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民间“种子”缘何出局 第五批省级文保排座追踪
www.zjol.com.cn  2005年04月19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视点访谈 展示最真实的遗存省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话说入选“硬杠子”

  “这是历次公布的省级文保单位数量最多、特点最鲜明的一次。选择范围之广,各级政府申报的热情之高是从未有过的。”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吴志强这样评价这次省文保单位的申报推荐活动。

  “一处文保点,就是一段历史的重现。对省级文保单位的申报推荐,我们是非常慎重的。”吴处长介绍说,省级文保单位的评审标准主要看是否具有比较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以及在品类、分布地域方面的代表性。

  为了这次评审,省文物局从2001年就开始着手准备了。2002年,在全省第三次历史文化遗产普查的基础上,开展了第五批省级文保单位申报推荐工作,对象包括各地已经公布的市县级文保单位,以及目前尚不是市县级的文保单位,但具有较为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古迹。截至2003年12月止,全省共有75个市县正式申报推荐第五批省级文保单位356处。为建立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机制,省文物局组织了近30位文物、考古、古建筑、历史及规划等方面的专家,成立了第五批省级文保单位申报推荐专家组,并在专家初步评审的基础上,在去年的3-8月间,组织专家成员对部分申报推荐单位进行了实地考察,较大规模的考察不下20余次,考察对象150余处。专家们从现状、价值、利用情况三方面对申报推荐单位进行了综合评估。去年9月,再次召开专家评审会,对申报对象再次进行评审,投票表决。综合专家组的意见,经文物局办公会议讨论,最终形成《浙江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向省政府正式申报推荐。

  吴志强介绍说,和以往几次相比,这次评审的标准更具时代特色,尤为强调遗存的真实性和环境的完整性,因此一些推荐对象尽管知名度较高,但由于是近年复原或新建的项目而未获公布。“毕竟,申报文保单位是件很谨慎的事情,我们不能仅凭个人的情感、爱好来判定一处历史遗存的价值和重要性。”吴志强说。

前一页  [1]  [2]  [3]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记者 陈欣  编辑: 陈雪晔