戏迷”,在戏送到家门口的时候,也只看了一场,“演了三年,每场都是老越剧,看了不下十几遍了,天气又太冷……”
汪华明对于“看戏”的话题提不起一点兴趣。他说,不好看,不喜欢。15岁的汪琼峰在梁弄镇上初二,看戏对他来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他告诉记者,平时就看看电视。最高兴的时候是与同学一起打打篮球或乒乓球。
调查·村况
村里的文化生活
汪巷村距离余姚梁弄镇不远,按当地人所说,大约一公里。汪巷村距离余姚市16公里。这个村由三个自然村组成,村支书汪长江介绍说,人口约1260人。去年的人均年收入是4200元左右。说出这个数字,汪长江犹豫了一下,他说:“说出来不好听,因为有点低。”
记者在观察中看到,不少村民建有新楼房,色彩并不陈旧。当然,老屋也有,傍着新居。这里村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按汪长江的说法,“不算富,但也算不上太穷。”
在记者出现的这天中午时分,阳光下晒太阳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孩子。尽管村里人认为“外出打工的人不多”,但记者还是看到了空落的村庄中,被城镇吸引走主要劳动力的种种痕迹。比方有的人虽然呆在村里,却并不种地,以种植果林为主;有的人则在梁弄镇的厂里工作,像城里人一样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有的青年人则读书出村了,留在上海、杭州等地。
在城镇与乡村之间,汪巷在过渡的地理位置上。就像走进汪巷村的感觉,在通畅而相像的公路上一直走着,到了近前才是百来米的泥土路。土路里面就是村庄。而有的时候,镇与村的距离仿佛也就是百来米的土路。
那么,村民的文化生活又过渡得如何呢?记者特别留意了视线可及范围内的村子里的文化痕迹。
戏台
戏台虽然简陋,但有顶,是水泥筑成,很结实。对于一个村子来说,这个戏台多少是一种“实力”的展示。戏台的左下方,写着一排字:××集团×××赞助。落款时间是:2003年12月。
图书室
图书室关着门,据说,里面的书“几千册总是有的”。书的来源一部分是相关部门赠的,村里也买了一些,“花不了多少钱,村里几千元总是有的。”至于看书的人,不多,主要是针对性强的实用类的农业技术书有人借着看看。
文化宫
文化宫开门的时候,以老人居多。老人们打打麻将,看看电视。
电视机
村里几乎家家有电视机,大多数时候,都呆在家里看电视。
连环画
一户村民家的卫生间里,有淋浴房,有抽水马桶,有洗脸台。手纸叠得整整齐齐。洗脸台上,放着两本连环画,被翻得有点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