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孩子的心事谁知
www.zjol.com.cn  2005年03月10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核心提示:关注民工子弟是否有书读,是公共舆论的道义与责任所在。而在入学之后,我们同样有理由保持关切:他们的成长,是否顺利?他们的心事,是否化解?他们的特长,是否像春花初开?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努力开启这些孩子平等、光明的视线,使他们的人生朝向温暖、爱和关怀。于是,我们来到校园,来到低矮的工棚,努力理解并深入这些孩子的内心。

  小鱼在乎

  10岁男孩钟亦文,明珠实验学校二(1)班学生。特点:热爱唱歌、表演

  在家烧饭拖地时常常忍不住唱上几句的钟亦文很知足:“至少我能唱歌我能表演,老师喜欢我。”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许多卷上岸来的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用不了多久,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他忽然看见一个小男孩不停地从水洼里捡起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

  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这个扔鱼的孩子叫钟亦文。刚才这一幕,是他在全校语文观摩课上表演课本剧《浅水洼里的小鱼》中的一幕,他的手里并没有真正的小鱼,但他却拾得很认真,似乎他面前的不是课堂,而是真正的大海。

  或许钟亦文明白,自己也是一条“小鱼”,他渴望畅游大海。

  对于才念小学两年级的10岁男孩钟亦文,问他“梦想”是什么,他未必明白,“可他真是个表演天才,”老师说,“如果是城里的孩子,或许他有机会成为童星呢。”

  班主任厉金莲说,钟亦文说得一口标准普通话,表演课本剧,他是班里的第一人选,去年表演《浅水洼里的小鱼》,成为学校里的观摩课;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很惊讶一个二年级的孩子能表达出如此饱满的感情。

  钟亦文安徽老家的学校从来没有音乐课。事实上,外来民工子女学校的孩子,大都凭着记忆记住老师电子琴上的旋律,过了几天,渐渐忘记了,大家的音调就像一群跑散的羊,老师拉都拉不回来。然而他的嗓音却特别甜美,也从来不跑调,就像家乡山里的潺潺流水,每次学校要出去唱歌比赛,他总是“一马当先”,这样的奖项,他已经拿了很多。

  钟亦文在家烧饭拖地的时候,常常忍不住唱上几句。躺在床上的妈妈听见了歌声,笑得幸福又带着酸楚。妈妈的腿天生残疾,10平方米不到的家,她已经走得很累。丈夫在外头帮人家修空调,内向得很,收入也只有800元左右。去年,钟亦文的学费又成问题了,厚道的爸爸不知道该向谁提借钱的事,结果还是学校老师主动联系他们,减免了学费。

  “春节期间妈妈生病了,我才知道原来没有了妈妈的支撑,生活是多么不容易,原来每天妈妈洗衣服、烧饭、买菜,现在都要我来做。”钟亦文在日记里写道,尽管他时常望着老师的电子琴出神,却从来没有参加电子琴兴趣培训班的想法,因为那需要钱。“现在不是很好吗?”他想,“至少我能唱歌我能表演,老师喜欢我。”

  潜龙在渊

  张学勇,陈经纶体校6年级学生。特点:皮,花力气的事在行,也不怕;口头禅“不知道”

  “要不是那次溺水,说不定还没有以后这么好的运道。”张学勇的父亲把儿子目前的境况归结于因祸得福。

  张学勇是来自江苏的一条“小鱼”。“要不是那次溺水,说不定还没有以后这么好的运道。”他爸爸张秀干说。正读6年级的张学勇自己说,除了“玩”,没有其他的爱好。刚到杭州读书的时候,文化课拉下一大截,体育成绩却直往上蹿。父母急得要命,“他就是皮,爬墙上树,念书不怎么的,我们一直打,成绩也打不上去,唉,把他带到杭州就是希望他念好语文数学啊。”张秀干说。他们一家三口都是江苏人,老家还有一个女儿在念书,杭州念书贵,只能先顾着儿子,“孩子妈肾不好,只能在宾馆里给人做点小工,也就600多元吧,我在朋友的一个园林公司帮忙。”

  张学勇家的房子租在了西湖茅家埠附近,去年8月,出租房里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他呆不住,偷偷和一个同学去西湖里玩水。湖底深浅不一,同学一脚下去,一下子水就过了脑袋,张学勇去拉,没拉着,自己却落进了深水坑,而他不会游泳。

  等他醒后,看到周围闹哄哄的一群人,他大约明白他这次“玩”大了,一定逃不过老妈的巴掌了,“别告诉我妈妈……”他说了这一句,便昏昏沉沉被架上了120。过了几天,他父母拿了一面“救命恩人”的锦旗,带着他去了一位老人家里。老人皮肤黝黑,很壮实(后来,他才知道是老顽童划船队的沈英老人,张学勇管他叫沈老师)。

  他记得老人把他打量了一番,对他说:“看你身子骨还不错,要不跟我学划船学游泳,不要钱的,好不好?”父母连声说好,问他,他说“不知道”,3票赞成1票弃权,于是他就去学了,划船、游泳也是玩,比学习强。一个月以后,张学勇居然能游1000米了!不就花力气坚持到底吗?他以前在班里就是体育成绩第一,花力气的事,他在行,也不怕。一天,沈老师带他去见了一位王老师,问他跟着王老师游泳划船,以后去比赛,换个学校念书,好不好?他还是说“不知道”,不过他爸爸妈妈似乎很高兴,说好。

  不久,他就从原来的学校换到了“陈经纶体校”,还念6年级,早上上文化课,下午老师带他们打篮球、游泳、划船、跑步、举重……他常听见老师念叨“市运会”、“省运会”、“2008年预备队”之类的话,似乎和他有关,尤其是别人听到“2008年预备队”,都惊讶地朝他看看。现在他只能抓个50多公斤,他要争取和其他同学一样能拿起80多公斤。

  杭州市水上运动中心教练王祖平说:“这孩子很有潜质,在队里练的时间不长,却能赶上练一年的同学了。”王老师说,体校不但有小学、初中,还有高中和大专。“只要孩子肯努力、出成绩,就能一直念下去,甚至还能解决杭州户口,我们都对他抱了很大期望。”张学勇的爸爸张秀干,老实忠厚,也常常爱说“不知道”,甚至连孩子现在的学校名称,孩子在学校里学什么,他也说不知道。但有一件事情他知道,那就是现在这个学校省了好多学费,还有初中读,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开心的。

  “以前我们外地人进学校要交钱,当时交了5000元,现在一年才交1000多元学费,学校吃得也好!顿顿有肉,才两块钱一顿!”张秀干说,孩子读书省钱了,他最大的心病就没了,张秀干开心地说,学校好像还在考虑把儿子的户口迁到杭州来,“那他就是我们家惟一的杭州人了!”

  伤心天使

  11岁女孩李岚(化名),光明小学四(1)班学生。特点:爱唱歌,不太快乐

  有件事在李岚跟前千万不能提,那就是去年小天使艺术培训班她考上了,为什么没去。只要一提这件事,她就哭。

  记者在采访这群小孩时逢人就问:“你的爸爸妈妈会支持你的爱好吗?”“你是个快乐的孩子吗?”光明小学四(1)班11岁的李岚的回答是:“爸爸妈妈会支持,可是我妹妹老生病。”“我想我是一个有些不快乐的孩子,因为爸爸妈妈有时根本不理解我的心情。”

  她觉得自己的这种“心情”是一种罪过,父母最想要的是她拿出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的好成绩,她没有。“这种成绩你也敢说自己认真听了?”“你妹妹生病家里负担已经很重了,你还要这样叫我们伤心?你对得起谁?”她拿不出任何可以换取去“小天使培训班”的筹码,但她也很倔强,不作任何辩解。

  李岚一家从东阳来,妈妈没有什么收入,爸爸在桐庐打工,有个4岁的妹妹。李岚经常在家里翻出4岁妹妹的病历卡,也常见妹妹去吊盐水。“妹妹要看病”是父母时常拒绝她的理由。

  去年,半山镇上的一个小天使艺术培训班到光明小学挑孩子,四(1)班,音乐老师就叫了李岚一个。李岚居然考上了,可是学费要800元。“这么花钱,不去了。”母亲一看就打了回票,“你妹妹还要看病呢。”于是其他班考上的同学都去了,她没去。

  记者问她,有没有想过对父母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她咬牙,摇头,“我不会和他们说的,他们不会听的。”

  深藏的家

  吴丽娟,明珠实验学校三(3)班学生。特点:自尊心特别强;心愿:想学电子琴

  一听说要家访,吴丽娟立刻哭起了鼻子,班主任后来看到她的“家”时,立刻明白她为什么要哭了。

  吴丽娟刚来学校的时候,班主任张老师觉得这个孩子不合群,条件比她好的同学,她总要冷嘲热讽。于是今年春节前老师决定去了解一下吴丽娟的家庭,没想到,吴丽娟一听说要家访,立刻哭起了鼻子。

  “家访很正常的,就是老师到你家去玩,老师保证不说你坏话,好不好,保证!”张老师拼命安慰。

  吴丽娟把老师带进了学校附近的石桥农贸市场,她爸爸在那里卖蔬菜。“不对啊,老师是想到你家玩。”张老师说。于是,吴丽娟又老大不情愿地继续带路,绕进了农贸市场后的一片菜地。张老师回忆说,“看到她的‘家’,我知道她为什么要哭了。”

  她的“家”在杭州城北郊外的一片菜地上,用毛竹和玻璃钢瓦支起了一个仅七八平方米的窝棚,连门也没有,里面漆黑一片。3条其貌不扬却凶猛无比的土狗,一见到陌生的张老师,立刻吼叫着挡在吴丽娟家门前,警告老师不准靠近。吴丽娟4岁的小弟弟出来,一脚把狗踢开了,先从菜摊回来的母亲正在做饭。屋子漆黑一片,卧室就是四面封上玻璃钢瓦,一张床一张废旧沙发,4个人睡,当然没有窗户。外头再用篱笆围一圈,搭个顶棚,就是厨房。

  吴丽娟点起了煤油灯。她的家庭作业通常赶在天黑前完成,否则,在煤油灯下赶作业的滋味可不好。

  “房租要150块一个月呢,现在这么住着也没什么不好。3条狗看门看得可紧哩。”吴丽娟的母亲说,“她弟弟4岁了,总要留些钱给她弟弟读书吧!”

  “这个孩子自尊心特别强,不肯认输,什么都想超过其他同学。”张老师说,班里有个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的漂亮女孩小莎,吴丽娟时不时要去说她几句坏话。“我想学电子琴。”她说,因为小莎就会弹。虽然学校里的电子琴班收费已经十分低廉,也有现成的电子琴,但吴丽娟的父母依然觉得没有必要给孩子花这个钱。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江凌 杨影  编辑: 吴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