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省外媒体看浙江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畅游中国——越文化的发祥地 绍兴三日游(3)
www.zjol.com.cn  2005年03月18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传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真迹到了唐太宗手里,他爱不释手,临终时命人用它来殉葬,从此后世人便看不到《兰亭集序》的真迹了。在兰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古代书法家临摹王羲之的作品,其中也包括清朝康熙皇帝的作品。

  “应该说,康熙皇帝所临摹的《兰亭集序》,应该说他作为一个满人,能把汉字写成这样是非常难能可贵了。据说在整篇《兰亭集序》里,全文324个字里,王羲之的‘之’字是重复出现了20次,而每一个‘之’字的形状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象一个鹅,有的又象水里的水草等等,应该说这些形状都不尽相同。刚好康熙皇帝把这个‘之’字临摹得最象,他的‘之’字也是每一个都不相同,这个‘之’字也是写得最好的。”

  到兰亭,除了鹅池,“曲水流觞”,十八缸等景点之外,还有驿亭、墨华亭、兰亭古道、书法博物馆、王右军祠、二王碑廊、《兰亭序》碑廊等景点,对于许多喜欢中国文化,喜欢书法的朋友,这些地方是不得不去的。

  还要特别介绍一下“兰亭序馆”,在“兰亭序馆”里,可以将《兰亭序》的来龙去脉、艺术成就、真伪辩论及历代翻刻临摹的各种版本让你一收眼底,观赏者将会惊叹于这324个字的《兰亭序》所演绎出的神奇文化。

  兰亭的开放时间:7:30--17:00,门票:10元。

  下面钟庆要带我们去的景点是大禹陵,就是中国上古时代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大禹的陵墓。

  据《史书》记载,“会稽山”原名茅山,大禹后来到这里论功行赏,用古语来说叫:大会计(会议讲座的意思),因此会议的地点茅山因此改称“会稽山”(“稽”与“计”是通假字)。夏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大禹夏朝的开国之君,被后人尊为“立国之祖”,所以从秦始皇开始,许多皇帝登基后都会到这里封禅、祭祀大禹。

  好,那下面我们就有请钟庆带我们到大禹陵去看一看。

  大禹陵景区位于绍兴郊区的会稽山,由禹陵、禹祠、禹庙三部分组成,高低错落,气势宏伟。据史书记载,大禹在绍兴治水的时候,曾经娶当地的女子涂山氏为妻,新婚第四天,大禹便离家治水去了。他婚后离家十三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吃苦耐劳、克已奉公的忘我精神成为千古佳话。

  在大禹陵,各种各样的石碑非常多,导游小兰指着其中的一块石碑告诉我说,这块碑叫岣嵝碑,讲述的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陵

  “大家看一下,有没有发现它的文字很象蝌蚪,据说这些文字就是大禹所书的,也叫蝌蚪文。在这里也有很多现代文的考译,大致讲的是三层意思。一是禹受命于舜去治水,禹的父亲鲧是用水来土挡的方法,治水失败了,最后被舜帝在羽山杀害了。后来大家就公推鲧的儿子禹来继续治理洪水,第二层的意思讲的就是当时大禹治水的生活非常艰辛,他当时是采用疏通的办法,治水成功了以后,据说是大腿无肉,小腿无毛,长期浸泡在水里的缘故;第三层意思呢,讲的就是大禹他治平了九州洪水之后,为我们百姓造福,让百姓能安居乐业。”

  导游小兰告诉我,大禹陵的建筑历经几千年,历朝历代都有所毁坏也有重修,而且每个时期修建的风格都各有特点。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是主殿,大禹陵的主体建筑叫禹庙,禹庙始建也是夏朝的时候,今天我们看到的禹庙是1933年的时候重建的,你可以抬头看一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禹庙的中间,我们还可以看到大禹的雕像,他的身后是以九把斧子为背景的。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九是最大的数字,九九归一嘛,象征的是皇权最大;第二层意思,这个斧子很象大禹治水的工具--钺,它的形状跟斧子就有些相似;第三层意思就是说大禹治平了洪水之后,把全国划分成了九个州。”

  分为九个州,这就是我们常把中国称为九州的缘由。从大禹陵的建筑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古代劳动人们的聪明的智慧。

  “这个是一个砭石亭。这个'砭'呢在古代就是下葬的意思。在砭石亭这边有一块石头,也刻有字,但它最大的作用不是起到一个碑的作用,它的形状有点象秤砣,你看上面还有个圆孔。相传这是大禹下葬时候所用的工具,古人用的是土葬,先是在地上挖一个很长很深的深穴,但这个棺木非常笨重,如果一下把它扔下去的话,就冒犯了它对它不礼貌。所以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深穴的四个角上,放上这么一块砭石,然后用四根绳子分别从这四个孔穿过去,一头有人拉着,一头系在棺木上,最后再把棺木缓缓地放入穴底,其实砭石就是起到了一个滑轮的作用,跟我们现在的定滑轮是一样的。最后把其中的三块推倒,还有一块留下来,起到一个墓碑的作用。”

  好的,刚才我们一起游览了大禹陵。在这三期节目中我们一起在绍兴流连,这个水乡、桥乡、兰乡、书法之乡,还是酒乡、名士之乡,当然还是鱼米之乡不知道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如果您有自己的看法,欢迎跟我们沟通,一起探讨。

  感谢收听,下周再会!

前一页  [1]  [2]

来源: 国际在线-华语广播  作者:  编辑: 何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