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浙江人文化生活样本调查·白发老人为什么爱麻将

www.zjol.com.cn  2005年03月10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日前,饭间闲聊,一位在上海工作、已经一年多没有回杭州的MM说起这次回杭州的感受,在惊叹城市的飞速发展之后,她感慨道——我回家住了4天,天天只闻“麻将声”。杭州人好喜欢麻将哦。一句话激起一桌人的热烈讨论……饭后,记者来到MM家所在的杭州某巷。

  调查·现状 一条街的“热闹”

  在杭州刀茅巷,记者在不足一百米的巷子两边,看到最多的就是各式各样的棋牌室,粗略算了一下,有10多家。

  抬眼望去,不大的店面都被一张一张的麻将桌占满,里面人头攒动,听不见声音,在那挤满了人的屋子,耳边响起“哗啦啦”的搓麻声。

  据说,到了晚上,一部分上班族也会加入到牌友的行列,因此,附近的饭店、小卖部都支起了麻将桌。棋牌室边上的数个洗浴中心成了“配套”服务项目,打完麻将,心情不错,牌友们便会相邀去泡澡,洗去搓麻后一身的疲乏。

  牌友大都来自这条巷子周围的住宅区,艮园社区、东园社区、树园社区……

  为什么在杭州的社区里,最能吸引居民的是麻将呢?棋牌为什么不能被别的娱乐活动所替代?

  调查·人物 八旬翁的棋牌生活

  林记茶室是刀茅巷里人气最旺的棋牌室,在里面打麻将的都是老人家。

  记者在林记茶室遇见陈国富老先生的时候,他正和几个牌友在牌桌上吃完中饭。说是中饭,其实很简单,就是从家里带来的菜或旁边小店里买的点心。陈老先生说,这里很多牌友都是一早就来,玩到下午才回去,中饭都在牌桌上解决。

  陈老先生虽然满头白发,但看上去精神不错。他告诉记者,他家住在米市巷,除了下雨天,他每天都坐公交车到这里和朋友们打麻将,还为此特地办了一张公交月卡。旁边的一位牌友提醒记者:“老先生已经85岁了。”

  “85岁?刚才还有一个96岁的老先生在这里打麻将呢。”陈老先生说。

  到底是什么吸引他每天大老远赶来呢?

  陈老先生说:“白天,孩子们都出去工作了,我呆在家里除了看电视,也没什么事可做,这里有那么多年龄相仿的老人可以一起打打牌、聊聊天,觉得比较开心。而且相处久了,彼此的脾气、为人也都熟悉了,大家都成了老朋友。”

  调查·声音牌友实话实说

  记者在走访了杭州的一些社区后发现,那些老人相对比较多的社区,棋牌室总是特别热闹。除了早晨的各种晨练项目外,很多老人的退休生活几乎就与棋牌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而说起为啥热衷棋牌活动,却是各有各的理由。

  林先生(72岁,家住东园新村)——为了找乐子

  72岁的林先生说,白天孩子们都各忙各的工作,只剩下他和老伴在家。他和老伴在一起生活50年了,“50年,要说的话也早说完了”林先生去棋牌室是为了找乐子,和朋友说说笑笑,“当然输赢也是挺吸引人的”。

  杨先生(57岁,家住夕照新村)——社区活动室开得晚

  杨先生说,老年人往往醒得早,清晨四五点钟就起床了,一大早起来,没地方去,而这种棋牌室专门为老年人开,早上5点就开门营业了。据杨先生说,虽然社区也有活动室,但是往往要8点以后才开门,“太晚了”。

  龚先生(70岁,家住潮鸣社区)——没别的兴趣爱好

  龚先生也是棋牌室里的常客,他说,虽然社区里也建有阅览室等活动场所,但很多老人都和他一样,文化水平不高,没有去阅览室看书的习惯,其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爱好。“打麻将则不受限制,而且和很多人一起,很有意思”。

  苏先生(林记茶室老板)——一个聚会的场所

  据林记茶室的老板苏亚忠介绍,他开这家茶室已经有四五年了,是刀茅巷的第一家棋牌室,每天都有200名左右的常客来喝茶打牌。

  凭着他多年来对这些牌友的了解,苏亚忠认为,来打麻将的老人其实并不是纯粹冲着麻将而来的,老人们更多地把这里当成一个聚会的场所,可以谈天说地。因为在家里,老人们多半是寂寞的,没人交流,老人和年轻人比较难沟通,而这里都是一些老哥们,很容易相处,所以,他们不仅打牌,而且家事国事天下事,都被他们挂在嘴边。

  整天泡在茶室里,只要花费1.5元就可以呆上半天,如此低廉的收费也是老人们愿意选择它的重要原因。在户外,老人们比较难呆较长的时间,但又不想闷在家里,上棋牌室就成了许多老人的第一选择。

  调查·对比 无奈的选择

  把棋牌当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娱乐方式的老年人还真不在少数。采访中,一位老人告诉记者,相对年轻的老人,腿脚灵便,身体也硬朗,所以,比较喜欢锻炼身体,唱唱跳跳,而一些身体不好的老人,走动走动都不甚方便,只能选择棋牌这种静态的活动。

  有的老人说,他们也并不是很喜欢棋牌,只是自己没有一技之长。参加合唱团、舞蹈队、老年模特队或是越剧票友组织,都要有一定的素质基础。而对大部分老人来说,这样的“门槛”是高了点。

  社区里的各种老年活动组织虽然很多,但活动往往受到场地的限制,而且这些活动需要有专门的老师辅导,常常是一周甚至半个月才开展一次。即使参加这些组织的老年人,仍有大量的闲置时间,用什么来填补呢?很多老人还是选择了棋牌,因为,它对场地没什么要求,活动起来也比较简单。

  调查·分析

  冯钢(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适合中国人的性格

  对于社区里兴盛的棋牌热,社会学家冯钢教授表示,棋牌这种娱乐方式无论是参与的人数还是参与方式,都特别适合中国人的性格。在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沙化的,但是每个人作为社会人,又希望在一定人群中体现其个体性。而棋牌不是一个人玩,却也不算是集体活动,三四个人刚刚好。

  棋牌对场地没有什么要求,而且在游戏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各怀心思,赢了的那个人便获得自尊心的满足,正是这种相互的竞争才让很多人对棋牌如痴如醉。在众多的活动中,很难找到一个活动能如此吻合中国人的性格,所以,棋牌能始终成为老百姓生活中重要的文化娱乐方式。

  马良(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缺少更好的活动

  马良博士认为,棋牌这种小组活动很适合消磨时间,并且有输赢的小刺激,所以在缺少更适合的活动方式的情况下,棋牌成了很多人休闲的选择。

  但是如果调查“幸福感”,这些沉迷于棋牌的人的幸福感并不高。有调查显示,在一对老夫妻中,参加老年舞蹈队的妻子的幸福指数明显高于沉浸在棋牌活动中的丈夫。所以,棋牌的盛行正说明休闲娱乐活动的缺乏与单调。

  现在社区工作者配备相对较弱,社区工作者忙于事务性工作而没有精力来创造长期的有特色的社区文化,以至于活动往往节日才有,而且也相对局限于有特长的人的才艺展示。这样,很多没有特长的人就很难找到合适的活动。马良博士认为,能通过有特长的人把没有特长的人吸引进来,激发他们的能力,这才是关键。

  调查·短评 归属感何在

  棋牌室里,众多牌友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其间烟雾缭绕,而为了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窗户是封闭的,可见,空气污浊已经到一定程度。尽管如此,却依旧有那么多的老人愿意把时间整天整天耗在棋牌室里。除了棋牌的刺激,我想更多的还是老人生活里缺了点什么。

  走访了那么多的社区,看到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沉迷于棋牌,还是有不少老人参加了社区各种名目的活动,但是,在社区里还有更多的老人,因为受身体、文化、经济等各种条件的限制,日常没有什么活动可以参与。“棋牌热”应运而生。

  我想,在提倡和建设社区文化时,千万别忘了这些居民。社区文化不是简单地找一些有专长的居民组织一台节日晚会,也不仅仅是让表演队在比赛中获个奖,它必须让所有的居民都找到一种归属感。

  梁实秋曾写过一篇关于麻将的文章,他说:“对于沉湎于此道中的朋友们……其中至少有一部分可能是在生活上有什么隐痛,藉此忘忧,如同吸食鸦片一样久而上瘾,不易戒掉。”梁实秋说的可不单是老人。在我们将目光投注到老人身上时,其实还有更大的期待,在纵横于城市的社区小巷里,有多少人在“寂寥”时适时地找到了抚慰?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编辑: 陈雪晔

 相关稿件
·浙江人文化生活样本调查·村民为什么不愿看戏 05-03-09 11:08
·浙江人文化生活样本调查:老张为什么找不到舞厅 05-03-07 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