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篇·低保 政府给我救命钱——一个低保户心中的春天
www.zjol.com.cn
2005年03月18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据新华社报道,全国居民一年医疗负担达6000亿元,占GDP的5.4%,全国有近三成家庭因病致贫。
上面这三个数字让人有点发慌,但下面这句话会让人确信——温暖不会远离。
“政府财政支出必须向公共财政、公共服务倾斜,必须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要时刻把最困难的群众抓在手里,放在心上。”这是我省领导在要求“各级政府务必建立健全救助困难群众的长效机制”时有感而发的话。
三年间,病痛接连缠上王来富夫妇,丈夫半身不遂,妻子肾功能衰竭。收入少,支出多,“难”字毫不客气地压在这家人身上。
三年前,43岁的王来富因高血压中风后半身不遂,生活无法自理。他只能“内退”在家,每个月领着600元的微薄收入。对家庭,他曾流过无数次伤心泪,“当时走在生命的拐点,看着自己不到两岁的幼小的女儿,我充满了惭愧和自责,不知道接下去的人生路该如何走。”缺少了“主心骨”,全部生活重担便落在妻子章国凤一个人身上。然而,柔弱的肩膀在坚持了半年之后,也被病魔无情地打垮了。在丈夫患病半年之后,2003年,妻子在医院检查时发现患上了肾炎肾功能衰竭。这种慢性病,需要大量用药、大把花钱。她在医院一住就是半年时间,扣除报销掉的医药费,自己负担了近1万元。
原本王来富的家有一个拆迁分房的机会,30多平方米,按夫妻两个人的工龄和公积金算,当时大概只要四五万元就能把房子买下,但是,就因为夫妻俩昂贵的医药费,家里积蓄基本已所剩无几,四五万元对他们来说算得上天文数字,至于房子更是无法奢望了。
回想起以前的事,王来富连连摇头,“那段时间真的很艰难,我们俩都有病在身,我连路都不能走,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挪,一想到两岁的女儿没人带,心里真不是滋味,那时候就觉得这孩子命真苦。”
说起女儿,王来富又流下了眼泪。去年秋天,王来富的女儿王幸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但那个时候,幼儿园里报名的学生和家长挤得人山人海,不用说报名,就连个队都排不上。人一多,自然有很多孩子轮不上了,更别提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的王来富夫妇了。因为家境困难,王来富夫妇申领到了杭州市政府颁发的“杭州市困难家庭救助证”。政府的廉租房政策和救助金,以及社区干部的关心,让王来富一家享受到了阳光般的温暖。“就像这个已经到来的春天。”王来富这样形容。走进杭州凤起苑1幢601室的王来富家,30多平方米的房子让人一眼就能看清所有的家当:整个客厅里除了一台双门冰箱和一个16英寸的“熊猫牌”彩色电视机,最占地方的要算是那张长方形的饭桌了,再加边上三把掉了漆的椅子,显得很拥挤。“这是今年春节的时候,花了1500块钱刚买的”,看着家里最新添置的冰箱,王来富开心地笑了,“去年年底的时候,政府的‘春风行动’给我们困难家庭发了2800元的救助金,这才有钱买了台冰箱。之前真是连想都没想过。”
“还有多余的钱,就准备用来交接下去几个月的房租,90块钱一个月,两个月交一次。”王来富告诉记者,“社区干部给他们帮了不少忙,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尽心尽力。”
就拿女儿王幸上幼儿园一事,工作人员得知没报上名,就马上帮着联系了离家最近的凤栖幼儿园。考虑到他家的实际情况,社区干部帮助他们向幼儿园申请了一定的帮助。幼儿园徐园长得知情况后,立即按照市里的有关政策,减免一半学费。杭州潮鸣街道知足弄社区帮扶站的王永红告诉记者:“最后,学校没收一分钱,900多块钱都是幼儿园的老师凑起来帮她交的。”
“如果没有社区和幼儿园的帮助,今天,我女儿也就没有上学的机会。”王来富感激万分,“病好了,我相信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到时也是我报答政府的时候。”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贺一祺 通讯员韩冰 毛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