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浙江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希望我们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正确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的工作,是摆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
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在进一步加深理解科学发展观上下功夫,努力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走在前列。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不断深入,人民群众谋发展的积极性不断高涨,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浙江特点的发展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把握浙江发展的时代背景、现实基础和战略目标,在历届省委、省政府工作的基础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作出并实施了进一步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刚刚过去的2004年,浙江经济跃过“万亿元”标杆,成为全国第四个生产总值超过万亿元的省份;人均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即将跨入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的门槛;财政总收入达到142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546元和6096元。我们正处在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我国经济正处在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总体向好的格局不会改变。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在发展的速度上走在前列,在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上走在前列,在统筹协调上走在前列。这是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所在、信心所在。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虽然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指标已经达到或接近小康目标,但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个更加”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我们较早地遇到了成长的烦恼、瓶颈的制约,一方面,我省经济发展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经营格局尚未根本改变;另一方面,人多地少、资源紧缺,能源、土地、水等资源要素和环境承载力的制约将是长期的,甚至还可能进一步加剧……这些切肤之痛使我们更深刻地领悟到:发展不能再走老路。要使浙江这趟经济列车持续健康快速地奔驰,必须居安思危,处盛虑衰,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根本指南,把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这是浙江新一轮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走在前列,就必须以“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决心,扎实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不断增强浙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当前,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中央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创造的机遇,振奋精神,苦练内功,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质上要求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依赖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和高层次人才的不断创新。要加快打造一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引进大院名校,培育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建设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加快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重点培养和引进精通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复合型科技创业人才、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才;加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和扩散推广,为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集成,努力实现变创业为创新,变仿制为创造,变贴牌为名牌。我们要按照“腾笼换鸟”的思路,“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同时,强化传统商贸服务业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会展、物流、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深化服务业各领域的产业分工,推动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们还要大力实施生态省建设,十分重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着眼于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要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走在前列,就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进一步大力推进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当前,我省在地区发展上还不够协调,浙东北和浙西南地区、经济强县市和欠发达县市之间的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经济快速发展了,但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还欠账较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根据经济学的“木桶理论”,我们必须在继续做好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长板”的同时,更着力于把“短板”做长,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和短腿。在区域协调方面,我们既要促使发达地区更快更好地发展,又要帮助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要进一步实施“山海协作”、“欠发达地区奔小康”和“百亿帮扶致富”三大工程,尽力帮助欠发达地区提高发展能力,使欠发达地区看到希望,增强信心,转变观念,创新体制,坚持不懈奔小康。进一步促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别是抓住教育和卫生这两个环节。教育关系到孩子的前途,卫生关系到群众的健康。要全面加强以农村为重点的基础教育,改善农村教育条件,使农村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15年良好教育;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优化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式,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力度。要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快城乡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尤其要以公共卫生服务和新型合作医疗为重点,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大病统筹的投入,改善农村公共卫生状况,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要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走在前列,就必须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要素资源保障,是保持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要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节电技术和设备,多管齐下缓解用电紧张问题;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节水和治污并举,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进一步完善政策,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强多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必须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加大对内开放的力度,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创造高效便捷的外贸服务环境,坚持以质取胜的战略,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保持外贸出口平稳快速增长;加强与国际大集团、大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的联系,加大“东引台资”力度,引进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树立“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理念,主动接轨上海,主动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改造,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在省外、国外建设我们的粮食基地、能源基地和生产加工基地,在更大的空间内实现更大的发展。
过去20多年,浙江依靠改革开放、艰苦创业,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跨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我们更要坚定信心,团结奋斗,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